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體育教師應重視且落實小組合作學習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的實際應用,并在體育教學的不斷課改和創(chuàng)新中進一步改進、優(yōu)化小組合作學習的合作形式或方式,構建出更為高效、高質的體育課堂,以此充分發(fā)揮出體育學科教學優(yōu)勢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價值,讓學生在參與學習中獲取更多的有益經驗。
【關鍵詞】初中學生;體育教學;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學習、掌握更多知識的關鍵時期,也是增強自身身體素質的黃金階段。而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初中體育課堂中的良好應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還可以調動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參與度,鍛煉及提高各個學生的身體素質。所以,初中體育教師應當合理應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進而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讓體育教學更上一個臺階,實現理想的教學成效,進一步保障體育課堂的有效性。
一、簡析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
1.有助于初中生健康體魄的培養(yǎng)
素質教育不僅關注學生自身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正確學習觀念的樹立,還重視學生的健康體魄。而初中體育課堂的有效開展正是鍛煉及提高各個層次學生身體素質的主要途徑之一,讓學生在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中,進行相應體育訓練,在不斷拓展學生自身相應知識面的同時,為學生未來的健康發(fā)展保駕護航,讓更多的初中學生能夠快樂學習、健康成長[1]。
2.有利于提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如果初中體育教師只單純進行體育鍛煉、教授相應的理論知識,是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并忽視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普及。而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式的有效應用,正是將體育鍛煉與健康教育有效融合,讓學生在與他人合作學習中意識到團結的力量,并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讓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與參與欲望,以此實現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獲取到更多的有益經驗。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1)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能力。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形式的運用,正是基于學生合作的原則,強調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協(xié)助,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較為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與他人友好交流以及相互幫助中,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與發(fā)展,并越發(fā)主動地投入到體育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同時,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還能夠鍛煉及提高學生自身的獨立學習能力,并讓學生真正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方式,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與他人合作學習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并更好地學習及發(fā)展。
(2)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處理能力。由于當代學生中許多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大多數都會直接包辦學生的生活瑣事與衣食住行,學生自身問題處理能力的培養(yǎng)受到限制,并缺乏一定的獨立自主能力。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方式的有效應用,培養(yǎng)及提高各個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促使學生未來完成相應學習任務或目標中進行友好互動和相互協(xié)作,使得學生在參與活動中發(fā)現問題,并通過與他人的溝通、互動來解決問題,以此鍛煉及提高學生自身的問題處理能力,讓學生能夠擁有一個直面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能力[2]。
(3)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情緒調控能力。當前有許多的中學生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但情緒調控能力相對較弱。所以,初中體育教師在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相互沖突、磨wU3RFXjZyB9/9whdw3lc6w==合中得到有效鍛煉,不斷提高自身的情緒調控能力。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環(huán)境構建方法分析
1.確定體育教學分組標準
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應用環(huán)境前,要進一步明確分組的模式,以此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成效性。由此,初中體育教師應當及時重視且關注分組模式的合理性、科學性、適宜性。首先,初中體育教師可以依據異質信息進行合理規(guī)劃,構建多個合作學習小組。所謂的異質信息,是小組合作學習中較為常用的一種形式,也正是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差異需求、契合發(fā)展需求的分組形式。由于每名學生自身身體素質、鍛煉頻次等多方面存在差距,促使學生之間的體能素質也存在一定差距,也正是由于這種差異使得學生呈現出層次化。所以,初中體育教師在應用異質信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應當在自身實際教學中,及時觀察并掌握每名學生的學習進展,以及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主動性、測試結果等。其次,初中體育教師可以依據同質信息進行合理規(guī)劃,構建多個合作學習小組。而同質小組則是相對同質的群組,同質分組一般強調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由學生內在需求所決定的興趣對學生學習所形成的推動力,能夠較長時間保持一種學習的自主狀態(tài)。而在這種良好的持續(xù)性學習狀態(tài)下,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欲望與運動欲望,還可以激發(fā)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性,使得學生越發(fā)主動地投入到體育課堂的教學活動中,逐步提高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參與度,讓學生全身心融入于課堂教學中。如在“民間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教學時初中體育教師需要以理性的心態(tài)來看待且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并在教學過程中重點關注其差異的同時,帶領學生一同進行打沙包的趣味游戲,進而有意識地增強學生的合作團結意識。而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看出,初中體育教師依照異質、同質的相應要求進行了多名學生的合理劃分,從而讓學生通過打沙包的游戲得到及時的鍛煉,將教學活動貫穿更多的趣味元素,進一步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身體素質,并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認知到了團結合作的價值,拉近彼此的距離[3]。
2.發(fā)揮體育教師的引導作用
初中體育教師不僅是傳授相應知識以及體育技能的單純教書人,也是陪同學生一起成長、共同進步的知心朋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落地,也需要良好師生關系的推力。因此,初中體育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中注重與學生之間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從而營造出較為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進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中,并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成效,充分發(fā)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價值,實現理想的教學成效。而良好、融洽師生關系的構建不僅能夠有效消除個別學生的焦灼、抗拒等不良情緒,還可以提高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參與積極性,使得學生越發(fā)配合教師的相應活動,進一步保障了體育課堂的有效性、成效性。初中體育教師還需要加強互動環(huán)節(jié),并在互動環(huán)節(jié)中對學生的實際表現進行及時的肯定與鼓勵,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并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教師的關懷與重視。
比如,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球類運動”這一課的相應教學時,其教學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對運球技術有一個更為深入的了解及掌握,并學會籃球運動中的急停和轉身的相應技能。所以,為了實現相應的教學目的,初中體育教師就可以將“籃球”作為本節(jié)課程的基礎運動,并切實發(fā)揮出自身的主導作用進行相應知識的引導教學,以此教授學生相應的體育知識,并讓學生真正學會、掌握籃球運動中的傳球配合與技能。此外,初中體育教師可以設計相應的速度訓練活動,如28米往返跑,并要求多名學生開展接力形式的跑步,從而鍛煉及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速度與反應能力。而在這一活動設計中,初中體育教師也要做好自身的榜樣工作,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速度訓練活動中,進而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價值。由此可見,在這個團結合作的教學活動中,不僅鍛煉及提高了各個學生的體能素質,還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以此發(fā)揮出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價值,并進一步提高學生之間的配合程度,建立出良好的師生關系與生生之間的人際關系[4]。
3.合理利用場地、器材資源
場地、器材資源的合理應用有助于快樂體育課堂的有效開展,并直接影響著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質量與效果。如果初中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有多大場地就去直接用多大場地、有哪些器材就去直接用哪些器材,是難以控制好體育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并且難以保證體育課堂的有效性,無法帶領學生進行更為科學、有效的鍛煉,無法實現理想的教學成效。因此,初中體育教師應當及時關注且重視場地、器材的合理應用,并在正式教學前進行集體的備課,從而一同商定課程主題以及所運用的場地大小、器材種類,有效避免了課堂沖突的不良現象,進而保障了體育課堂的有序進行。同時,初中體育教師也要依據本班人數情況、學生練習情況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形式等多方面進行場地和器材的合理應用,以此給予學生更為良好的學習感受,并讓學生在親身學習中真正學會、掌握所教學的運動技能,實現理想的教學成效,讓學生在參與課堂中獲取到更多的有益經驗與相應知識。
4.提供足夠的合作時間和空間
充足的合作時間與空間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如果初中體育教師沒有合理安排學生所合作的時間和空間,只是讓每組學生進行無組織的隨意練習,不僅難以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還會營造出較為無趣、沉悶的學習氛圍,難以調動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性,學生對體育課堂的參與欲望與學習動力大大下降,讓學生無法深入探尋體育課堂的趣味性與魅力。由此,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應當為學生提供較為充足的時間與空間進行合作、磨合,從而在親身磨合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并運用自身智慧以及力量去解決問題,進而共建出一個較為和諧的合作體系,讓學生真正感悟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促使學生越發(fā)主動地投入到體育課堂的教學中。實際教學中,初中體育教師應當為每組學生提供充裕的合作時間、空間,讓每組學生能夠在獨立合作空間中自由發(fā)揮。同時,初中體育教師也可以融入于小組合作學習中,進而與學生一同參與相應活動。但教師不能夠隨意打斷或制止學生的學習進程,而是要在學生進行相應學習后,再對其多個方面進行及時點評與幫助,使得學生能夠在原本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與發(fā)展。簡單來說,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在時間允許范圍內,為學生提供較為充足的合作時間與空間,以此讓學生在與他人合作學習中,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個人價值與真實水平,充分凸顯出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主體性,并通過有效鍛煉來不斷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進度與效率。例如,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武術類運動”這一課的相應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在操場進行武術訓練,并將學生進行合理規(guī)劃,劃分為三組,向學生傳授武術基本手形:拳、掌、勾,以及手法:沖拳與推掌的相應知識,然后再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相應武術基本技能的練習與監(jiān)督,進而讓每名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出自身的水平,并鍛煉及提高學生自身的肢體力量與協(xié)調性[5]。
5.調動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興趣
只有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才會越發(fā)主動地投入到合作學習中,以此發(fā)揮出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作用。但在傳統(tǒng)課堂上,初中體育教師沒有及時認知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價值,單純認為這種教學方式較為費時費力,從而運用機械的方法來開展活動,致使教師以及學生都在按部就班地完成相應內容,進而無法發(fā)揮出小學合作學習的教學價值,促使學生探尋不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難以調動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初中體育教師應當合理應用小組合作學習來調動學生的參與欲望與學習動力,以此讓學生越發(fā)主動地投入到體育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具體而言,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第一,初中體育教師應當及時擯除原有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對于一些新穎且教學效果良好的教學模式以及方法要進行勇敢嘗試,從而真正體會到該教學形式的優(yōu)點與樂趣,借助于自身力量來感染學生。第二,初中體育教師在初期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時,應當由淺至深、循序漸進地帶領學生進入到小組合作學習的良好情境中,使得學生在這情境中真正感悟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歡樂,進而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促使學生越發(fā)配合教師的相應安排。第三,學生在實際參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初中體育教師也要及時關注每組學生的學習進展,并善于運用積極性、鼓勵性的言語來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尤其是對一些“學困生”而言,這種友好言語的鼓勵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到倍受關注,還可以讓整個體育課堂“活”過來,以此切實發(fā)揮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價值,鍛煉及提高各個層次學生的身體素質,實現理想的教學成效。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今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師應當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并真正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形式的關鍵性、必要性,從而主動、積極地應用于實際教學活動中,并為學生在時間允許范圍內提供更為充裕的合作時間與空間,促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主動獲取到更多的有益經驗,進而鍛煉及提高不同層次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以此實現理想的教學成效,大力推動初中學生邁向未來健康發(fā)展的前進步伐。
【參考文獻】
[1]楊小龍.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與應用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3(03).
[2]張暉.初中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環(huán)境構建[J].家長,2022(23).
[3]孫紅玲.初中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索[J].新課程,2022(19).
[4]陳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
[5]賈永.初中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體育風尚,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