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類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惡性事件不斷涌現(xiàn),社會進行了討論和反思。在諸多對策建議中,很多人提出要賦予教師以教育懲戒權,讓教師敢于拿出教鞭和戒尺,在孩子出現(xiàn)不良行為時予以懲戒,從而避免其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教育部門出臺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自2021年開始實施。該《規(guī)則》對教育懲戒進行了界定:“本規(guī)則所稱教育懲戒,是指學校、教師基于教育目的,對違規(guī)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guī)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p>
其中,第三條明確規(guī)定:“學校、教師應當遵循教育規(guī)律,依法履行職責,通過積極管教和教育懲戒的實施,及時糾正學生錯誤言行,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責任意識?!?/p>
從立法的角度看,有關部門對教育懲戒寄托了很多期待,輿論和公眾也對此作出了較高的評價。但是,在實踐,很多教師對這一“法律授權”卻望而生畏,甚至將其視為燙手的山芋。
一方面,很多教師未能準確分清合法的教育懲戒和違法的體罰之間的界限,從而導致“好心辦壞事”的情形。在一些事件中,由于教師懲戒學生的方式方法不當,或者超過了限度,最終成了法律禁止的“體罰”,教師不僅吃上了官司,還可能丟掉了飯碗。比如,在2023年教育部門發(fā)布的第十三批違反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典型案例中,陜西省延安市某中學教師劉某因對學生實施了體罰,被解聘處理,執(zhí)行校長也受到了停職處理。
另一方面,對于教師行使懲戒權,有些家長并不理解和配合,社會氛圍也并不友好。很多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對教師和學校缺乏足夠的信任,不允許自己孩子在學校受任何一點“委屈”,老師對學生正常的批評都有可能引發(fā)家長不滿,而嚴厲的教育懲戒更會導致投訴。
與此相對應的,有些學校奉行維穩(wěn)思路,一旦教師因行使教育懲戒權引發(fā)家長的不滿,尤其是少數(shù)家長將事件在網(wǎng)絡上進行傳播,學?;蛑鞴懿块T很可能為了息事寧人而對教師進行處分和處理,甚至啟動各類“一票否決”機制,從而導致“寒蟬效應”,讓教師們產(chǎn)生了不敢管、不想管的心理。
事實上,在孩子出現(xiàn)過錯行為時,必要的懲罰會起到獨特的警示作用,有助于引導孩子形成良好行為習慣,提升孩子的紀律、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
那么,教師該如何正確地行使教育懲戒,如何通過教育懲戒引導有過錯的孩子改過自新、健康成長呢?
首先,教育懲戒的適用范圍,應是學生實施的有惡性、較為嚴重的錯誤行為。比如,學生無故曠課,故意不完成作業(yè),吸煙、飲酒,擾亂課堂秩序,欺凌同學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等。這些行為違反了學校紀律,在主觀上存在惡意,在客觀上導致了損害后果。因此,在正常的勸說和引導無效后,教師就可以啟動教育懲戒,讓實施不當行為的孩子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接受懲罰。
總之,教育懲戒屬于品行教育而非知識教育,針對的是行為上的“錯誤”而非知識上的“不足”。所以,教師不能因為學生作業(yè)沒做對、考試不及格而對學生實施教育懲戒。
其次,教育懲戒的方式方法必須是合法和恰當?shù)?,要堅決禁止體罰。對于學生的上述違反學校紀律或社會公德的行為,教師和學校采用的懲戒方式可以包括:點名批評,責令賠禮道歉、做口頭或者書面檢討;增加額外的教學或者班級公益服務任務,如打掃教室衛(wèi)生;一節(jié)課堂教學時間內的教室內站立等。情節(jié)嚴重的,還可以暫?;蛘呦拗茖W生參加游覽、校外集體活動以及其他外出集體活動。對于高年級的學生,還可以給予其不超過一周的停課或者停學,責令學生居家進行反省,要求家長進行管教。
需要提醒的是,教師在對學生實施教育懲戒時,一定要采用合法和體面的方式進行,不能傷害學生的身體,不能侮辱學生的人格尊嚴。比如,不能有以擊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體痛苦的體罰;不能有超過正常限度的罰站、反復抄寫,強制做不適的動作;不能辱罵或者以歧視性、侮辱性的言行侵害學生的人格;不能因個人或者少數(shù)人違規(guī)違紀行為而懲罰全體學生,將違紀學生推到其他學生的對立面。
總之,體罰和羞辱本質上屬于暴力,依賴暴力實施的教育只會讓孩子迷戀和信奉暴力,并在有機會時對其他弱者實施暴力。
最后,針對孩子不當行為的懲戒,只能服務于讓其“認識錯誤、改過自新”這一目的。學校對學生實施的教育懲戒,與司法機關對犯罪者實施的刑事制裁存在著本質性的差異,教育懲戒絕對不是對違紀學生進行的報復,而是引導其認識到錯誤,并督促其改正。
所以,教師對學生實施教育懲戒,本質上應當屬于愛的另一種體現(xiàn),必須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必須講事實和擺道理,要通過真誠的溝通和引導,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實現(xiàn)不良行為矯正。
哲學家羅素在《教育與美好生活》一書中指出:贊美和懲戒,在孩子的成長中必不可少。對于教師而言,他們在孩子眼里無疑屬于絕對的權威,因此,當孩子行為正確時,教師要不吝嗇贊美和獎勵;同樣,在孩子出現(xiàn)不良習性和實施了不當行為時,教師也要依法對其實施懲戒。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充滿了不確定性,來自教師的及時而恰當?shù)慕逃龖徒?,如同佛陀的一聲獅子吼,會幫助孩子在迷茫時分清對錯,引導他們在復雜情景下作出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