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吉游戲近年來備受關注與重視,也被眾多地區(qū)的幼兒園引進。但在安吉游戲“全面開花”的當下,也暴露出了許多問題,說明安吉游戲本土化情況不容樂觀,未能發(fā)揮出其應有的游戲價值,未能有效促進幼兒的身心全面、健康成長。因此,有必要對安吉游戲本土化現狀進行分析與探討,了解其普及、推廣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據此探尋可行的應對與解決策略。文章立足于幼兒園教育實踐,探討了安吉游戲本土化現狀及其應對策略,旨在推動安吉游戲實現真正、有意義的本土化,讓兒童在自主、自由的游戲中,獲得進步、成長與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安吉游戲;游戲本土化;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nbsp;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4)16-0094-03
安吉游戲最初是浙江省安吉縣內實行的一種游戲教育模式,其強調“以游戲點亮兒童的生命”,主張“把游戲的自主權徹底還給幼兒”,以“投入、冒險、喜悅、反思、愛”五個關鍵詞引領幼兒體驗、經歷并獲得成長。也正因為安吉游戲切實使幼兒的潛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因此,其作為中國幼教領域本土化實踐的杰出代表,引發(fā)了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以及幼兒園基層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關注與重視。在這一過程中,國內不同地區(qū)的各個幼兒園也紛紛跟風而上,將安吉游戲引入到了自己的幼兒園,本意是借助安吉游戲的先進理念及其思想提升幼兒園整體育人質量,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但從實踐層面上看,安吉游戲在本土化的過程中面臨著種種突出問題,大大影響了其實際的運用效果[1]。下面,筆者僅結合自身的幼兒園教育實踐經驗,針對安吉游戲本土化現狀及其應對策略發(fā)表個人認識與看法。
一、安吉游戲本土化現狀
(一)照抄照搬,缺乏與本土資源的融合
安吉游戲起源于浙江省安吉縣,該地素有“竹鄉(xiāng)”之美譽,生態(tài)環(huán)境怡人,這也使得安吉地區(qū)幼兒園能夠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打造各種戶外游戲。但在引入安吉游戲的過程中,不少幼兒園卻僅僅只是照抄照搬安吉游戲的形式與內容,缺乏與本土資源的融合,導致安吉游戲引入本土之后變得“四不像”,不好操作,且難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像有些地區(qū)的幼兒園本身就缺乏良好的場地條件,在引進安吉游戲的過程中,又只是注重安吉游戲器械等的購買、放置,讓原本就有些狹窄的戶外場地因為放入大量游戲材料而變得更加緊張[2]。又如,在農村地區(qū)幼兒園場地通常較為寬敞,也有大片的土地供幼兒玩耍、嬉戲,這一點與安吉游戲所主張的“引導幼兒回歸自然”理念高度契合,但教師在引進安吉游戲時,卻往往“依葫蘆畫瓢”,安吉游戲有哪些,自己就組織哪些游戲,忽視了本地一些特色化的人文、自然等元素的融入,等等[3]。
(二)刻意模仿,未深入理解安吉游戲的本質
對于安吉游戲的理解,很多幼兒教育工作者也停留在較為淺表的層次,他們僅知道安吉游戲多在戶外進行,是教師放手讓幼兒自主參與、體驗的游戲,卻并未深入研究、理解安吉游戲的本質及其內涵。在安吉游戲中,有些幼兒教師“大撒手”,任由幼兒自主玩耍,忽視了對幼兒游戲過程的觀察與指導;有些幼兒教師只記住了安吉游戲中應當讓幼兒盡情玩耍,卻忽視了“游戲故事反思”這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未能與幼兒一起對所完成的游戲進行反思。
(三)忽視家長,影響了安吉游戲落到實處
家長的教育理念對幼兒園各項教育活動的組織與開展至關重要。但在引進安吉游戲的過程中,管理者和教師更多地將重點放在了幼兒園方面,往往忽視對與家庭、家長的聯(lián)系和溝通,使得安吉游戲有時很難按照預期開展和進行。例如,沙、水是幼兒體驗和感受大自然最具代表性的兩種媒介,也是安吉游戲中不容忽視的兩種游戲材料,但一些家長卻無法接受,因為沙、水游戲中,幼兒身上不可避免地會弄得有些臟污,變得沒那么干凈、整潔,幼兒也可能會將沙弄進眼睛,造成一定的危險。很顯然,當家長持有這一認知時,幼兒園在將安吉游戲本土化的實踐中便會受到極大的制約。
二、安吉游戲本土化的應對策略
(一)管理者: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推動安吉游戲本土化
管理者對幼兒園的整體發(fā)展負責,因此,在推進安吉游戲本土化的過程中,幼兒園管理者務必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到安吉游戲對于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從而積極創(chuàng)造良好的園所環(huán)境,以推動安吉游戲與自身幼兒園的深度融合、有效融合[4]。
以筆者所在的古浪縣為例,受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沙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事物,對此,在引進安吉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園管理者便可以適當放棄添置過多爬行梯、塑膠墊等現成材料的做法,而可以重點開發(fā)園內的沙土區(qū)域,引導幼兒在與沙土互動的過程中釋放天性,了解自身所生活的這片土地的實際情況。
又如,縣域幼兒園經濟水平一般,受到資金等多方面的限制,為此,在引進安吉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園管理者應當著重考慮游戲材料的可反復適用性,即游戲材料應當是自然生態(tài)的、易損率低且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實際游戲需求的,像積木、梯子、輪胎、板凳等,這些材料方便易得,經濟成本低,且幼兒只需要發(fā)揮想象力便能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多種玩法,十分契合縣域幼兒園的實際情況。當然,這一過程中,幼兒園管理者還可以轉化思路,尋找“平替品”。例如,沒有安吉推車,可以用幼兒日常生活中的塑料玩具小推車代替;沒有安吉滾筒,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鐵皮滾筒代替……這種“平替品”不僅經濟實惠,而且也能達到預期的游戲效果,帶給幼兒不一樣的游戲體驗。
幼兒園管理者還應當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園本培訓活動,并規(guī)范培訓制度、流程、主題等各個細節(jié),這有助于將安吉游戲更好地普及給教職工,推動安吉游戲的本土化進程。例如,幼兒園管理者可以與教職工一起協(xié)同制訂安吉游戲園本培訓記錄表,該記錄表需要包括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主題、主講人、參加對象、培訓時長、培訓內容及進程、培訓反思與建議等在內的眾多信息,確保參與安吉游戲園本培訓的相關人員人手一份,以便認真參與、記錄與反思,這能最大化保障安吉游戲園本培訓的實際質量以及其所能產生的后續(xù)輻射作用[5]。
又如,在某次園本培訓活動中,其課程主題及其具體內容便可以設定為下表(見表1):
這樣清晰的園本培訓規(guī)劃,使得接受培訓的教職工能清晰地把握并領悟有關安吉游戲的培訓內容,調動其參與培訓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使安吉游戲培訓活動切實落到實處。
(二)教育者:加強主動學習,領悟安吉游戲內涵
教師是面向幼兒實施與組織教育的主要群體,因此,其教育理念、教育水平、教育素養(yǎng)也會直接影響幼兒的受教育情況。從這一層意義來講,在安吉游戲本土化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必須從自身做起,提升對安吉游戲本質與內涵的正確理解,以便將安吉游戲更好地落到實處[6]。
幼兒教師可以在工作之余加強閱讀,從書籍中汲取有關安吉游戲的豐富營養(yǎng)。例如,程學琴所著的《放手游戲 發(fā)現兒童》一書講述了安吉幼教20年的發(fā)展歷程,闡述了安吉幼兒園課程框架,記載了安吉游戲實踐案例,能為一線幼兒教師提供系統(tǒng)的、實在的、持續(xù)性的安吉游戲教育經驗。幼兒教師還可以在線觀看、學習與安吉游戲相關的視頻,近距離走進安吉游戲的實施情境,與其中所蘊含的安吉游戲教育智慧及其經驗共鳴、互動。例如,安吉游戲還強調教師“管住嘴”“管住手”“睜大眼睛”“豎起耳”。對于這四項做法,幼兒教師往往只知道其含義,卻不知道如何將其落實到安吉游戲實踐中去,對此,教師可以多觀看一些優(yōu)秀的安吉游戲視頻,從中揣摩與分析其他教師是如何組織與開展安吉游戲的,又是如何放手、如何指導幼兒的……這都將促使幼兒教師更好地把握安吉游戲的內涵,從而更加科學、有效地組織與開展高質量的安吉游戲。
幼兒教師還應當加強同其他教師的互動與溝通,分享各自有關安吉游戲的經驗,以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例如,有的幼兒園受限于條件,無法為幼兒投放成套精致的戶外游戲材料,但卻根據實際情況,將一些廢舊輪胎、木板、磚頭、鐵桶等材料投放到戶外空地,確保無安全隱患之后,鼓勵幼兒利用這些材料進行游戲。這一安吉游戲本土化的實踐中,幼兒開發(fā)出了廢舊輪胎的多樣趣味玩法,嘗試著在滾動的鐵桶上站立、行走,同樣獲得了身心健康成長。這一打破資源限制、創(chuàng)新性地利用本土可用素材及資源的做法值得學習與借鑒。又如,幼兒教師還應當加強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例如:如何甄別與篩選“假游戲”,如何確保自己所組織的安吉游戲是“真游戲”;如何把限制兒童游戲的條條框框統(tǒng)統(tǒng)清除,讓游戲變得開放、自由、自主,更為幼兒喜歡與接受,等等。有的幼兒教師面對沙水區(qū),并沒有同幼兒約定規(guī)則、步驟或者具體玩法,而是鼓勵幼兒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這樣的安吉游戲顯然跳出了“教師要求,幼兒參與”的“假游戲”框架,提升了安吉游戲質量的同時也確保了其更好地與本土實際情況相融合,切實推動了安吉游戲本土化的進程。
(三)家長:了解安吉游戲,為幼兒成長保駕護航
“冒險”是安吉游戲的突出特征之一,其強調幼兒大膽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去體驗、去探索、去經歷,并由此獲得鍛煉與發(fā)展。但“冒險”卻是令很多家長為之擔心的事情,生怕幼兒在游戲中受傷害。因此,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在推動安吉游戲本土化的過程中還應當加強同家長的必要溝通與聯(lián)系,引導家長正確認識安吉游戲,贏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并使其更好地參與其中,為安吉游戲本土化的實施以及幼兒的全面發(fā)展保駕護航。
例如,幼兒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線上、線下不同的形式組織家長會,在家長會中向家長們正確講解安吉游戲,引導家長領悟安吉游戲雖然提倡幼兒冒險,但并不是置幼兒的安全于不顧,相反,教師會更加細致地進行觀察,確保幼兒在安吉游戲中的人身安全。再如,安吉游戲中幼兒需要充分與自然環(huán)境接觸,其身上不可避免地會沾上一些污漬。家長應當理解并尊重幼兒的天性,遇到孩子衣物或者身上沾染一些污漬時不是批評或打罵孩子,而是提前準備一些顏色深、耐磨的衣物,為幼兒提供與大自然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促使他們在充分參與中自由選擇、自主決定、自我挑戰(zhàn),進而獲得更好的自主成長與發(fā)展。
幼兒園還可以定期組織家長開放日,邀請家長蒞臨幼兒園參觀,近距離地觀看幼兒在安吉游戲中的優(yōu)秀表現,真正聽聞、目睹孩子們在安吉游戲中的歡聲笑語,看到他們各個方面的成長,從而打動家長,提高他們對幼兒園開展安吉游戲的支持度。
三、結束語
安吉游戲起源于安吉縣幼兒園,引發(fā)了幼兒教育領域游戲的一場革命,也為眾多幼兒教育工作者的游戲教育教學指明了清晰的方向。也正因此,安吉游戲不能僅僅局限在安吉縣幼兒園,而應當充分發(fā)揮輻射與引領作用。面對安吉游戲,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當致力于推動其本土化,以便安吉游戲在新的地區(qū)、新的幼兒園也能煥發(fā)出應有的生機與活力,充分釋放幼兒的天性,呵護他們身心健康成長。在日后的教育實踐中,筆者將繼續(xù)加強對安吉游戲本土化的探索,以促使更多幼兒教育工作者真正領悟安吉游戲真諦,賦能自身專業(yè)成長,為幼兒帶來更優(yōu)質的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實現進步與成長!
參考文獻
于楠.幼兒園安吉游戲本土化實施的現狀及策略研究[J].新智慧,2023(1):36-38.
趙慧彬,肖文.課改視角下“安吉游戲”本土化實施的有效路徑[J].遼寧教育,2022(4):16-18.
劉麗秋,王時俊,蘇雙梅.基于教研引領的“安吉游戲”本土化推廣策略[J].遼寧教育,2022(4):19-21.
譚春敏,楊麗,遲振坤.“滿韻融合”理念下的“安吉游戲”本土化實踐探索[J].遼寧教育,2022(4):25-27.
包伊寧,甘少杰.教育生態(tài)學視域下“安吉游戲”本土化課程構建[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22(6):110-113.
馬妍.安吉游戲在本土幼兒園開展的“思”與“行”[J].青海教育,2023(7):94-94.
作者簡介:俞小梅(1977.10-),女,甘肅古浪人,任教于甘肅省古浪縣第二幼兒園,一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