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時代,開展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研究,目的是構建迎合教育改革發(fā)展趨勢、學生學習需求的全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彌補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短板。文章聚焦新媒體時代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趨勢,論述新媒體的內涵與特征,指出創(chuàng)新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結合當代大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及學習需求,從不同角度提出創(chuàng)新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引導學生基于新媒體平臺開展自主學習,彰顯以學生為主的理念;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構建混合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打造專項大學英語實踐教學平臺,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統(tǒng)一;構建大學英語教學多元評價體系,增強教學評價的科學性。文章旨在重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實現(xiàn)大學英語教學的數(shù)字化技術賦能,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提升,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促進大學英語教育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并為一線教學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信息化教學;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H319.3;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14-0150-05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3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基于三晉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的大學英語課程集群建設”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H-230316
新媒體時代,大學英語教學工作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作為高校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大學英語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大學英語教學呈現(xiàn)出教學手段單一、教學觀念滯后、教學互動性不強及缺乏實踐教學等一系列問題。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難以順應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育改革發(fā)展趨勢,迫切需要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優(yōu)勢,構建基于新媒體的全新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只有不斷轉變和更新英語教育教學思路、形式,才能夠更好地指導大學英語教學實踐工作的開展,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大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全面提高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質量,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標,培養(yǎng)出符合時代發(fā)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新媒體以數(shù)字技術為依托,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實現(xiàn)用戶間的信息交流。新媒體不僅是一種媒體形式,還是基于智能終端整合音視頻、圖片及文字的媒體技術,為用戶提供信息與服務的全新傳播形態(tài),打破了時間、地域的限制[1]??萍及l(fā)展日新月異,新媒體逐漸邁入成熟化發(fā)展階段,對傳統(tǒng)媒體造成極大的沖擊,但給教育教學帶來了全新的發(fā)展機遇。
新媒體主要包括在線雜志、移動電視、播客、門戶網(wǎng)站、微信、微博、短視頻平臺等,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其類型更加繁多,學習者、教育者受益明顯。
與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tǒng)媒體相比,新媒體作為一種全新的媒體形態(tài),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和多種傳播路徑,在信息傳播速度、覆蓋范圍等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便于用戶獲取、傳遞信息,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數(shù)字電視等載體為用戶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新媒體時代,學習者可以結合自身的需求檢索、搜集信息資源,還可以積極參與網(wǎng)絡互動,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
建立在網(wǎng)絡技術、數(shù)字技術基礎上的新媒體具有即時性、交互性、共享性、海量性、超文本等特征,具有大數(shù)據(jù)思維、平臺思維等網(wǎng)絡性思維,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愈發(fā)廣泛。新媒體改變了教育形式,迎合了學生時間碎片化的特點,滿足了學生隨時隨地開展交互學習的需求,提升了學生的學習體驗,支持學生通過多樣化的方式開展學習活動。
新媒體時代,學生不僅是信息的獲取者,還是信息的生產(chǎn)者和傳播者,在使用新媒體的過程中呈現(xiàn)出較強的主動性、選擇性和目的性,而且對新媒體的使用和內容選擇也更加個性化。新媒體以人工智能服務高校教育教學工作,影響和改變著高校傳統(tǒng)教育教學模式,已經(jīng)成為新時期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大學英語課程具有一定的應用性和人文性,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提升學生的國際交流水平。隨著新媒體在教育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抓住機遇積極創(chuàng)新大學生英語教學模式、充實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大學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一)充實大學英語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方式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搜集、整理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獲取名師教學視頻、精品課件等,進一步充實和豐富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托新媒體,圍繞教材內容呈現(xiàn)出更深層次的知識點,實現(xiàn)教育資源的實時共享和交流,還支持學生結合自身狀況,個性化選取學習資源,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為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2]。此外,新媒體平臺也極大地豐富了大學英語教學方式,便于教師通過微課、翻轉課堂、直播課等多種方式,從聽、說、讀、寫、譯等多個方面鍛煉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學方式單一落后的問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有利于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了解和學習更多的英語知識,加深對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和認知,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全面提升學生的大學英語學習成效。教師還可以依托新媒體平臺,與學生實時交流、互動,促進大學英語知識共享,讓學生獲得全新的學習體驗。
(二)更新大學英語教學理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新媒體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極大地拓寬了教學空間,促進了大學英語教學理念的更新,推動大學英語課程深化改革[3]。構建基于新媒體的全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能夠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不再被動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而是在主動學習意識的驅使下,接納、理解和學習大學英語知識。教師運用新媒體開展大學英語教學活動,通過音視頻、文字、圖片等多種形式呈現(xiàn)知識內容,借助多種載體講解英語知識,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要,吸引學生的注意,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并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4]。
在全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構建全新、開放式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環(huán)境,從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合作式學習等方式,掌握扎實的英語理論知識,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端正大學英語學習態(tài)度,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
新媒體能夠使學生在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中擁有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大學英語學科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提升。
(三)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增強教學實效性
教師依托新媒體開展大學英語教學活動,可以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和特點,實時掌握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并研制出針對性較強的英語教學方案,有效地向學生傳授英語理論知識、英語應用技巧,確保學生真正掌握大學英語教學內容,高效完成大學英語教學任務[5]。教師可以貼合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將英語知識以一種生活化的方式融入其中,使學生不再停留在淺層獲取知識的層面,而是能夠靈活運用英語知識。
推動大學英語教學與新媒體融合,便于教師結合學生的薄弱點、教學重難點,有針對性地講解英語知識,并設計相應的教學情境,實施專題式教學,引導學生沉浸式參與到各類教學活動中,實現(xiàn)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效整合,彌補傳統(tǒng)教學形式的短板,使學生真正掌握、吸收和運用英語知識,加深和鞏固學生的記憶,增強大學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而學生則能借助智能終端,更便利地從新媒體平臺獲取課文音頻、口語訓練題、相關閱讀資料,深入領會教材知識點,有效內化大學英語知識,從而顯著提高英語學科綜合素質[6-7]。
新媒體時代,轉變大學英語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已經(jīng)成為擺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課題。高校迫切需要抓住時代發(fā)展機遇,統(tǒng)籌做好規(guī)劃和分析工作,立足大學英語教學的性質和特征,明確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路徑,以便高質量開展大學英語教學工作,增強大學英語教學的交互性、實效性、針對性和智能化,培育出優(yōu)秀的英語人才。
(一)引導學生基于新媒體平臺自主學習,彰顯以學生為主的理念
新媒體時代,創(chuàng)新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應重新定義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地位,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大學英語學習的主體。開展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教師應積極利用微信公眾號、中國大學MOOC、網(wǎng)易云課堂等新媒體平臺,精心設計課件,鼓勵學生提前預習英語知識,并登錄平臺系統(tǒng)查閱錄播課、預習作業(yè)和課件等,自主開展知識學習、課文閱讀等活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難點知識,為更好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奠定基礎[8]。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基于新媒體平臺,結合教學主題和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布置不同的課程討論、課題協(xié)作研究等任務,使學生融入學習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聽、說、讀、寫等多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實踐應用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依托新媒體平臺,通過音視頻、動畫、圖片等多樣化形式講解英語知識點,通過一系列活動任務拓展課內所學的英語知識、技能,使大學英語教學更具吸引力,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能夠主動參與到各項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技能。
課后,教師要利用新媒體平臺發(fā)布作業(yè)、課后鞏固任務,要求學生反復觀看平臺上的教學課件及視頻,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并將課后作業(yè)上傳到平臺,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9-10]。教師一方面要對學生的課后作業(yè)完成狀況進行評價分析,并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明確收獲與不足;另一方面要及時與學生互動和溝通,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學有所獲。
(二)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構建混合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將新媒體新技術滲透到大學英語教學中,要整合線下傳統(tǒng)教學與線上教學的優(yōu)勢,實施翻轉課堂,轉變教學思路,借助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推進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不斷深化。
實施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師首先應充分發(fā)揮新媒體新技術的優(yōu)勢,構建大學英語教學資源庫,深度挖掘、整合和利用優(yōu)質的大學英語教育資源,篩選出順應教育發(fā)展趨勢、學生學習需求的知識內容,并通過課件、微課等形式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余能夠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學習[11]。
新媒體平臺蘊含著海量的大學英語教學資源。對此,教師應秉承實用性、價值性和啟發(fā)性的原則,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開發(fā)大學英語教學案例、精品課件,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狀況進行基礎夯實鍛煉或拓展性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靈活,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12-13]。教師可以應用新媒體平臺,綜合分析學生以往的學習數(shù)據(jù),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反饋的問題、教學重難點,開展精準化、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活動,或者創(chuàng)建學生個人檔案,實時記錄學生的學習軌跡、課堂表現(xiàn),結合實際情況優(yōu)化調整教學方案,保障課堂整體教學質量,做到因材施教。
(三)打造專項大學英語實踐教學平臺,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統(tǒng)一
在全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下,英語教師要科學設計、合理安排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在保證教學連貫性、完整性的前提下,適當減少理論知識教學時間,增加實踐教學比重,使教學活動時間安排更加科學、合理,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實踐練習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仿真英語溝通場景、英語演講等課題任務中,將英語知識內化為自身技能,具備較強的英語綜合能力。
教師可以構建專項大學英語實踐教學平臺,通過釘釘群、微信群或QQ群等,將學習水平相近的學生按小組劃分,開展協(xié)作式學習[14];也可以在實踐教學平臺設置討論模塊,引導學生用英語闡述自身對社會話題、時事新聞的觀點和看法,將英語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加強英語口語、寫作以及閱讀訓練,確保學生能夠掌握扎實的專業(yè)英語知識。教師可以利用懶人英語、超星學習軟件等,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討論分析,增強學生的英語專業(yè)能力,開闊學生的眼界;還可以圍繞大學英語單元教學目標,通過實踐平臺設計英語朗讀、文章撰寫、電影配音等模擬任務,創(chuàng)設真實的場景,通過虛擬模仿英語實踐活動來鞏固學生的知識技能,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新媒體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和價值,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提供有力支撐,持續(xù)強化大學英語教學效果[15]。
此外,在依托專項大學英語實踐教學平臺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為保證理論和實踐教學的整合效果,還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能力差異等,為學生提供個性化、針對性的實踐機會,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播放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自然風景視頻,讓學生用英語講解,使其將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教師也可以截取《神偷奶爸》《泰坦尼克號》等電影中的片段作為聽說材料,利用多媒體播放畫面,并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角色扮演,給予學生充分參與實踐鍛煉的機會,最后進行評價,促進師生、生生間良好配合,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鞏固英語知識,實現(xiàn)既定的大學英語教學目標。
(四)構建大學英語教學多元評價體系,增強教學評價的科學性
新媒體時代,高校要積極構建大學英語教學多元評價體系,即在關注學生大學英語課程學習成績時,提高對學生新媒體素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視度,豐富教學評價項目,使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解決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評價“應試化”的弊端。
教師開展教學評價工作,不僅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課外作業(yè)完成狀況以及考試成績等,還要將學生的線上隨堂測試、平臺口語訓練、英語微視頻或電影創(chuàng)作等測評結果納入評價標準中,實現(xiàn)對學生知識、技能和情感態(tài)度的綜合評定,做到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有效結合,真實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成效,為調整大學英語教學方案和模式提供參考。
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能力水平和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創(chuàng)新評價思路,科學設定評價內容和評價指標,打造與大學英語教育實際要求相符合且個性化的特色大學英語教學多元評價體系。這不僅要求教師積極參與到教學評價活動中,還應考慮學生的人本性和主觀能動性,采取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等多種方式,使教學評價主體更加多元化,從而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等全面提升,實現(xiàn)預期的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推動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水平同步提升。
新媒體時代,創(chuàng)新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不僅是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拓展大學英語教學空間的有效舉措,還是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跟上時代發(fā)展潮流的必然需求。作為培育高素質人才的主要場所,高校要緊緊抓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良好機遇,積極轉變,實現(xiàn)大學英語教學與新媒體有效整合,采取引導學生基于新媒體平臺自主學習、彰顯以學生為主的理念,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構建混合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打造專項大學英語實踐教學平臺、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統(tǒng)一,構建大學英語教學多元評價體系、增強教學評價的科學性等措施,高效開展大學英語教學活動,強化大學英語教學的實效性、針對性,加快大學英語課程現(xiàn)代化改革,為社會輸送高素質復合型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純蕊.基于師生反饋及評價的大學英語翻譯協(xié)作式教學模式探究[J].吉林農業(yè)科技學院學報,2024,33(2):103-107.
[2] 許嵐.信息化技術助力高校英語教學模式的變革創(chuàng)新:評《新媒體時代英語多模態(tài)教學模式架構》[J].中國科技論文,2022,17(7):839-840.
[3] 聶僑.新媒體時代大學英語課程與教學創(chuàng)新探索:評《突出自主學習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3):246.
[4] 楊亞衡.新媒體時代下的大學英語教育教學理論創(chuàng)新研究:評《信息時代大學英語教育現(xiàn)狀與教學模式探究》[J].外語電化教學,2021(3):122.
[5] 田澤.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J].學園,2020,13(8):29-30.
[6] 鄧中敏,廖志紅.新媒體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碎片化與系統(tǒng)化融通[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2020(2):1-2.
[7] 王黎蕊,黃毅.“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科教導刊,2019(23):104-105.
[8] 秦玉.新媒體時代基于教育生態(tài)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校園英語,2019(1):24-25.
[9] 申艷星.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平臺構建探究:評《大學英語生態(tài)教學模式建構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8(9):145.
[10] 馬玉蓉,吳艷平.新媒體語境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19):91-94.
[11] 馬飛.新媒體時代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校園英語,2020(25):33.
[12] 曹玉霞.大學英語發(fā)展教學:評《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研究》[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19,33(3):128.
[13] 劉彬.新媒體時代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與發(fā)展:評《新媒體技術下中國高校商務英語教師信念及教學模式演化研究》[J].新聞戰(zhàn)線,2019(4):159-160.
[14] 蘇可.基于新媒體時代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9(10):79-80.
[15] 許麗云.新媒體視域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現(xiàn)代教育,2018(11):43.
作者簡介 李莉,講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商務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