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深入探討了尼高左在基諾族愛情文化中的作用及其作為基諾族文化的獨特價值。詳細解析了尼高左的含義、社交場景及選址標準,進而探討了其與基諾族成人禮、愛情權及習慣法之間的深刻聯(lián)系。闡述了尼高左的文化象征意義和功能,了解其在促進基諾族文化認同和繼承中的重要作用。通過系統(tǒng)的分析和討論,旨在為基諾族愛情文化的深入研究及傳承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新視角。
【關鍵詞】基諾族;愛情文化;尼高左;成人禮
【中圖分類號】C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4)15—029—03
引言
基諾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在1979被確定為單一民族,[1]在《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21》的統(tǒng)計,基諾族現(xiàn)存人口數(shù)為26025人。愛情是古今中外都在討論的主題,自由與平等的愛情更是人皆有之,基諾族在原始社會時期便做到了接近平等共享的愛情人權?;Z族愛情文化也極具人文色彩,具有豐富社會禮俗的同時,又包含自由、平等和社會包容性。尼高左便是基諾族愛情文化具象化的代表之一,尼高左是基諾族的愛情之家,是基諾族男女青年社交、娛樂與戀愛的主要場所,基諾青年在完成成人禮之后,便可加入到尼高左中參與社交娛樂活動。
一、基諾族青年男女的愛情基地——尼高左
尼高左直譯為“坐玩房”,一般設在貧窮的人家。[2]在基諾語中的意思是玩鬧的家,尼高左不是人們所說的“公房”,而是基諾族青年男女深入了解的場所,由未婚青年在本村寨的村民中挑選,并非是一個固定的房屋,尼高左數(shù)量的多少由村寨大小而定?;Z族未婚的男女青年在完成日間勞動之后,女青年會精心打扮并相約前往尼高左中,做一些紡織的針線活;男青年則會在耳孔上夾著鮮花前往尼高左(基諾幼年時就開始穿耳,等到成年后耳孔中常插花草作為裝飾),圍繞著火塘做竹編工藝,在手工勞動的同時,男女青年圍著火塘嬉笑交談。在基諾族傳統(tǒng)的生產(chǎn)生活中,善于竹編是勤勞、聰明、能干的標志,[3]不擅長竹編的在戀愛過程甚至會遇到困難,因為青年們在尼高左這種公開的場所做著類似的紡織和竹編工藝,這一過程自然而然會產(chǎn)生相互比較的情況,男女青年展示自己的手藝也是青年表現(xiàn)自己的方式之一,在這一過程中對方的性格會自然而然展現(xiàn)出來。青年們根據(jù)在尼高左中觀察的才能與品行來尋找自己的意中人,在這里沒有父母的管教、沒有對經(jīng)濟和社會地位的思索,青年男女都擁有著自由選擇的權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尼高左中不可以親密接觸,否則就是不尊重房子的主人,按照基諾族的習慣法是要受到懲罰的,所以在尼高左中男女青年通常對意中人用眼睛表達對意中人愛意、用歌曲表達心意。下面是一首典型的情歌:“獵人不能看不見高山,崖羊不能看不見綠葉,親愛的姑娘啊,我不能看不見你?!盵4]通過歌曲搭建心靈上的聯(lián)系。如果兩個人中意彼此,也有了一定的私下接觸之后便可以走到竹樓外的曬臺去談情說愛。這些青年日常的交流與認識方式是多樣的,在日常的生產(chǎn)活動中男女青年對彼此都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而尼高左則是其接觸的最主要空間場所,起到連接雙方感情的作用。尼高左是基諾人一生中的重要驛站之一,每個人都不會忘記自己在尼高左中所經(jīng)歷的。[1]在基諾族青年完成成人禮之后,青年的社交范圍擴大到整個村寨,也會選擇與自己年齡相仿、志向相同的人結伴成為伙伴,尼高左對這些青年也就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尼高左”的選定
(一)選擇與數(shù)量
尼高左作為基諾族青年休息和求愛的場所,在基諾族中有著特別的意義,所以尼高左的選擇是需要慎重考慮的。房間寬敞、家庭成員少、房主和藹友善的房子是尼高左考慮的首要條件,村寨長老在基諾族中有著特殊身份,他的家不能作為尼高左。青年們每晚都會在尼高左中通宵達旦,所以家中有嬰幼兒和老者的家庭通常也不作為其選擇范圍,為了不影響村寨村民的休息,尼高左常選在村寨的外圍。同時尼高左的數(shù)量受村寨的規(guī)模大小決定,以基諾族的巴亞寨為例,巴亞寨是基諾族的大寨,在1950年初,就有近百戶家庭,人口將近一千人,因此挑選了五座尼高左來滿足青年社交的需求,其中三座都是位于村寨的外圍。挑選的這五座尼高左的家庭都是由一對中年夫妻的基礎上組成,如住在村寨頭的和住在村寨外圍的,都只有一對夫妻居住,剩下兩座尼高左中則是在一對中年夫妻的基礎上,家中還有即將參與成年禮或已經(jīng)完成成年禮的子女組成,有一家相對特殊,由一對夫妻和其已成年的大齡未婚妹妹組成。[5]小寨子最少會有一處,像巴坡寨這個時候只有8戶家庭,村寨人口較少,會設置一戶尼高左,但尼高左就直接選擇在長者家中,巴貴寨因為村寨小,就將尼高左設置在村寨長老家中。
(二)禮儀性報酬
在選定適合作為尼高左的家庭之后,基諾族未婚青年便會帶著禮儀性報酬去征求這戶人家的意見。通常是在未婚青年中選三個人各背一捆柴去到房主家,將柴放到竹樓下面,并主動為房主燒水做事,等到第二天夜晚,這三人再去這家的樓下查看,放置的柴若是少了,便表示房主接受了禮儀性報酬,答應了將自己的家作為尼高左,等到第三天,青年們便可以前去玩耍,若是柴沒有動過就代表房主的拒絕,柴也會保留給房主,但是青年們會另外選擇合適的房子。不同村寨的禮儀各有特色。其中巴漂寨青年在選定好尼高左之后,男青年便會前往房主家,敬房主五碗酒表示敬意,女青年則是每人背一捆柴給房主,房主通常會欣然答應,答應之后按照習俗,參與尼高左活動的女青年每年都需要向房主送一捆柴作為使用的報酬。巴亞寨則更加直接,巴亞寨青年在確定尼高左之后,按照固定的禮儀習俗,參加尼高左的所有青年每年需要送一捆柴給房主人作為報酬,巴亞寨作為大寨,未婚青年數(shù)量可以達到一百人左右,所以給予的報酬是相當豐富的,被選定的房子主人也通常不會拒絕,如果房主拒絕這些柴,那么寨內(nèi)的長老是有權利對其進行處罰,但根據(jù)長老們的記載巴亞寨內(nèi)沒有發(fā)生過這類事件。巴漂寨更為禮儀化,需要“三顧茅廬”,即青年們第1次征求意見時房主不會答應,等到第三次時便會委婉的答應將自家房子作為尼高左,男青年每年需要將一堆竹編煙盒作為報酬給房主,女青年則是一年送五捆柴,也有的女青年會將紡織的布贈給房子的女主人。
三、“尼高左”中的文化習俗
(一)成人禮——“尼高左”的出入證
基諾族的青年在十三歲之后便要舉行成人禮,成人禮是基諾族由少年過渡為青年的一個重要關鍵節(jié)點,在基諾族中被稱為“饒考俄”,即步入成年的意思,也就意味著對家庭和村寨正式承擔起義務。正如基諾族古歌唱的:“年齡到了13歲,要把成人的事來做。家中阿布及阿嫫,告訴我做人的道理?!睂τ诨Z族青年來說最直觀的改變就是進入成年未婚社團組織,這個社團的名字也被稱作饒考俄。成人禮是進入尼高左的出入證,也是其專屬權利。但對很多未完成成人禮的青年來說是非常向往進入尼高左的,巴亞寨的古稀老人寶者在回憶第一次進入尼高左中的感受是這樣形容得:“就好像做了新媳婦!”表現(xiàn)對于進入尼高左的激動,也側面突出尼高左在基諾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尚未完成成年禮的進入尼高左就是違法,按照基諾族的習慣法,私自進入尼高左需要罰三撮煙,如果主動向巡查的人敬茶認錯還可以免除懲罰。完成成人禮獲得準許進入尼高左的資格對基諾族的發(fā)展無疑有利的,生產(chǎn)力與自由戀愛的青年的增加都有利于基諾族社會的傳承與發(fā)展。[6]
(二)愛情權——“尼高左”的權力
完成成人禮的重要作用是確保饒考俄成員獲得愛情權,在青年擁有成年人身份后,進入到尼高左中便標志其獲得了愛情權的權力。[7]愛情權的運用與實踐對這些青年來說是平等的,在尼高左中饒考俄成員都需要開始經(jīng)歷一系列戀人的選擇與感情的發(fā)展,由尼高左延伸出來的愛情也充滿基諾族特色,可以歸納為三個階段,即第一部分的巴漂傳情,在基諾族中被稱為“巴漂咪帶約”,即愛情由兩雙含情的眼睛注視開始,在日常的接觸中雙方已經(jīng)心生情愫,在尼高左中便會以帶著愛意的眼睛向對方表達心意,并通過精煉且含蓄的民歌來表達萌芽中的愛情,不經(jīng)過這一步也就不會有進一步的發(fā)展。[8]隨后便是“巴寶”贈禮,也是戀愛的公開化與深入化,在尼高左中公開表現(xiàn)愛意,男青年多送自己親手編制的飯盒等竹編物品,表達男青年的聰明能干的手藝同時也展現(xiàn)極具心思的情意,女青年多贈送具有特殊意義的繡著花紋的小筒包作為愛情信物,[9]不同村寨贈禮各有特點,但都是借物傳情,最珍貴的禮物便是男青年家準備的禮肉,男青年母親將禮肉用芭蕉葉包好贈送給女青年,表達心意的同時也是向女青年父母傳遞一個重要信息:這對戀情即將進入下一階段。[10]
愛情權不同于成人禮,成人禮完成后便直接享有了進入尼高左參加社交活動的權力,也就標志其獲得愛情。[11]但愛情權的實施卻是需要漫長的發(fā)展,剛成年的青年們對于這項權力的運用相當迷茫,只有在愛情三階段不斷摸索,這一過程青年都有著選擇和拒絕的權力,最終結婚才能算是愛情權完全行使與結束。
(三)習慣法——“尼高左”的法規(guī)
基諾族村寨在漫長的發(fā)展中形成了一整套本民族的道德規(guī)范與制度,也被稱為習慣法,習慣法內(nèi)容完整且明確,由饒考俄進行監(jiān)督與執(zhí)行的,也是要在尼高左中遵守的法規(guī)。與進入尼高左享有愛情權相同,未成年者對習慣法是無權問津的,只有完成成人禮加入饒考俄之后才能夠擁有維護村寨內(nèi)禮俗的權力與義務。習慣法首先對于村寨內(nèi)的尊老愛幼形成一套行為準則;其次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培養(yǎng)了基諾族人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精神;然后是在生產(chǎn)水平相對低下的時代下發(fā)展出團結互助的集體生活方式;最后是以婚姻為最終歸宿的自由戀愛的道德規(guī)范,也是尼高左運行的法規(guī)。習慣法中明確表現(xiàn)自由戀愛的最生動的例子便是當男方在經(jīng)歷一系列戀愛發(fā)展之后向女方家登門求婚時,女方父親通常會回答道:“我雖是女兒的父,可是太陽我不能阻擋,月亮我不能阻擋,瀾滄江的水路不能堵?lián)?,青年人愛情的大門不能關閉?!盵12]生動詮釋對自由戀愛的支持。習慣法對維護當時的基諾族社會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習慣法為基礎,每個家庭都是村寨的基本單位,由村寨的長老負責管理,饒考俄成員負責實施,村寨內(nèi)的所有人都按照習慣法各司其職。[13]
四、結語
本文深入探討了基諾族愛情之家——尼高左。尼高左不僅是基諾族青年男女是追求自由戀愛的重要平臺,也是基諾族愛情文化的縮影。本文闡述了尼高左的概念和選定過程,對尼高左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同時又對尼高左中的文化習俗進行探究,基諾族的成人禮使同齡人在尼高左中相識相交,奠定了基諾族和諧發(fā)展的基礎,在尼高左中愛情權的實施映射出基諾族愛情文化中的自由與平等,習慣法為基諾族愛情的發(fā)展疏通了道路。尼高左的存在不僅促進了基諾族青年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情感交流,還強化了基諾族社會關系的凝聚和基諾族社會的延續(xù)發(fā)展,是基諾族文化精神和社會價值觀的體現(xiàn)。通過對尼高左的文化內(nèi)涵的深度探究,對于傳承基諾族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杜玉亭.基諾族識別四十年回識——中國民族識別的宏觀思考[J].云南社會科學,1997(6).
[2]劉怡,白忠明.基諾族文化大觀[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3]林立平,趙潔,姚欣楠,等.基諾族傳統(tǒng)竹器中的文化習俗研究[J].家具與室內(nèi)裝飾,2021(9).
[4]鄭曉云.最后的長房:基諾族父系大家庭與文化變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5]杜玉亭.基諾族文學簡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
[6]巫大軍,周小燕.性別文化視角下的基諾族生活藝術研究[J].民族藝術研究,2009(5).
[7]于希謙.基諾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8]牛江河.基諾族婚戀習俗的心理內(nèi)涵[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6(6).
[9]王洋,周鳳瑤,劉瓊.基諾族傳統(tǒng)服飾中的愛情文化研究[J].服飾導刊,2019(6).
[10]杜玉亭.基諾族傳統(tǒng)愛情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11]何點點,羅紹林.文化的表演與再生產(chǎn):基諾族人神婚戀文化的人類學解讀[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
[12]《基諾族民間故事》編輯組,編.基諾族民間故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13]朱映占.基諾族傳統(tǒng)生態(tài)文化及其變遷[J].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刊, 2011(1).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云南少數(shù)民族生活器具演變中的文化融合研究”(項目編號:21BMZ101)。
作者簡介:邱述龍(2000—),男,漢族,江蘇人,碩士研究生,西南林業(yè)大學,研究方向為設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