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促進高中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落實和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精神、理念和要求,學校對體育教師及其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體育教師應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更加重視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方面指學生通過體育課堂教學,其運動參與、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方面獲得實實在在的發(fā)展;另一方面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各種方法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是衡量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指標,因此體育教師要不斷突破和創(chuàng)新,打造有效課堂。
關鍵詞:高中體育 "教學有效性 "考核制度
有效教學一直是教師追求的目標,也是一種理想的教學境界。然而,現(xiàn)實中的體育課堂教學效果卻不是很理想,學生并沒有通過課堂教學獲得有效發(fā)展,預設的教學目標也沒能實現(xiàn)。因此,體育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上下功夫,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始終保持高度的熱情并積極地投入學習和練習之中,能夠喜歡甚至在課余活動或比賽中運用所學知識或技術動作。下面筆者將結合初中和高中的銜接教學實踐和高中體育教學經(jīng)驗,從影響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和提升策略出發(fā),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影響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師方面的因素
1.教師運動技能水平有限,影響學生技能學習
“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毙抡n標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具備“身教重于言教”的能力。因此,高中體育教師除了要有扎實的教學能力,還要有較強的運動能力和一定的體能。體育教師運動技能水平的高低是影響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體育教師不同于運動員只專注于某一運動項目,常見的運動項目都要學習,并接觸新興運動項目,在全面發(fā)展的同時又要有自己的專項特長。如果教學內(nèi)容是自己的專長,教師的教學就會游刃有余;如果不是自己的專長,當學生運動技能達到一定水平,想要再提高時,教師便不能正確示范,或是不示范只講解。對于教學條件較好的學校,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以視頻形式將教學內(nèi)容完整展現(xiàn)出來,但對于大多數(shù)教學條件較差的學校,教師不能給學生完整正確的展示,便達不到練習的要求,教學效果就不好。
2.日常教學碎片化,過于注重技能教學,忽略學生感受
高中階段的教學一般是“模塊教學”,模塊教學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所學技能。但受師資力量等多種因素影響,不是所有學校都能實施,一些未實施的學校常常出現(xiàn)“碎片化”教學的現(xiàn)象,無法讓學生真正掌握和運用所學運動技能,更別說教會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了。今天學習籃球的投籃,明天學排球的墊球,后天學習武術的形神拳,這種東一榔頭西一棍的教法,最終導致學生好像什么運動項目都學過,又好像什么運動技能都沒學會。“碎片化”教學中教師又過于注重技能的傳遞,常常未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接受能力,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學生,使接受能力差的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擊,學習興趣大大降低。學生學得不好,教師教得辛苦,教學無效或低效。
3.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單一,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影響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教學中教師一般會選擇一項教學內(nèi)容,通過講解、示范和反復練習讓學生掌握所學技能,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狀態(tài),積極性不高。此外,這種教法忽視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生缺乏運動體驗,很容易喪失參與熱情。
(二)學生方面的因素
學生技能基礎參差不齊,整體水平較低。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注重技能的學習,是在初中已掌握的各項基本運動技能基礎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上對已學的基本技術有了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提高。但在實際的教學中,除了學習中考體育必考和自選的項目,其他運動項目學生基本未接觸過,這就造成了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后,除了田徑類的一些項目有了一定的基礎,其他運動項目技能基礎較差,大部分學生都是從零學起,教師根本不可能按照教材的要求,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
(三)學校方面的因素
占用體育課堂,影響教學進度。隨著國家對體育的重視,主科老師占用體育課堂的現(xiàn)象基本消失。但是新的占用體育課堂的方式出現(xiàn)了。例如,學校的一些文化活動、體育運動會、一年一度的中小學生體能測試等,都會占用體育課來練習。特別是中小學生體能測試開始前的一段時間,學校把測試內(nèi)容納入正常的體育教學中,像中考體育一樣天天練習,這樣就打亂了教學秩序,導致每節(jié)課特定的教學目標完成不了。
二、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運動能力及專業(yè)知識
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包括鉆研和組織教材的能力、了解和研究學生的能力、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教育科學研究的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和運動能力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扎實深厚的教學能力能讓教師熟練、靈活、巧設教學方法,熟練掌握各種運動項目和規(guī)則,向學生傳授相關的技能和知識。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教會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體育教師要全面提升自己,才能在新形勢下立于不敗之地。
(二)了解學生技能基礎,合理選擇教學內(nèi)容,制訂教學計劃
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學生已掌握的運動技能。針對已掌握初中要求的運動技能的學生,教師就按照教材的要求,引導學生通過課堂教學來掌握高中階段要求的運動技能。對于在初中階段需要掌握的運動技能都不會的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就需要花一定時間和精力給學生補上,否則高中體育課教學很難進行下去或效果極差。此外要根據(jù)學生基礎合理選擇教學內(nèi)容,制訂一套完整詳細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在某一模塊的教學時間內(nèi)連續(xù)系統(tǒng)地學習和掌握某項運動技能,完成或超額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
(三)培養(yǎng)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一般建立在學生興趣的基礎上,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不能做到滿足所有學生興趣。因此,我們在確定好教學內(nèi)容時,教學中就要注意讓有興趣的同學保持興趣,培養(yǎng)沒興趣同學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進入高中的大部分學生各項運動技能水平都比較低,而高中體育又注重技能的學習,這樣學生學習高中教材要求的內(nèi)容就有困難,學習中出現(xiàn)困難的學生就會失去興趣。因此,體育教師應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直觀、形象地展示理論知識、技能戰(zhàn)術和方法。通過比賽視頻,尤其是經(jīng)典賽事來振奮學生精神,使其領略體育運動的魅力,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實踐的欲望。在實踐課中我們可以先簡化規(guī)則,降低難度,根據(jù)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分組練習、分組比賽,讓學生體驗所學運動帶來的快樂,肯定自己的價值。高中階段的學生自尊心非常強,誰都不愿落后,有了興趣的引導,學生求知欲就會增強,在體育課中就會積極參與練習,從而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根據(jù)教學計劃、教學內(nèi)容合理設置練習形式
新課標下的體育課堂更加注重課堂練習有效性,因此,教授運動技能時練習的方式一定要合理有效,避免單一和華而不實。練習非常重要,但一定要有目的性,明確練習是為了糾正錯誤還是為了動作定性。練習應以實用性、多樣性和趣味性為原則,保證每節(jié)課都有各式各樣的體能練習,強化“補償性”練習。針對不同的運動項目特點確定學生體能發(fā)展的側重點,從而確定合理有效的練習方式,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技能,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的信心。
(五)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讓不同層次學生在各自區(qū)域內(nèi)得到充分發(fā)展
在教學中,教師一定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注意分層教學,這樣學生才會保持興趣,在練習或比賽中找到自信,肯定自己的價值,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練習,從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自的發(fā)展區(qū)域內(nèi)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掌握所學技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圓滿地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學習排球墊球時,教師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分層教學,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學得快的學生在規(guī)范動作的基礎上增加練習次數(shù)和難度;強調(diào)中等生動作必須規(guī)范到位;接受能力差的學生練習時次數(shù)和數(shù)量都可以減少,一定要讓學生體會正確的動作要領。練習結束后可以采用互評、自評、教師的點評方式,讓學生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在后面的練習中有針對性地改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各自的區(qū)域內(nèi)循序漸進地學習與掌握所學技能。
(六)完善考核制度,合理利用比賽,查缺補漏,提升能力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標準的考核制度,考核要及時,把學生近期學習的成果反饋給學生。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和心智特點,適時地組織比賽,可以是團隊的也可以是單人的對抗賽,簡化規(guī)則,讓學生在賽中學,學中賽,并及時對比賽的結果進行評價,通過比賽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地練習,提升自己;學生就會深刻地體會到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知道為什么學,如何學。有了目標、有了驅動力、有了方向,學生在練習時就不怕苦、不怕累,進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七)落實體教融合,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教授學生運動技能時,學生如果掌握技能而不能運用技能、不想運用技能,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離失敗也就不遠了,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學、練、賽、評,還要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重視思想教育就要注意體教融合,就要與學生多交流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和技能掌握情況,做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體育來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勇于挑戰(zhàn)等優(yōu)良品質(zhì)。還可以成立興趣組,利用課余時間一起練習,教師作為指導者、引領者,讓學生將所學運動技能融入生活中,讓其形成一種生活方式,并能夠在不同場合大方、自信地展示出來,讓學生充分享受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增進師生感情,營造出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
(八)妥善處理學校體育、文化活動與體育課的關系
每學期學校都會有各種體育、文化活動。例如一年一度的體育運動會、體能測試等活動都會占用體育課來練習,很大程度上會打亂體育教學秩序,影響教學進度,導致學生在學習某項運動技能時不能保持連續(xù)性,掌握技能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體育教師必須想辦法解決這種問題,保證課堂教學連續(xù)性。首先,像學校體育運動會、體能測試這類有關的體育活動,我們可以適當?shù)匕岩恍╉椖炕蛳嚓P練習安排在每節(jié)課的體能練習中,這樣既照顧到了學校的體育活動,又符合新課標中提出的每節(jié)課不低于10分鐘的體能練習要求,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其次,像學校的一些文化藝術類活動,體育教師要堅決做到自己的課堂不被占用,從思想和行動上重視自己的課堂,維護自己學科的權威性、重要性,要讓學校領導和其他學科教師以及學生意識到體育也是一門重要的學科,體育鍛煉會使我們的學習、生活變得更加輕松而又幸福,從而喜歡上體育課,養(yǎng)成自我鍛煉的習慣。
結語
總之,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不僅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運動技能水平,還要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精心選擇教學內(nèi)容,合理設計教學方法,適當組織比賽,完善考核制度,等等。教學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按照新課標中的教學要求完成教學任務,保證學生技能學習的連續(xù)性和系統(tǒng)性,最終讓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通過有效課堂緩解和釋放學生學習的壓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
參考文獻:
[1]李洪剛.基于快樂理念的高中體育教學[J].家長,2023(33):7-9.
[2]顧凱強.如何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名師在線,2019(36):56-57.
責任編輯:趙瀟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