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驗式英語學習是要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學習、交流從而有切實的體會,不斷加深語言學習的記憶、理解和運用,使英語學習的過程由單純的接受式學習轉變成一種建構、運用語言的過程。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與感知并在體驗中完成學習的任務。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學生;語用能力
在課堂學習中,浸潤式、體驗式學習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模式,鼓勵學生在課堂中自主、有效地習得語言知識,提升語用能力。
一、體驗式英語學習的含義及特征
1.體驗式英語學習的含義
英語學習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運用。體驗式英語學習就是要給學生帶來新的感覺、新的刺激,從而加深學習的記憶和理解,使語言學習的過程轉變成一種創(chuàng)造、運用語言的體驗過程,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完成學習的任務。在學習中,教師是組織者和參與者,學生是參與者和承擔者,師生雙方和諧作用結合起來才構成學習的全部內涵。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中心,教師設法引導學生發(fā)揮其主體作用,在體驗學習實踐中促使學生不斷產生新的經驗,新的認識和新的能力,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促進其個性成長,“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fā)展聽、說、讀、寫的綜合技能”。
2.體驗式英語學習的特點
(1)以學習者為主體,尊重個體差異,推動交流互動學習。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學習往往是以教師為中心,整堂課教師從頭講到尾,除了回答老師的提問,學生較少有機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意愿。體驗式英語學習則是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設定合理的語言情境,鼓勵學生遷徙知識到實際運用,促使學生掌握學習內容并學會正確運用。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被充分激發(fā)學習積極性,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根據(jù)主題學習任務的不同,學生沉浸式地體驗知識的運用來完成學習任務從而獲得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則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由主導地位轉變?yōu)閷胝?、助學者和評價者。
(2)設定真實情境,建構語言框架,強化語言互動交流。在體驗式英語學習中,主題學習情境都是教師切實分析單元與課時學習目標的情境,并在其中進行語言交流實踐。隨著語言交流的深入,進而產生新的認知,此時的語境就會進一步更替,學生會產生新的體驗,這樣在不斷的反復與創(chuàng)新中,知識的建構就不知不覺逐步完成了。
二、體驗式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1.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習方法與學生的情感體驗相結合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具有明顯的活躍性、形象性特點,教師可以采用各種豐富的學習方法,如游戲、競賽、表演等,靈活多樣地應用實物、圖片、Pad等來鼓勵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并完成學習任務,讓他們在過程中更好地體驗語言運用,從而提高語用能力。
課堂實錄(一)
本課例取自于牛津英語1A Module 4 Unit 3 In the park (1st period) Colour a nice park.按照教材要求,學生需掌握的核心詞匯為red, blue,yellow,green這四個與顏色相關的單詞,核心句型為What colour is it? 及其回答It’s…,并理解句型Colour the…
該學習活動片斷是云課堂學習展示課的新授環(huán)節(jié)。使用Pad學習展示性強、參與面廣,低齡的學生也可以操作,因此,這節(jié)英語色彩學習課給學生帶來了不一樣的情感體驗。
首先,教師通過“太陽”自然引入新授詞匯red的學習,引導學生在Pad上為太陽涂色的過程中感知、學習并運用核心詞匯red,運用句型Colour the…進行語言表達,并對教師的指令或根據(jù)自己的描述在Pad上做出正確的反應。教師邊在PPT上新授知識,邊在Pad上為太陽涂色做示范,隨后則邀請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上臺模仿教師進行表達和操作,以此形成師生對話,開展師生互動性的合作。
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兩兩合作在自己的Pad上動手操作、實踐體驗、及時鞏固。教師在Pad上提供給學生黑白色的公園場景,有黑白色的鴨子、草地、花朵等等。涂色前,教師說清了要求,必須要說出物品正確的顏色,才能夠為它涂色,這就明確了接下來的不僅僅是個游戲,而是學習鞏固活動,只有正確運用所學的知識,才能在Pad上“闖關”。孩子們游戲得很認真,一個認真說,一個仔細聽,說“草地”是“green”的小朋友提起手指選擇綠色的顏料,“Colour the grass green”,綠色的“顏料”涂滿了整片綠色的草地;“Yellow, yellow,Colour the duck yellow.”鮮亮的黃色小鴨子涂色完畢后也在湖面上愉快地游弋開來。看到原本灰蒙蒙的公園在學生的努力下變得生動起來,孩子們格外興奮?!癛ed, red,Colour the flower red.”“Blue, blue. Colour the sky blue.”的聲音更加不絕于耳。每組小朋友對顏色的喜好不同,所以最后展示的活動成果是繽紛的“五彩公園”。
設計滿足學習者需求的學習內容及學習過程,能有效提高教師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學習的效果,有效提高學生英語語用能力。
2.注重語言的交流功能,使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體驗相結合
小學高年級的英語學習主要是在設定的任務情境中,學生能夠通過交流活動使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提升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語用能力,教師要注重對學習內容的研究,注重交流策略的構建和運用,并有意識地將課本上的內容向實際生活延伸,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真實且合理的語言情境讓學生進行交流活動。
課堂實錄(二)
本課例片段取自于五年級英語拓展學習課程A Happy Day in Shanghai。本課時的學習內容為理解、認讀、拼寫、運用單詞和詞組:Yu Garden,museum, Chinese knot,silk,the Oriental Pearl TV Tower, view,modern,maglev。并根據(jù)提示,聯(lián)系實際,說說上海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點和特產。教師設計的學習思路是根據(jù)外國友人來滬,從選擇的交通工具談到上海著名景點的游覽和購物。
在Travelling in Shanghai Part中,可以談到磁懸浮列車maglev train,東方明珠電視塔the Oriental Pearl TV Tower,講到交通工具maglev train,筆者選用了句型轉換里經??嫉降脑~組take…to…/go to sp.by…結合剛剛學過的單詞airport(機場),要求學生進行相應地描述。因為生長在上海,對于交通工具的轉乘學生還是很熟悉的,所以在語言表達上其實就是在心里進行“中譯英”,然后口頭就能很快表達出來了。We take the maglev train to Longyang Rd./ The maglev train goes from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to Longyang Rd. It goes very fast.隨著知識的進一步滲透,學生了解到機場到龍陽路是需要十分鐘,然后換成2號線到陸家嘴也只需要十分鐘。結合這學期新學的句型spend…筆者給出了提示:The foreigners spend about 10 minutes to Longyang Road by They spend about 10 minutes to Luijiazui by .學生還是能夠看懂句子的意思的,最后的填空很簡單,所以舉手很踴躍,最終順利完成活動任務。
在真實情境中準確運用英語交流并采取有效策略來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并讓學生體驗到用英語完成任務解決問題的樂趣以及成就感。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握語言材料與生活的結合點,做到“以教材內容為框架,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方向,以課堂為舞臺,”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學習的目標,積極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主線的各種學習活動,如組織學生開展各類不同的學習活動等,在討論和交流中,使學生自然地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體驗式學習需要以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為基準,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允許學生有不一樣的體驗。作為教師,在課堂學習中盡可能地給予學生科學引導和積極評價,從而讓學生形成正面且豐富的學習體驗。教師要本著“學用結合,課內外結合,學科融合”的原則,重視引導學生將自身的體驗上升,讓學生學會在體驗式學習中積極思維,主動學習并思考,將學生的學習從課堂的書本引向更廣闊的現(xiàn)實世界。通過體驗式學習方法的具體運用,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和積極性,鼓勵學生主動尋找學習資源,遇到問題能夠主動思考并解決問題,在親身體驗中使以語用能力為基礎要素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于洋.淺談大學英語中的體驗式學習[J].讀與寫雜志,2008(10).
[2]周龍興,宋進喜.體驗的教育學意義與學習主體的確立[J].上海教育科研,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