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行道樹作為道路綠化的骨干樹種,在美化城市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城市環(huán)境的復雜性和行道樹的生長特點,行道樹的安全性面臨諸多挑戰(zhàn)。為科學評估深圳市深南大道行道樹安全性,運用樹木視覺診斷法(VTA)、儀器檢測法測定深南大道行道樹樹木外觀、樹種、主干內(nèi)部受損率、立地環(huán)境和根系生長情況等安全性指標,進行分項評價和整體評估。結(jié)果表明:1)行道樹主干存在不同程度的空腐,部分樹木立地生境較差和根系生長情況不良;2)胸徑與內(nèi)部受損程度、外部受損程度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樹高與內(nèi)部受損程度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樹高與外部受損程度呈顯著正相關(P<0.05),冠幅只與外部受損程度呈顯著正相關(P<0.05)。最后提出選擇適宜樹種、定期修剪和修整、加強土壤水分和養(yǎng)分管理、防治病蟲害等管護建議,以提高城市防范和抵御樹木倒伏、折斷等安全風險的能力。
Abstract
As the backbone tree species of road greening, street trees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beautifying the city and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street trees, the safety of street trees faces many challenges. In order to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safety of street trees on Shennan Avenue in Shenzhen, this paper uses Visual Tree Assessment (VTA) and Instrument Detec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indexes of street trees on Shennan Avenue, such as tree appearance, species, internal damage rate of trunk, site environment and root growth, and carry out sub-item evaluation and overall evalu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trunks of the street trees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hollow rot, and some of the trees had poor standing habitats and poor root growth. Th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had a high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egree of internal damage and external damage (P<0.01), tree height had a high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egree of internal damage (P<0.01) and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egree of external damage (P<0.05), and crown width only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egree of external damage (P<0.05). Fin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suggestions such as selecting appropriate tree species, regular pruning and trimming, strengthening soil moisture and nutrient management, and controlling pests and diseases, to improve the city's ability to prevent and resist safety risks such as tree fall and breakage.
中圖分類號:S687.1 文獻標志碼: A DOI:10.12233/j.gdyl.2024.02.006
Safety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Enhancement Suggestions for Urban Street Trees: Using Shennan Avenue in Shenzhen as an Example
LI Zhixiong,TANG Lihong*,YE Shaoping
文章亮點
1)利用樹木視覺診斷法對行道樹開展安全性評估,深南大道行道樹安全評估顯示,高安全樹木需持續(xù)養(yǎng)護,隱患樹木需修剪加固,嚴重隱患樹須遷移或砍伐;2)強調(diào)及時清理枯枝、科學修剪、改善土壤水肥,并加強臺風預警與精細化管養(yǎng)。
文章編號:1671-2641(2024)02-0035-07
關鍵詞
行道樹;樹木風險因子;樹木安全性評估;植物養(yǎng)護
Keywords
Street tree; Tree risk factor; Tree safety evaluation; Plant maintenance
收稿日期:2023-08-29
修回日期:2024-02-20
行道樹是展現(xiàn)城市底蘊、風貌的重要元素,在改善城市道路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城市美觀程度,加強城市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受復雜的城市環(huán)境以及人為活動影響,行道樹生長常常面臨著偏冠、主干傾斜、枝干腐爛和根系損傷等問題,遭遇臺風、暴雨等極端天氣時極易產(chǎn)生枝條墜落、枝干彎折和樹體傾倒等危險,給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2~4]。
安全性評估是排查樹木安全隱患的重要手段,已報道的方法包括視覺診斷、儀器無損檢測和結(jié)構(gòu)分析等[5~6]。Claus G. Mattheck等[7]提出的樹木視覺診斷法(Visual Tree Assessment,簡稱VTA法)應用較為廣泛,可通過觀測樹木的缺陷征狀來評估其風險等級,目前國內(nèi)城市樹木安全評估大多采用以VTA法為基礎的視覺評估檢測法[8~11]。無損檢測法則是通過超聲波、雷達和紅外熱像儀等儀器,非破壞性地獲取樹木內(nèi)部的信息,其也被廣泛應用于樹木安全性評估[12]。通過樹木安全性評估,可提早發(fā)現(xiàn)行道樹存在的安全隱患,并采用合理的處置措施來減少并排除行道樹的安全隱患,不僅能保障城市道路行人、車輛的安全,還能提升城市景觀效果,對城市行道樹的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抵抗風險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深南大道是深圳市最重要的一條主干線之一,全長約25.6 km,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建設,曾為國內(nèi)首條大規(guī)模應用西式風格模紋花壇的道路,被譽為中國第一景觀大道,為國內(nèi)許多城市所模仿。隨著深圳市創(chuàng)建生態(tài)環(huán)保低碳宜居城市理念的升級,深南大道提升改造力度加大,目前植物景觀已呈現(xiàn)出低養(yǎng)護、底蘊厚重的近自然群落景象,對于全市道路綠化的發(fā)展具有很好的引導作用[13~14]。本研究以深圳市深南大道138株行道樹為例,運用VTA法、儀器檢測法測定樹木外觀、樹種、主干內(nèi)部受損率、立地環(huán)境和根系生長情況等安全性指標,進而開展分項評價和整體評估,分析樹木形態(tài)因子與風險因子的相關性,探討城市行道樹科學養(yǎng)護措施,為城市行道樹的精細化管養(yǎng)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深圳市位于中國廣東省南部,是一座現(xiàn)代化的城市,擁有溫暖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深南大道是深圳市的主要道路之一,橫貫市區(qū)南北方向,是深圳的重要交通干道和商業(yè)中心。深南大道的行道樹生長情況良好,得益于深圳市重視城市綠化和環(huán)境保護工作。市政府定期進行樹木養(yǎng)護和修剪,保持樹木的健康生長。深南大道的行道樹展現(xiàn)出茂密的枝葉和繁盛的樹冠,為市區(qū)帶來清新的空氣和美麗的景觀,也為行人和車輛提供了遮陽功能。
鑒于行道樹種類較多且部分樹木胸徑較大,本文選擇深南大道的月亮灣大道至紅嶺路路段為研究區(qū)域。
1.2 研究材料
筆者團隊對深南大道研究路段的行道樹開展調(diào)查。調(diào)查器具包括記錄本、調(diào)查表、彈性波樹木斷層診斷裝置、顯微鏡、樹木雷達、激光測高儀、皮尺和定位儀等。
1.3 研究方法
筆者團隊于2022年6—7月,對研究路段兩側(cè)行道樹進行調(diào)查,道路總長約25.6 km。參考廣州市地方標準《園林樹木安全性評價技術(shù)規(guī)范》(DB4401/T 17—2019),記錄樹木基本情況,運用VTA法和儀器檢測法對行道樹樹干、樹冠和根部的膨脹、突起、開裂和傷口等外觀上的異常進行深入觀察,判斷樹木的結(jié)構(gòu)與生長狀況,對樹木進行安全性綜合評價。
1)樹種鑒定方法:觀察鑒定樹木的營養(yǎng)器官(莖、葉)和繁殖器官(花、果)形態(tài)、解剖特征和生長特性,根據(jù)《中國樹木志》[15]的形態(tài)描述和檢索表,鑒定出樹木的科、屬、種,記錄樹種名稱。
2)地理位置測定方法:詳細記錄樹木生長具體地址(準確至小地名),并利用定位儀進行精確定位,經(jīng)緯度信息記錄至小數(shù)點后6位。
3)株高測定方法:采用激光測距測高儀或其他測高儀器,在距離目標樹木一定距離的地方,分別瞄準樹木基部和樹頂測量,儀器將給出準確的樹高,精確至0.1 m。
4)胸徑/胸圍測定方法:使用皮尺/胸徑尺在樹干1.3 m處測量胸徑/胸圍(分枝點低于1.3 m 的樹木,在靠近分支點處測量),測量后得到胸徑值/胸圍值。分枝點較低或地上部分氣根較多而難以測量胸徑/胸圍的樹木,則在接近地面處(地面以上20 cm)測量地徑/地圍,精確至0.1 cm。
5)立地環(huán)境調(diào)查方法:詳細記錄行道樹樹穴規(guī)格、栽植形式,以及土壤是否板結(jié)、有無雜物或硬底化等情況。
6)枝干腐朽程度測定方法:采用精密儀器彈性波樹木斷層診斷儀對樹木腐朽空洞情況進行定量測定。
7)有害生物調(diào)查方法:記錄樹木有害生物危害情況,分為病害、蟲害、寄生植物和惡性雜草。
綜合評價總分為100分,其中樹木主干木材腐朽占40分,樹木根冠面積比占15分,不良樹體結(jié)構(gòu)占15分,立地環(huán)境占10分,園林樹木危險性病蟲害占5分,樹木年齡占5分,樹種分類占10分。
1.4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采用Excel 軟件對樹木安全性評估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利用SPSS、Origin軟件分析樹木形態(tài)因子和風險因子間的相關性。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行道樹總體概況
深圳市深南大道行道樹涉及8個樹種,共計138株,其中鳳凰木Delonix regia 35株,占總數(shù)的25.4%;南洋楹Falcataria falcata 32株,占總數(shù)的23.2%;木棉Bombax ceiba 22株,占總數(shù)的15.9%;小葉欖仁Terminalia neotaliala 19株,占總數(shù)的13.8%;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 15株,占總數(shù)的10.9%;杧果Mangifera indica 13株,占總數(shù)的9.4%;黃葛樹Ficus virens 1株,占總數(shù)的0.7%;紅花羊蹄甲Bauhinia × blakeana 1株,占總數(shù)的0.7%(圖1)。
2.2 樹木安全性評價
2.2.1 樹種分類
結(jié)合《園林樹木安全性評價技術(shù)規(guī)范》中的評價方法,以生長速度作為評價樹種安全性的指標之一,其中慢生樹種得10分,中速樹種得7分,速生樹種得5分。在深南大道8個行道樹樹種中,鳳凰木、木棉和紅花羊蹄甲屬于規(guī)范中的中速樹種,南洋楹屬于速生樹種,4個樹種硬度較差,故其評分為5分;黃葛樹屬于速生樹種,但硬度中等,故其評分為7分;海南蒲桃屬于規(guī)范中的慢生樹種,小葉欖仁、杧果屬于速生樹種,3個樹種硬度較好,故其評分為10分。
2.2.2 樹木年齡
深南大道行道樹中無掛牌古樹,故該批行道樹的樹齡均在100 a以下。參照規(guī)范中的樹木年齡評分標準,本次調(diào)查的138株行道樹的樹木年齡評分均為5分。
2.2.3 樹體受損情況
結(jié)合規(guī)范中樹木內(nèi)部受損、外觀的標準,在優(yōu)化分值的基礎上(表1~2),對138株樹木進行評價。結(jié)果顯示(圖2~3),內(nèi)部受損情況評分為4分的樹木有2株,占比為1.4%,均為南洋楹;得7分的樹木有13株,占比為9.4%,其中南洋楹8株,海南蒲桃2株,鳳凰木、黃葛樹和木棉各1株;得10分的樹木有123株,占比為89.1%??傮w上,深南大道行道樹內(nèi)部受損嚴重。
外部受損情況評分為0分的樹木有4株,占比為2.9%,其中南洋楹3株,黃葛樹1株;評分為5分的樹木有6株,占比為4.3%,其中南洋楹3株,海南蒲桃、鳳凰木和杧果各1株;評分為10分的樹木有62株,占比為44.9%,其中南洋楹22株,鳳凰木19株,海南蒲桃9株,杧果9株,小葉欖仁2株及紅花羊蹄甲1株;15分的有66株,占比為47.8%,其中木棉22株,小葉欖仁17株,鳳凰木15株,海南蒲桃5株,南洋楹4株及杧果3株。
2.2.4 樹體主干結(jié)構(gòu)情況
主干傾斜評分為2分的樹木有2株,占比為1.4%,分別是紅花羊蹄甲和杧果;評分為5分的樹木有15株,占比為10.9%,其中木棉4株,鳳凰木3株,海南蒲桃3株,小葉欖仁3株及南洋楹2株;評分為8分的樹木有30株,占比為21.7%,其中小葉欖仁12株,南洋楹8株,鳳凰木5株,海南蒲桃3株及木棉2株;評分為10分的樹木有91株,占比為65.9%,其中鳳凰木27株,南洋楹22株,木棉16株,杧果12株,海南蒲桃9株,小葉欖仁4株及黃葛樹1株(圖4)。
偏冠評分為0分的樹木有19株,占比為13.8%,其中小葉欖仁7株,南洋楹5株,鳳凰木2株,海南蒲桃2株,木棉2株及黃葛樹1株;評分為3分的樹木有107株,占比為77.5%,其中鳳凰木31株,南洋楹23株,木棉18株,杧果13株,海南蒲桃12株,小葉欖仁9株及紅花羊蹄甲1株;評分為5分的植物有12株,占比為8.7%,其中南洋楹4株,小葉欖仁3株,木棉2株,鳳凰木2株和海南蒲桃1株(圖5)。
2.2.5 樹體健康狀況
外殼健康程度指主干健康外殼厚度與直徑的比值,比值越高則健康評價的得分越高,得分越低代表樹木主干折斷的風險越高。結(jié)合規(guī)范中的園林樹木危險性病蟲害評分標準
(表3),對深南大道行道樹進行樹體健康狀況評價。結(jié)果顯示(圖6~7),外殼健康程度評分低于6分的樹木有
3株,占比為2.2%,均為南洋楹;評分為13分的樹木有6株,占比為4.3%,南洋楹4株,海南蒲桃和鳳凰木各1株;評分為15分的樹木有129株,占比為93.5%,其中鳳凰木34株,南洋楹25株,木棉22株,小葉欖仁19株,海南蒲桃14株,杧果13株,黃葛樹和紅花羊蹄甲各1株。危險性病蟲害評分為3分的樹木有3株,占比為2.2%,其中2株鳳凰木,1株南洋楹;評分為4分的樹木有8株,占比為5.8%,其中南洋楹5株,鳳凰木2株,海南蒲桃1株;評分為5分的樹木有127株,占比為92.0%,其中鳳凰木31株,南洋楹26株,木棉22株,小葉欖仁19株,海南蒲桃14株,杧果13株,黃葛樹和紅花羊蹄甲各1株。
2.2.6 立地環(huán)境與根系生長情況
參照規(guī)范中的樹木根冠面積比和立地土壤評分標準(表4~5)進行評價,得到:根冠面積比評分為0分的樹木有1株,占比為0.7%,為黃葛樹;評分為4分的樹木有8株,占比為5.8%,其中南洋楹4株,海南蒲桃2株,杧果和小葉欖仁各1株;評分為8分的樹木有34株,占比為24.6%,其中木棉10株,南洋楹和海南蒲桃各6株,鳳凰木和小葉欖仁各5株,杧果2株;評分為15分的樹木有95株,占比為68.8%,其中鳳凰木30株,南洋楹22株,小葉欖仁13株,木棉12株,杧果10株,海南蒲桃7株,紅花羊蹄甲1株(圖8)。
立地環(huán)境評分為0分的樹木有64株,占比46.4%,其中木棉21株,小葉欖仁19株,海南蒲桃15株,南洋楹8株,紅花羊蹄甲1株;評分為5分的樹木有44株,占比31.9%,其中南洋楹18株,鳳凰木16株,杧果9株,黃葛樹1株;評分為10分的樹木有30株,占比21.7%,其中鳳凰木19株,南洋楹6株,杧果4株,木棉1株(圖9)。
2.3 樹木整體評分
對規(guī)范中的園林樹木安全性等級劃分進行深化完善,將樹木安全性分為4個等級:I級整體綜合評分在86~100分,樹木安全性高,正常養(yǎng)護;Ⅱ級整體綜合評分在70~85分,樹木安全性中等,正常養(yǎng)護,在特殊天氣前需加強巡查;Ⅲ級整體綜合評分在60~69分,樹木安全性低,應定期巡查監(jiān)測,采取修剪、支撐等相應的減災措施;Ⅳ級整體綜合評分小于60分,樹木安全性極低,應立即采取修剪、支撐等措施,必要時作遷移、砍伐處理。若木材腐朽、樹木根冠面積比和主干傾斜3項指標存在單項分值為0的情況,即使安全性等級為中等以上,也需對該單項風險采取IV級處理建議。
深南大道研究路段的行道樹整體評分處于54~98分,其中37株安全性等級為I級,占比26.8%;83株安全性等級為Ⅱ級,占比60.1%;13株安全等級為Ⅲ級,占比9.4%;5株安全等級為Ⅳ級,占比3.6%。該批樹木整體安全性較高,僅個別樹木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2.4 樹體長勢與安全隱患因子相關性分析
對行道樹樹木長勢、枝條形態(tài)、主干受損情況等綜合分析,結(jié)果表明 (表6),除了傾斜程度外,行道樹形態(tài)因子與安全性因子間具有顯著相關性。其中胸徑與內(nèi)部受損程度、外部受損程度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樹高與內(nèi)部受損程度呈極顯著正相
關(P<0.01),樹高與外部受損程
度呈顯著正相關(P<0.05);冠幅
只與外部受損程度呈顯著正相關
(P<0.05)。
安全性因子之間也具有顯著相關性,其中內(nèi)部受損程度與外部受損程度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外部受損程度與傾斜程度呈負相關但是不顯著(P>0.05)。
3 討論
通過實地調(diào)查和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某些形態(tài)因子與風險因子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例如,樹冠形狀和冠幅可能影響樹木對光照和空氣流動的利用效率,進而影響其抵抗病蟲害的能力;樹干直徑和樹高則可能與樹木的抗風能力和穩(wěn)定性有關;土壤質(zhì)量和水分狀況對樹木的生長速度和健康狀況有直接影響。由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行道樹養(yǎng)護提升建議。
3.1 因地制宜選擇樹種
盡量選用當?shù)剡m生樹種,即在當?shù)匾子诔苫?、生長良好,具有適應環(huán)境、抗病蟲害等特點的種類,才能充分發(fā)揮行道樹綠化環(huán)境、美化景觀的功能。為此,在進行行道樹的規(guī)劃與選擇時,必須掌握各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及其與環(huán)境因子(氣候、土壤、地形及生物等)的相互關系,盡量選用各地區(qū)的鄉(xiāng)土樹種,才能確保行道樹的生長健康和長久效果。
3.2 定期修剪和修整
定期對行道樹進行修剪和修整,保持樹冠形態(tài)美觀,防止樹木過密和交叉,保持通風和透光。針對干枯枝、無用徒長枝等不良枝條進行定期修剪,消除安全隱患,并確保綠化景觀優(yōu)美。清理樹木上的干枯枝時,應注意查看樹體有無大面積樹皮枯死現(xiàn)象,一旦發(fā)現(xiàn)需將枯死的樹皮用工具撬起來并徹底清理干凈,以防害蟲藏身或誘發(fā)腐爛病。骨架形成期樹木的修剪,應遵循留強去弱、兼顧方向的原則,應對新栽樹木或歷經(jīng)重截而萌發(fā)較多枝條的樹木進行修剪。
3.3 加強土壤水分管理
當立地土壤水分下降或周圍環(huán)境干燥時,應及時進行灌溉補水,必要時進行葉面噴水保濕。夏季灌溉時間以早晚為宜,冬季以中午為宜。同時要注意觀察土壤排水狀況,出現(xiàn)排水不暢時應立即檢查排水管,必要時開溝排水。
3.4 加強土壤養(yǎng)分管理
對于生長較差或生長較慢的行道樹,在生長季節(jié)可每月對根進行追肥一次,追肥濃度必須適宜。地下部根系施肥采用打孔施肥、挖復壯溝或復壯井等方式進行。葉片養(yǎng)分偏低時則噴施葉面肥進行追肥,同時可以采取滴注營養(yǎng)液的方法補充樹干養(yǎng)分。
3.5 防治病蟲害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jié)合的方針,加強行道樹病蟲害調(diào)查,尤其是蛀干性害蟲(主要為白蟻、天牛)、褐根病等,摸清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及危害程度,并采取高效、低毒的綜合防治方法,優(yōu)先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同時定期檢查樹體是否存在寄生植物(主要為桑寄生)、腐生真菌寄生等情況,及時采取物理剪除、藥劑防治的方法進行防控。
3.6 樹洞修補
針對行道樹組織腐爛、樹洞等問題,建議實施樹洞修補處理,防止樹體繼續(xù)腐爛和遭受病蟲害危害。具體工作步驟如下:
1)清理腐爛組織。在不傷及樹木健康木質(zhì)部的前提下,使用工具將樹洞內(nèi)所有腐爛和已變色的木質(zhì)部清除至硬木部分,并將樹洞內(nèi)的雜物打掃干凈,保持干爽通風。
2)殺菌消毒。根據(jù)實際情況噴施廣譜性殺菌劑、殺蟲劑。
3)填充。采用發(fā)泡劑或輕質(zhì)塑造性強的材料填充空洞,使樹洞內(nèi)處于真空狀態(tài),該種材料的優(yōu)點在于不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且能保證大樹生長對泡沫的擠壓不會使樹體受損。
4)封涂粘合層。使用粘合程度強的樹脂材料進行封口,該材料具有質(zhì)輕、防腐及保溫等優(yōu)點,能保證封口不開裂、使用年限長。
5)根據(jù)實際需要,可通過添加與樹皮近似的顏料、勾畫與樹皮相近的紋路、貼樹皮等方式,對樹洞最外層進行仿真處理。
3.7 建立長期養(yǎng)護機制
將行道樹的養(yǎng)護工作納入城市綠化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建立專業(yè)的養(yǎng)護隊伍和定期巡查制度。通過長期、持續(xù)的養(yǎng)護管理,確保行道樹健康生長,為城市提供優(yōu)質(zhì)的生態(tài)服務。
4 結(jié)論
本研究對深南大道138株行道樹進行樹木安全性評估,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行道樹的安全性較高,對于這些樹木應保持日常養(yǎng)護巡查工作,并在特殊天氣前加強巡查工作;對于安全性差的樹木,應加強日常巡查頻率,定期監(jiān)控,及時采取減災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針對安全性評估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如存在干枯枝、無用徒長枝、過密交叉枝及與市政設施矛盾的枝條等,可實施清理、修剪,避免落枝傷人、傷車等安全事故發(fā)生,進一步消除安全隱患,確保綠化景觀優(yōu)美。若樹體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應及時采取修建支撐、安全修剪等減災措施,必要時可采取遷移或砍伐措施,保障市民游客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對于小葉欖仁這類樹冠層次分明的樹木,要確保每兩層主枝間保留一定的間距,需對夾在兩層主枝之間的水平枝條進行短截或疏除。對于自然圓頭形的樹木,要確保主枝呈放射狀分布,需對左右并列枝、上下重疊枝、背上直立枝和西南方向遮陽枝進行短截或疏除。若植株缺水導致長勢較差,相關人員應及時澆水,定期定量澆水,保障植株正常生長所需水分。如遇土壤問題,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加強植株日常水肥管理,并配合使用一些土壤改良產(chǎn)品,如促根液、微生物菌劑等。臺風季節(jié)來臨前應做好臺風防御工作,加強精細化管養(yǎng),排除臺風天氣帶來的安全隱患。
注:圖片均為作者自繪。
參考文獻:
[1] 張軍,吳普英,劉肖紅. 城市道路綠化建設中的問題思考和建議——以杭州為例[J]. 中國園林,2023,39(3):78-81.
[2] 張喬松,楊偉兒. 古樹、大樹的安全評估(上)[J]. 園林,2014,31(2):64-68.
[3] 張喬松,楊偉兒. 古樹、大樹的安全評估(下)[J]. 園林,2014,31(3):54-58.
[4] 夏聰,黃華枝,龔志勤,等. PICUS在華南地區(qū)古樹健康狀況與安全性評估中的應用研究[J]. 河北林業(yè)科技,2015(3):24-26,30.
[5] 賀坤,宋平,王本耀,等. 上海城市行道樹安全風險評估研究[J]. 中國園林,2021,37(9):106-111.
[6] 賈益興,雷杰,黃頌誼. 廣州市環(huán)市路行道樹樹木安全風險評估與管理探析[J]. 廣東園林,2021,43(4):93-96.
[7] MATTHECK C,BRELOER H. The body language of trees: a handbook for failure analysis[M]. London:Office of the Deputy Prime Minister,1993: 203.
[8]夏德美. 深圳市道路和公園植物應用現(xiàn)狀及常見樹種生長模型構(gòu)建[D]. 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2017.
[9] 劉瑞雪,任少蕾. 臺風災害下城市綠地園林樹木風災損傷及影響因素[J]. 中國城市林業(yè),2023,21(2):76-82.
[10] 宋平. 基于VTA-風險矩陣法的上海市行道樹安全風險評估研究[D]. 上海:上海應用技術(shù)大學,2021.
[11] 蔡園園. 應用VTA法進行福州市行道樹危險度評估[D]. 福州: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4.
[12] 孫聰,薛求理. 崢嶸40年:深南大道與深圳建筑的現(xiàn)代化[J]. 新建筑,2021(4):74-80.
[13] 張一康. “公園城市”背景下道路景觀改造設計思考——以深南大道為例[J]. 城市建筑,2019,16(15):143-144.
[14] 李許文,葉自慧,寧陽陽,等. 廣東珠三角地區(qū)典型景觀大道植物景觀調(diào)查及評價[J]. 中國園林,2015,31(12):98-101.
[15] 鄭萬鈞. 中國樹木志[M]. 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3.
作者簡介:
李志雄/1993年生/男/廣東汕頭人/本科/廣州市林業(yè)和園林科學研究院(廣州 510405)/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古樹名木健康評估與搶救復壯工作
(*通信作者)唐立鴻/1985年生/男/廣東潮州人/碩士/廣州市林業(yè)和園林科學研究院(廣州 510405)/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古樹名木健康評估與搶救復壯工作/E-mail:33954703@qq.com
葉少萍/1985年生/女/廣東茂名人/碩士/廣州市林業(yè)和園林科學研究院(廣州 510405)/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古樹名木健康評估與搶救復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