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劍,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任教于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qū)實驗初級中學。
結構是文章的骨骼,負責把所用材料創(chuàng)意地支撐起來,凸顯作品形象和主題,增強作品的可讀性。本期三篇文章的結構各有特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湯文灝同學開篇用一首小詩引出主角“萬能爺爺”后,創(chuàng)意采用三個排比段來結構文章,且每段的開頭均用一句話來概括本段內容,這不僅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節(jié)奏感,還能展現(xiàn)小作者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突出文章的主題。因此,在記敘文寫作中,我們也可以嘗試用排比段來構建文章,以期達到更好的表達效果。
楊依辰同學則是用小標題來結構文章。三個小標題均扣住題目中的“舊”來擬,且每一部分的結尾都寫出舊物的意義:“舊風箏,收藏著我水晶般的童年、金不換的歲月”“在老枇杷樹的綠蔭中,我品嘗著追夢的痛苦與快樂”“‘福’字背后,我感受到親情的暖流在涌動,它是我明媚生命的底色”。在此基礎上,小作者自然抒情,點明主題——舊物“是我夢想出發(fā)的地方,是我走向未來的一張張簽證,是滋養(yǎng)我靈魂的肥沃土壤”!大家在撰寫記敘文時,也可以用小標題來優(yōu)化文章的結構和呈現(xiàn)方式,這不僅可以使文章脈絡清晰、層次分明,減輕讀者的閱讀負擔,還能突出重點、增強作品的吸引力。
繆子越同學采用了記敘文中常見的“起承轉合”的結構方式。這里的“起”是指文章的開頭,常見方式是開門見山或設置懸念?!俺小笔侵肝恼碌闹虚g部分,這一部分要圍繞主題逐步推進情節(jié)?!稗D”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轉折點,是主題凸顯的關鍵點。“合”是文章的結尾,常見方式有總結全文式、卒章顯志式、留下懸念式等?!睹利惖凝埣固萏铩凡捎米湔嘛@志的方式,抒發(fā)了對勤勞人民的贊美之情,點明了作品主題??梢哉f,采用“起承轉合”結構的好處是能幫助小作者有條不紊地展開敘述,能讓讀者清晰地跟隨情節(jié)脈絡走向作品的主題。
結構意不淺,巖潭趣轉深。同學們習作時,也要在文章結構方面下功夫,讓文章有創(chuàng)意、有深度、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