鄧佳佳 張英慧 談吉超 劉慧臨 王影 王雪
基金項目:齊齊哈爾市科技計劃聯(lián)合引導項目 (編號:LSFGG-2022097)
作者簡介:鄧佳佳, 大學本科,主治醫(yī)師, 研究方向:超聲造影及胎兒篩查。
【摘要】目的 探討超聲造影結合定量參數(shù)對腎臟占位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收治的85例腎臟占位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以病理活檢結果為金標準分為良性病變組(36例)和惡性病變組(49例)。比較兩組患者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超聲造影增強強度、超聲造影定量分析與病理活檢結果,并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超聲造影結合定量參數(shù)對腎臟占位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結果 惡性病變組患者上升時間(RT)、始增時間(AT)均短于良性病變組,峰值強度(IMAX)強于良性病變組,平均渡越時間(mTT)長于良性病變組(均P<0.05);兩組患者達峰時間(TT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惡性病變組患者超聲造影增強強度高于良性病變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超聲造影結合定量參數(shù)診斷腎臟占位良惡性的敏感度為89.80 %,特異度為88.89%,準確度為89.41%,與病理活檢結果一致性較好(kappa值=0.784)。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RT、IMAX、mTT、AT診斷腎臟占位病變良惡性的曲線下面積(AUC)為0.631、0.618、0.664、0.683(均P<0.05)。結論 超聲造影結合定量參數(shù)對鑒別腎臟占位良惡性病變準確性較高,故臨床診斷時應密切關注腎臟占位性病變患者RT、IMAX、mTT、AT指標水平,綜合診斷患者病變性質,進而指導臨床治療。
【關鍵詞】超聲造影結合定量參數(shù);腎臟占位病變;良惡性
【中圖分類號】R7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10.0004.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0.002
腎臟占位病變包括良性與惡性兩種,其中良性病變通常生長緩慢,且生長區(qū)域局限于腎臟,無侵襲周圍組織或遠處轉移的能力,一般情況下無須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即可治愈,且患者預后良好;而惡性病變生長速度較快,具有侵襲周圍組織和遠處轉移的能力,臨床多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但患者預后并不樂觀[1-2]。因此,準確判斷腎臟占位病變性質,對早期治療措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超聲造影是一種常用于內臟疾病檢查的影像學方法,其通過超聲造影微泡顯示血流情況,可對腎臟病灶組織內部進行動態(tài)分析,具有安全性高、檢查迅速、可重復進行等優(yōu)點;且其與相關造影軟件結合后,可獲取時間—強度曲線以進行定量分析,進而提高診斷質量[3]?;诖?,本研究選取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超聲科收治的85例腎臟占位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超聲造影結合定量參數(shù)對腎臟占位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收治的85例腎臟占位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以病理活檢結果為金標準分為良性病變組(36例)和惡性病變組(49例)。良性病變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齡26~68歲,平均年齡(54.81±6.37)歲;病變類型:脂肪瘤16例,嗜酸細胞瘤9例,錯構瘤6例,其他5例。惡性病變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齡28~67歲,平均年齡(54.75±6.42)歲;病變類型:乳頭狀腎細胞癌14例,腎透明細胞癌28例,其他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經(jīng)病理檢查確診為腎臟占位病變[4];⑵臨床資料完整;⑶年齡>18歲。排除標準:⑴合并心血管疾病者;⑵對本研究使用造影劑過敏者;⑶合并腫瘤細胞轉移者。
1.2 檢查方法 ⑴造影前準備。造影前告知患者檢查目的、注意事項,在患者左肘部經(jīng)淺靜脈建立左肘靜脈通道。⑵造影操作?;颊呷⊙雠P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Philips,型號:IU22),C5-1 凸陣探頭,設定頻率1~5 MHz,機械指數(shù)(MI) 0.05~0.08,進行常規(guī)超聲觀察(儀器參數(shù)在造影過程中保持不變)?;颊弑3煮w位不動,采用脈沖反向諧波成像(PIHI)技術,抽取 1.2 mL 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Bracco Imaging B.V.,國藥準字HJ20171213,每瓶含SF6(六氟化硫)氣體59 mg,凍干粉 25 mg]經(jīng)左肘靜脈注入(<3 s),隨即快速注入 5 mL 生理鹽水沖管(必要時2次注藥,2次時間間隔 ≥10 min),注射六氟化硫微泡的同時對病變及其周圍腎實質的造影劑灌注過程進行動態(tài)、實時、連續(xù)觀察,約3 min,全部圖像以 DICOM 格式動態(tài)存儲。 (3) 超聲造影時間—強度曲線定量分析。使用 sonoliver 超聲造影分析軟件對造影動態(tài)圖像進行分析。將腫瘤內造影劑增強強度最高的區(qū)域作為感興趣區(qū),同深度處(d<2 cm)瘤周腎皮質為對照區(qū),合成時間—信號強度曲線(TIC)(擬合優(yōu)度QOF >75%),得到以下定量參數(shù):上升時間(RT):造影增強強度從10%上升至90%的時間;達峰時間(TTP):靶區(qū)域增強至最高強度的時間;峰值強度(IMAX):曲線頂峰的值;平均渡越時間(mTT):從開始增強至 IMAX下降1/2 所用的時間,始增時間(AT):開始到有幅度的時間。
1.3 觀察指標 ⑴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⑵超聲造影增強強度。通過與正常腎皮質進行比較,高增強:增強程度高于瘤旁腎皮質;等增強:等于瘤旁腎皮質;低增強:低于瘤旁腎皮質。⑶超聲造影定量分析與病理活檢結果的一致性。敏感度=[真陽性例數(shù)/(真陽性例數(shù)+假陰性例數(shù))]×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shù)/(真陰性例數(shù)+假陽性例數(shù))]×100%,準確度=[(真陽性例數(shù)+真陰性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⑷分析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診斷腎臟占位良惡性的價值。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組間采用χ2或秩合檢驗。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檢驗;繪制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分析超聲造影結合定量參數(shù)診斷腎臟占位良惡性的價值。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比較 惡性病變組患者 RT、AT均短于良性病變組, IMAX強于良性病變組, mTT長于良性病變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患者TT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超聲造影增強強度比較 惡性病變組患者超聲造影增強強度高于良性病變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2.3 超聲造影定量分析與病理活檢結果比較 超聲造影結合定量參數(shù)診斷腎臟占位良惡性的敏感度為89.80 %,特異度為88.89%,準確度為89.41%,與金標準結果檢查結果一致性較好(Kappa值= 0.784),見表3。
2.4 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診斷腎臟占位良惡性的ROC分析以RT、IMAX、mTT、AT為檢驗變量,1=惡性病變組、0=良性病變組為效應變量,繪制ROC曲線。 ROC分析結果顯示:RT、IMAX、mTT、AT診斷腎臟占位良惡性的曲線下面積(AUC)為0.631、0.618、0.664、0.683(均P<0.05),
見表4、圖1。
3 討論
超聲造影可實時顯示腫瘤的微血流灌注,對病灶內部的灌注情況進行分析,根據(jù)造影時病灶內部增強強度的變化情況來區(qū)分腎臟腫瘤的良性、惡性[5]。本研究結果顯示,惡性病變組患者超聲造影增強強度高于良性病變組。分析原因為,腫瘤內部和周圍供養(yǎng)血管的走行及其血供分布在造影劑的顯影作用下變得清晰,從而有助于觀察腫瘤的血管結構和血流狀態(tài)。良性腫瘤生長速度較慢、新生血管較少,且其血供不如惡性腫瘤豐富,因此,在超聲造影中表現(xiàn)為無增強或僅局部增強。此外,良性腫瘤的輪廓通常較為規(guī)則,邊界清晰,與周圍組織的分界明顯。而惡性腫瘤通常具有較為活躍的血管新生,而這些新生的血管結構異常、排列無序,導致造影劑在這些區(qū)域積聚,造成高增強或等增強的影像表現(xiàn) [6]。此外,在影像上,惡性腫瘤的輪廓更為明顯,其邊界、形狀和大小也在增強后變得更清晰[7]。
本研究結果顯示,惡性病變組患者 RT、AT均短于良性病變組,IMAX強于良性病變組,mTT長于良性病變組;但兩組患者TT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分析原因為,惡性腫瘤中新生血管的高密度和異常結構導致造影劑迅速積聚,導致血管表現(xiàn)出高度的滲透性和無序,這不僅加快了造影劑的到達速度,也促進了其在腫瘤組織中的積累,從而縮短RT和AT,增高IMAX;惡性腫瘤內部復雜的血管網(wǎng)絡使造影劑在腫瘤內的循環(huán)時間延長,因此mTT增長[8]。良性病變通常具有較少的血管新生和更規(guī)則的血管結構,且血流速度和滲透性相對較低,這導致造影劑在良性病變中的積聚速度較慢,因此AT和RT較長,IMAX較低;且由于血管結構的規(guī)律性,造影劑在良性病變中的循環(huán)時間較短,所以mTT也較短[9]。這些參數(shù)為區(qū)分惡性和良性腫瘤提供了重要的定量依據(jù),增強了超聲造影在腎臟占位性病變診斷中的價值,有助于精準地診斷和治療[10]。本研究結果顯示,超聲造影定量分析診斷腎臟占位良惡性的敏感度為89.80 %,特異度為88.89%,準確度為89.41%,與金標準結果檢查結果一致性較好;ROC分析結果顯示:RT、IMAX、mTT、AT診斷腎臟占位病變良惡性的AUC為0.631、0.618、0.664、0.683,也進一步說明在鑒別腎臟占位良惡性病變中,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超聲造影結合定量參數(shù)對腎臟占位良惡性鑒別準確性較高,且臨床綜合診斷患者病變性質時,應密切關注腎臟占位性病變患者RT、IMAX、mTT、AT指標水平,進而指導臨床治療。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處,在樣本量選擇中存在一定偏倚,后續(xù)研究將擴大樣本量進行下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丁作鵬,胡春梅,李光遠.常規(guī)超聲聯(lián)合超聲造影在腎臟良惡性腫瘤中的鑒別價值[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23, 33(18) :7-13.
馮連云,田晶,王光霞,等.超聲造影在腎透明細胞癌與尿路上皮癌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天津醫(yī)藥, 2023, 51(5): 540-543.
CLAU DON M, DIETRICH C F, CHOI B I ,et al. Guidelines and good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in the liver – update 2012[J]. Ultraschall Med, 2020, 34(1): 11-29.
腎活檢病理規(guī)范化診斷共識專家組.腎活檢病理規(guī)范化診斷的專家共識[J].中華腎臟病雜志, 2018, 34(12): 941-946.
傅芬,梁榮喜,鄭文婷,等.腎透明細胞癌與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超聲造影表現(xiàn)及與微血管密度的相關性[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 2023, 39(6): 676-679.
黃瀟,聶芳,董甜甜,等.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在腎移植排斥中的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23, 31(5): 529-533,535.
ZHOU Z F,XU H X,XIE X Y,et al.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renalang iomyolipoma:differential diagnosis with real-time contrasten hanced uhrasonography[J]. J Ultrasound Med, 2010, 29(5): 709-717.
樊瑞琪,李廷廷,王婧婕,等.超聲造影鑒別腎細胞癌亞型及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臨床價值[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 2023, 25(8): 621-626.
冷強華,韓飛,黃正宇.超聲造影技術在腎移植術后急性排斥反應中的應用進展[J].器官移植, 2023, 14(4): 514-520.
卿建兵,張健穎,韓江濤,等.實時剪切波彈性成像及超聲造影技術評估慢性腎病臨床分期的價值[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23, 33(5): 80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