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江蘇省江陰市實驗小學結合學生社會適應的發(fā)展目標,根據(jù)學生剛入學的社會適應現(xiàn)狀,明確課程目標,建構“繪本+活動”幼小銜接社會適應課程“‘繪本時光驛站’尋寶記”。課程依托臻美園里的“小萌芽”、繪本城里的“探險者”、繪樂園里的“大玩家”、智繪樹下的“外交官”四項主題活動展開實施,目的在于提升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激發(fā)兒童熱愛學校的熱情,促進兒童不斷提升自信心,在互助合作中學會解決問題,緩解入學焦慮,豐富學習體驗。
關鍵詞:幼小銜接;社會適應;“繪本+活動”;“繪本時光驛站”尋寶記
《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指出,學生社會適應的發(fā)展目標包括融入集體、人際交往、遵規(guī)守紀、品德養(yǎng)成。江蘇省江陰市實驗小學結合上述發(fā)展目標,根據(jù)剛入學學生的社會適應現(xiàn)狀,明確課程目標,建構“繪本+活動”幼小銜接社會適應課程,即“繪本時光驛站”尋寶記。課程依托臻美園里的“小萌芽”、繪本城里的“探險者”、繪樂園里的“大玩家”、智繪樹下的“外交官”四項主題活動展開實施,目的在于提升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激發(fā)兒童熱愛學校的情感,促進兒童不斷提升自信心,在互助合作中學會解決問題,認識和發(fā)現(xiàn)自我價值,緩解入學焦慮,變幼小銜接的陡坡為緩坡,幫助兒童快速融入小學生活,讓兒童在“學中玩”“玩中學”,豐富兒童的學習體驗。
一、臻美園里的“小萌芽”:自然融入集體
入學初期,大多數(shù)學生能知道自己的班級,了解自己是班級的一員,也樂于參加各項集體活動,但也存在一些學生因為性格等原因,無法接受驟然的轉變,出現(xiàn)哭鬧、獨自玩耍、我行我素等現(xiàn)象。因此,我們在“融入集體”維度確立了兩個課程目標:一是能初步適應新環(huán)境,逐步融入班集體;二是能積極參與集體活動,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為了達成目標,我們設計了“臻美園里的‘小萌芽’”這一活動,該活動由“快來,牽牽手”“別怕,慢慢來”兩個子活動組成,開展時間是在每年一年級新生入學的第一周?!翱靵?,牽牽手”“別怕,慢慢來”活動引導一年級學生自然地融入學校環(huán)境,漸漸融入集體。
(一)“快來,牽牽手”:愛意溫暖心靈
一年級新生進入小學的那一刻,教師的大手握住學生的小手,增加學生的安全感,消除學生來到陌生環(huán)境的“焦慮”。教師溫暖的舉動讓學生放低防備,悅然融入新環(huán)境,主動地和教師對話。
此外,教師還引導一年級新生來到二年級對口班級,每個新生都有一位二年級的哥哥或姐姐作為“小向導”。兩只稚嫩的小手牽在一起,暖暖的愛意在掌心間傳遞。在一年級學生的心中,年齡相近的哥哥姐姐是更易溝通的伙伴,也是值得學習的榜樣,在一句句交談中,在一場場游戲里,學生放下了“防備”,自然地適應了新環(huán)境,積極參與集體活動,輕松地融入了集體。
(二)“別怕,慢慢來”:勇敢融入集體
“別怕,慢慢來”是繪本時光驛站對一年級新生發(fā)出的鼓勵式邀約。一年級新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繪就一幅“我用腳丫量校園”線路圖,制作一張“繪本時光驛站勇氣加油卡”,慢慢生發(fā)出對學校的歸屬感,產(chǎn)生安全感,勇敢跨出成長的一小步,漸漸走進這座“繪本城”里,慢慢激發(fā)了自我探索的勇氣,更在探索中勇敢地融入了新集體,感受到小學生活的樂趣。
二、繪本城里的“探險者”:提升交往能力
我們發(fā)現(xiàn),一年級的學生絕大部分都能與同學、老師積極交流,但也有一些學生過于內(nèi)向,不敢主動與人交往,也有部分學生性格過于強勢,缺少溝通能力,無法與他人和諧共處。在團隊合作方面,一年級學生往往以自我為中心,過分計較個人的利益,不肯為團隊作出妥協(xié)與讓步?;诖耍覀冊O計了“繪本城里的‘探險者’”活動,包括“臻繪算”“臻繪讀”“臻繪show”“臻繪創(chuàng)”等子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們搭建了立體的繪本場景,以多樣的游戲形式,讓學生在繪本城里盡情“探險”,實現(xiàn)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在解決問題中成長。學生在一個個場景中自由徜徉,在一次次挑戰(zhàn)中勇往直前,不斷促進社交與情感的發(fā)展,自然而然地提升了人際交往力。
(一)臻繪算:趣游數(shù)學樂園
我們創(chuàng)設學?!罢槊馈绷熊噯⒑角榫?,讓學生在校園里探險,趣游數(shù)學樂園。在“智繪樹”站,學生采摘“智慧果”。教師隨機抽取10以內(nèi)的加法卡片,讓學生看口算卡片,直接說出得數(shù)。學生輕輕松松就能完成,獲得“蘋果章”。在“蘑菇亭”站,學生玩一玩趣味“對對碰”,從布袋中摸取教師規(guī)定的物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等),并說出物體的名稱,就能獲得“蘑菇章”。在“香樟樹”站,學生玩轉“魔力盒”,從“魔力盒”中抽取小紙條,按照紙條上的提示進行活動,比如,紙條上寫著“向前跨一步”,學生就向前跨一步,紙條上寫著“向左跨兩步”,學生就向左跨兩步……學生按指令完成任務后,可以獲得一枚“大樹章”。學生在游戲中勇敢挑戰(zhàn),積極合作,收獲成功。
(二)臻繪讀:樂逛繪本世界
“繪本時光驛站”處處有繪本,處處有語文。我們設計了“臻繪讀”活動,讓學生在校園里玩“漢字樹林”識漢字、在繪本書里捉迷藏。
教師組織二年級的學生設計游戲活動,準備游戲道具,并讓他們帶領一年級學生,以3人為一組,一起玩游戲。二年級學生在校園的一棵棵大樹下掛了一張張漢字小卡片,帶領一年級學生穿梭在“漢字樹林”里,找自己認識的字,找滿20個就能獲得一枚印章。教師將學生讀過的《猜猜我有多愛你》《大腳丫跳芭蕾》《月亮的味道》《愛心樹》等繪本做成巨型繪本,組成“繪本迷宮”,讓一年級學生帶上人物卡片,根據(jù)提示去迷宮中尋找匹配的繪本人物,與書中的人物玩捉迷藏游戲。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與伙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務,彼此團結友愛,發(fā)生矛盾時試著協(xié)商解決,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難題就主動向教師尋求幫助。
(三)臻繪show:合作表演共成長
在“臻繪show”活動中,二年級的“小小表演家們”邀請一年級學生進行《南瓜湯》《小黑魚》《鴨子騎車記》《特別的晚餐》等繪本劇的排演活動。這些繪本劇是我校二年級學生參加市級繪本劇表演大賽獲得一等獎的作品,是帶有學校印記的保留劇目。一年級學生在閱讀相關繪本的基礎上,對繪本內(nèi)容進行再理解,再加工,并將繪本內(nèi)容以舞臺劇的方式呈現(xiàn)。在表演的過程中,一年級學生與同伴互助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四)臻繪創(chuàng):創(chuàng)改繪本長廊
“臻繪創(chuàng)”活動借助學?!袄L本長廊”這一物型空間,由二年級的“小設計師們”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帶領一年級學生,用各種不同的材料,在繪本長廊中對那些繪本中的平面圖畫進行立體化改造,共同搭建五彩斑斕的繪本世界。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溝通將創(chuàng)意變?yōu)楝F(xiàn)實。在與二年級學生的交流、合作中,一年級學生能具身感受小學生活,更自然地進行朋輩交往。二年級的學生耐心傾聽一年級小朋友的想法與創(chuàng)意,有不明白或難以實現(xiàn)的地方,也能借助良好的溝通方式進行表達并適時引導,掌握了與不同年齡階段的伙伴們進行溝通的技巧,在長程銜接中實現(xiàn)了社會適應。
三、繪樂園里的“大玩家”:學會遵規(guī)守紀
學校不斷優(yōu)化低年段兒童非正式學習空間。與以往大班幼兒一進入小學就得面對枯燥的課本、缺少溫度的教室環(huán)境、一成不變的教學形式不同,我們在“繪本時光驛站”中為兒童打造了一個個“繪玩”集結地。這一活動包含三個小游戲:“繪”跳房子、“繪”拋骰子、“繪”奏樂曲,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規(guī)則意識。
(一)“繪”跳房子
學校在校園的空地上畫了一些五顏六色的“跳房子”游戲的格子。二年級學生負責出題,一年級學生跳——說出一本進入小學后讀的繪本就往前跳一格,說錯就退后一格,看誰跳得又快又好。這種同伴之間的游戲讓一年級學生既鍛煉了體能,又溫習了讀過的繪本;既感到輕松,又習得了規(guī)矩。
(二)“繪”拋骰子
教師從數(shù)學主題繪本中尋找游戲素材,比如排列、數(shù)數(shù)、圖形等,將相關內(nèi)容寫在巨大的泡沫骰子上。二年級學生負責組織游戲,一年級學生獨立參與游戲,旁人不能隨意告訴答案。玩的學生玩,看的學生看,各自遵守游戲紀律。游戲中,一、二年級學生一起合作想辦法,借助立體骰子,自創(chuàng)了比大小、飛行棋、速算等一系列游戲方式。學生在玩中學,也在學中玩,愉悅了身心,學會了守紀。
(三)“繪”奏樂曲
學校在“1+40繪聚場”為學生安裝了一個巨型的地面觸控琴鍵。一年級的學生根據(jù)二年級學生給出的演奏提示,可以在琴鍵上完成獨奏,也可以兩兩合奏,更可以三五個一起合作演奏。悠揚的琴聲讓學生感到興奮,他們不斷地挑戰(zhàn)自我,主動想辦法創(chuàng)新演奏的形式,比一比,賽一賽,爭做了不起的“大玩家”。在游戲中,學生遵循不同的游戲規(guī)則并有目的地玩,鍛煉了規(guī)則意識,實現(xiàn)了與同伴的社會交往。
四、智繪樹下的“外交官”:促進品德養(yǎng)成
我們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一年級新生多數(shù)能分辨是非,遇到錯誤能積極改正,但也有部分學生因為害怕失敗、畏懼批評等原因,不愿意承認錯誤,一味地推脫責任,甚至說謊掩蓋。大多數(shù)學生具有愛國、愛校、愛家的情感,部分學生有強烈的班級榮譽感,但也有學生以個人利益為先,缺少班級責任感。校園是學生自由伸展的美好空間,更是學生品德養(yǎng)成的習得場。我們在課程中設置了“智繪樹下的‘外交官’”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責任感、是非觀,促進他們對班級生活的喜愛,形成班級責任感與榮譽感,培養(yǎng)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具體包括大象信箱傳心意、校園植物大揭秘、班級Logo創(chuàng)意匯等三個子活動。
(一)大象信箱傳心意
“大象信箱”設立在學校的“1+40繪聚場”。在“大象信箱傳心意”活動中,教師帶領學生學習繪本《大象的信箱》。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懂得:當自己遇到煩惱和困難的時候,可以通過寫“愛心紙條”向校長、老師、二年級的哥哥姐姐求助;當遇到開心和快樂的事情時,也可以通過寫“愛心紙條”與周圍的人進行分享?;顒又?,學生既可以是傾訴者,也可以是傾聽者。在傾訴與傾聽的過程中,學生漸漸建立起了新的同伴關系,彼此互相合作、信任,從而對學校與班級產(chǎn)生親近感,進而喜歡學校。
(二)校園植物大揭秘
首先,師生共讀植物主題繪本,如:《奇妙的中國植物》、“一粒種子的旅程”系列繪本(《蒲公英》《牽?;ā贰断蛉湛罚?、《果實是種子的旅行箱》、《一粒種子的旅行》等。學生在閱讀中學到科學知識,接受美學教育和藝術熏陶。在閱讀繪本的基礎上,一年級學生與二年級學生進行對口班級聯(lián)合活動——校園綠化。學生合作種植與養(yǎng)護植物花卉,在此過程中,學會積極改正錯誤的行為,初步形成責任感、是非觀。
(三)班級Logo創(chuàng)意匯
經(jīng)觀察發(fā)現(xiàn),一年級新生大部分以個人利益為先,缺少班級責任感?;诖耍鞍嗉塋ogo創(chuàng)意匯”活動應運而生。我們充分利用學校的物型空間,在學?!?+40繪聚場”的“智繪樹”下開展活動。教師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閱讀繪本《我是彩虹魚》,引導學生了解到:個人的美麗外表并不能帶來幸福,與人分享才能收獲快樂,對人付出友情、融入集體才能得到更多的愛。緊接著,教師組織學生到學?!爸抢L樹”下團隊合作設計班級Logo。學生集思廣益,用一雙雙巧手畫下了寓意豐富的班級Logo,并把班級Logo印刻在“智繪樹”下的太陽燈上,班級文化在這“智繪樹”下生根發(fā)芽。一年級學生在富有創(chuàng)意的團隊活動中,對班級和學校產(chǎn)生了強烈的歸屬感,在“繪本時光驛站”真正體現(xiàn)了“我快樂、我探索、我成長”。
“繪本時光驛站”尋寶記課程,圍繞融入集體、人際交往、遵規(guī)守紀、品德養(yǎng)成四個發(fā)展目標,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學生沉浸其中,學會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在友愛互助的“繪本時光驛站”里找到學習伙伴,一起結伴而行,快樂長大,完成社會適應,實現(xiàn)幼小銜接平穩(wěn)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