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象臺
- 權衡與抉擇:中國近代海關與其他機構的早期氣象合作
收方又以徐家匯觀象臺和香港天文臺為主,海關最終僅成為氣象數(shù)據(jù)的收集機構,沒有建設天文臺。已有的研究表明,海關與徐家匯觀象臺在氣象方面的合作是利益互換[6-8],但未從海關角度對兩方合作的背景和動因進行探討。作為中國近代第一個氣象觀測網,海關氣象觀測的發(fā)展并不是孤立存在?;仡櫤jP氣象觀測站的早期合作史實,厘清赫德放棄實現(xiàn)海關控制下的氣象觀測臺網并行藍圖的原因,有助于準確理解中國近代海關氣象的發(fā)展歷程。近代海關檔案為開展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本文基于新公開的海關
自然科學史研究 2023年2期2023-10-28
- 郭守敬測驗四海
——河南登封觀象臺。此觀象臺保存至今,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觀象臺之一。根據(jù)這次精密測量得到的數(shù)據(jù),郭守敬編撰了《授時歷》?!妒跁r歷》于1281 年(元至元十八年)開始頒行,明初頒行的《大統(tǒng)歷》其實也是它的延續(xù),如把二者視為同一部歷法,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優(yōu)秀且使用時間最長的歷法了?!妒跁r歷》推算出的一個回歸年為365.2425 天,和現(xiàn)代觀測值(365.2422 天)相比,只差了26 秒?!妒跁r歷》的精度和現(xiàn)行公歷(1582 年羅馬教皇頒布的《格里高利歷》)
科學大眾 2023年18期2023-10-24
- 郭守敬測驗四海
——河南登封觀象臺。此觀象臺保存至今,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觀象臺之一。根據(jù)這次精密測量得到的數(shù)據(jù),郭守敬編撰了《授時歷》?!妒跁r歷》于1281 年(元至元十八年)開始頒行,明初頒行的《大統(tǒng)歷》其實也是它的延續(xù),如把二者視為同一部歷法,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優(yōu)秀且使用時間最長的歷法了。《授時歷》推算出的一個回歸年為365.2425 天,和現(xiàn)代觀測值(365.2422 天)相比,只差了26 秒?!妒跁r歷》的精度和現(xiàn)行公歷(1582 年羅馬教皇頒布的《格里高利歷》)
科學大眾(中學) 2023年9期2023-10-20
- 建造地鐵的“地下巨無霸”等
安將設國家氣候觀象臺啦聽說過河北省雄安嗎?它被稱為“千年之城”,承擔著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任。最近,中國氣象局宣布在雄安新區(qū)設立國家氣候觀象臺。這是繼2022 年11 月,中國氣象局宣布設立秦嶺國家氣候觀象臺之后新增的國家氣候觀象臺,是第27 個國家氣候觀象臺。國家氣候觀象臺是干什么的?它干的可是長期工作,要對氣候系統(tǒng)多圈層及其相互作用進行長期、連續(xù)、立體觀測等綜合氣象觀測。承擔這么重要工作的氣候觀象臺,黑科技可少不了:比如酸雨自動觀測系統(tǒng)、氣溫多傳感器
軍事文摘·科學少年 2023年4期2023-06-13
- 孫立南:“天二代”與星空的不解之緣
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近百年來,在這座不大的觀象臺,數(shù)位中國天文氣象開拓者的名字熠熠生輝。在這里,孫壽甡和女兒孫立南“接力”擔任天文臺臺長,守望蒼穹,書寫了一段“追星”佳話。“天文夢”的種子生根發(fā)芽“我與天文的緣分似乎冥冥之中就已注定?!睂O立南笑言,從出生起,她的命運之輪仿佛就與天文臺緊緊聯(lián)系在了一起。孫立南的父親——上一代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臺長孫壽甡,19歲開始在觀象臺工作,從此再未離開過這里。孫壽甡一生殫精竭慮于我國天文事業(yè),“天二代”孫立南就降生
科學之友 2023年5期2023-05-30
- 論蔡元培對青島近代科教事業(yè)的貢獻
策。無論是青島觀象臺的發(fā)展,還是國立青島大學、水族館的創(chuàng)建,背后都有他的智慧、汗水與奉獻。一、大學之魂,澤被后世大學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城市的高度。近代以降,隨著城市化步伐的日益加快,高等教育對城市發(fā)展的作用日益凸顯。大學,宛如城市之魂。青島,一座年輕的城市,在它的成長年輪和文化肌理中,分明能看到歷史上一所所大學遺留下來的清晰的印痕。青島最早的一所具有近代化意義的高等學府,即青島特別高等專門學堂(又稱德華大學、黑瀾大學),創(chuàng)建于1909年,停辦于19
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22年4期2022-12-28
- 國家氣候觀象臺建設的發(fā)展歷程與幾點思考
前建設的24個觀象臺分布來看,青藏高原與天山冰川水文觀測區(qū)、敦煌沙漠陸面過程觀測區(qū)和海洋綜合觀測區(qū)3個關鍵區(qū)沒有建設觀象臺,這24個觀象臺組成的網絡仍不能完全覆蓋我國氣候系統(tǒng)關鍵觀測區(qū)。氣候的形成是氣候系統(tǒng)5個圈層(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冰凍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結果。要了解和認識氣候、氣候變化及其驅動因子,預測未來氣候變化,必須將氣候系統(tǒng)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而且首先應對氣候系統(tǒng)各圈層及其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反饋過程進行綜合觀測,特別是能量收支、水循環(huán)和碳循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年5期2022-11-30
- 北京市2020年TSP水溶性離子特征研究
點為北京市南郊觀象臺,南臨南五環(huán)路,采樣時間為2020年1月6日—12月28日,每周采集一個樣品,共計采集52個樣品。顆粒物采樣器為青島嶗山電子儀器總廠有限公司生產的KC-1000型大流量TSP采樣器,單次采樣時間為24 h,采樣流量1 050 L/min,采樣膜為纖維膜,每次采樣前后分別使用Sartorius BSA2245分析天平測量質量。采樣同時,利用中國華云氣象科技集團公司生產的Caws3000新型自動氣象觀測站測量溫度、濕度、雨量、氣壓、風向和風
陜西氣象 2021年6期2021-12-07
- 你不得不知的氣象博物館
朱元璋在此建“觀象臺”,又名“欽天臺”,既觀氣象又觀天象;民國時期,卓越的氣象、地理學家——竺可楨先生,1928年在此創(chuàng)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氣象研究所。北極閣氣象博物館的建筑群本身就是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哦!竺可楨先生的辦公室就在這里,現(xiàn)代一批頂級氣象學家,如涂長望、趙九章、葉篤正、陶詩言等都曾在此工作、學習過哦。館內別有洞天北極閣氣象館內分古代氣象、近代氣象和當代氣象三個主展區(qū),每個展區(qū)都陳列著從全國各地征集而來的一些與氣象有關的文物、文獻等珍貴藏品,還制作
小天使·二年級語數(shù)英綜合 2021年9期2021-09-15
- 瓦里關的云端觀象臺
國大氣本底基準觀象臺”,填補了全球大氣本底基準觀象臺在歐亞大陸的空白。走進瓦里關全球本底臺六月的青海西寧,早晚還有點涼。天蒙蒙亮,中國大氣本底基準觀象臺(又稱“瓦里關全球本底臺”)觀測工程師黃建青和王劍瓊,來到青海省氣象局旁邊的農貿市場采購食物等補給,今天是他們要上山接班的日子。采買完畢、裝車,黃建青、王劍瓊以及本底臺副臺長劉鵬驅車趕往130多公里之外的瓦里關山。一路上翻過日月山,穿過倒淌河,景色逐漸從郁郁蔥蔥的崇山峻嶺變成一望無際的茫茫草原。隨著汽車沿公
人民畫報 2021年8期2021-09-12
- 綜合氣象觀測保障草原生態(tài)建設探討
林浩特國家氣候觀象臺 內蒙古 錫林浩特 026000一、錫林郭勒盟草原生態(tài)建設情況概述1、錫林郭勒草原的生態(tài)地位。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是我國著名的四大草原之一,是內蒙古草原的主體部分,錫林郭勒盟北與蒙古國接壤,南部與河北省接壤,東北銜接大興安嶺邊緣,西部與烏蘭察布市農牧交錯地區(qū)相連,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約1800米。錫林郭勒盟東西距離700多公里,南北距離500多公里,最南端距首都北京僅180公里,總面積20.3萬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積17.96
探索科學(學術版) 2021年7期2021-08-10
- 創(chuàng)八個“中國第一”的天文學家高魯
8個第一:中央觀象臺創(chuàng)始人、首任臺長;中國天文學會發(fā)起人,首任會長;提議建造中國紫金山天文臺的第一人;中國第一臺中文打字機發(fā)明人;編制以立春為歲首的《立春歷書》第一人;測定北京經緯度第一人;將天象儀介紹到中國的第一人;把愛因斯坦相對論翻譯成中文的第一人。追隨孫中山,反對帝制1905年,高魯在福建馬尾船政學堂畢業(yè)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入讀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1909年獲工科博士學位。這一年,孫中山赴法國巴黎組織同盟會分支機構,正在比利時留學的高魯?shù)弥螅l(fā)動比利時
百姓生活 2021年5期2021-07-08
- 利用SPAMS對北京南郊地區(qū)細顆粒物的化學組分研究及來源解析
測中心(北京市觀象臺),北京100176;2.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北京100081;3.廣州禾信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廣州 510530)0 引言近年來,各項節(jié)能減排措施陸續(xù)實施,北京市環(huán)保局發(fā)布的環(huán)境狀況公報顯示:2016年空氣質量達標(優(yōu)和良)天數(shù)為198 d,達標天數(shù)比2015年增加12 d;2017年空氣質量達標天數(shù)為226 d,達標天數(shù)比2016年增加55 d;2018年全市優(yōu)良天數(shù)為227 d,同比減少9 d。由此表明北京地區(qū)空氣質量得到明顯改
氣象水文海洋儀器 2021年2期2021-06-30
- 輻射傳輸模式對地基微波輻射計觀測亮溫的模擬能力分析
試驗基地(簡稱觀象臺站)和華北香河全大氣層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簡稱香河站)布設的同類型的地基微波輻射計的觀測亮溫數(shù)據(jù),采用多個輻射傳輸模式進行模擬交叉驗證,不僅比較不同輻射傳輸模式模擬結果的差異,同時還根據(jù)差異程度分析不同模式的模擬能力以及觀測亮溫的質量。2 觀測數(shù)據(jù)和輻射傳輸模式自2018年1月,國家重點研發(fā)項目“超大城市垂直綜合氣象觀測技術研究及試驗”分別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華北香河全大氣層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香河站)和北京國家綜合氣象觀測試驗
大氣科學 2021年3期2021-06-01
- 陶寺觀象臺與良渚文化祭壇
世界九大神秘古觀象臺,排名第一的是秘魯馬丘比丘古城天文臺,第二名即是中國的河南登封告成觀星臺。就時間而言,告成觀星臺建于元代,為郭守敬所建。元代之前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文獻記載頗多,然而歲月滄桑,保留下來的早期觀象臺遺址卻少之又少。洛陽靈臺遺址僅存一個巨大的夯土臺基,但這已是目前所存的罕見的早期觀象臺了,代表著張衡在這里創(chuàng)造的天文學成就。在歷史的塵埃中,考古學為我們揭示了新的材料,重新了解中國早期甚至史前的觀象臺成為可能,陶寺觀象臺與良渚文化祭壇就是典型
大眾考古 2020年2期2020-12-21
- 跟隨風云的腳步 揭開氣象神秘的面紗
氣象探測中心(觀象臺)迎來數(shù)千名群眾和中小學生,學習了解氣象知識,感受氣象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2019年的世界氣象日主題旨在凸顯太陽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呼吁關注氣候變化、合理利用氣候資源等,傳遞促進政府和社會公眾深刻認識和理解自然規(guī)律、科學防范極端天氣氣候風險、積極適應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和理念。在氣象科普館,講解員帶領市民朋友了解觀象臺的歷史,以及氣象觀測系統(tǒng)、人工影響天氣、氣象數(shù)據(jù)等展區(qū)內容。其中,百葉箱、氣象主播體驗、天氣符號翻盤等充滿互動感
中國科技教育 2020年7期2020-09-27
- 探尋世界最早的古觀象臺
何而來嗎?陶寺觀象臺就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2002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在山西省襄汾縣陶寺鎮(zhèn)的陶寺遺址進行鉆探工作。以前鉆探不知道地下是什么東西也能猜出個大概,可這次,古墓、城堡、城墻都被考古隊排除了,還是猜不出究竟是什么。挖開土層看見的,一會是夯土層,一會是亂土,沒有任何頭緒。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天公作美,下了一夜的小雨,陶寺遺址的土質、土色清晰可辨,這可讓考古隊員們興奮起來。大家迅速動手,刮掉多余的亂土,竟然露出了13根夯土
科學之友 2020年5期2020-05-19
- 專業(yè)圖書館之青島觀象圖書館述略(1930-1949)
書館”和“青島觀象臺圖書館”兩種稱謂。1931年的青島市政府公報中刊有“青島市觀象臺圖書館簡則”,其中第一條明確規(guī)定:“本圖書館定名為觀象圖書館,直隸于青島市觀象臺?!盵1]這是見諸于官方文件中的名稱;1934年的《青島市觀象臺十周年紀念冊》中,宋春舫撰寫“青島觀象圖書館概況”一文,稱其為“青島觀象圖書館”,作為首任圖書館主任(相當于館長職務)的宋春舫,對于稱謂應該不會出現(xiàn)錯誤。鑒于以上兩點,筆者認為“青島觀象圖書館”這一稱謂是準確的,本文即采用此。青島觀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19年5期2019-11-01
- “北京時間”之母:92歲依舊仰望星空
于上海的徐家匯觀象臺,成為這里的第一位女性工作人員。當時徐家匯觀象臺是全國唯一的時間服務臺,使用的時間是以地球自轉運動為基準,靠觀測恒星的位置來確定。當一個已知星體到達子午線時,它在赤道上的經度就是當?shù)貢r間。觀象臺負責晴夜觀星,把星體經過子午線的時刻和鐘表的時間進行比較,以此來校正鐘表時間。由于晴夜不是每天都有,天文臺往往是根據(jù)之前的天文觀測結果,確定初步的天文鐘走向,然后從電臺發(fā)播時間信號,給出近似的標準時間;再通過3個月的天文觀測,計算中間一個月天文鐘
戀愛婚姻家庭 2019年30期2019-10-24
- 我國氣候觀象臺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思考
凱 宋樹禮氣候觀象臺作為綜合觀測站,具有對氣候多圈層及其相互作用開展長期、連續(xù)、立體和綜合觀測的作用。2018年中國氣象局正式將氣候觀象臺作為區(qū)別于基準氣候站等站類的一個獨立站類命名,并將氣候觀象臺定性為國家級地面綜合觀測站。氣候是人類生存環(huán)境中最活躍的組成要素之一,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同時也是最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氣候變化將導致人類生存條件的變化,影響社會經濟和公眾生活的各個方面。氣象探測對于氣象科學與氣象業(yè)務的發(fā)展起到了先導作用,每一次探測技術的革命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年4期2019-10-15
- 我國近代氣象檔案的由來
海徐家匯建立了觀象臺,其觀測業(yè)務、科研領域廣泛,涉及天文、氣象、地磁、地震、大氣物理等科學,成為遠東和國際著名的綜合性觀象臺。同時,上海徐家匯觀象臺也是近代西方教會組織及外國殖民者在華進行氣象科學交流和氣象情報活動的中心。徐家匯觀象臺的氣象觀測自1872年建臺以來從未中斷,一直延續(xù)到建國后,是我國近代氣象觀測連續(xù)記錄最長、保存較完整的珍貴檔案資源。除了北京地磁觀象臺、上海徐家匯觀象臺外,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40年代,外國傳教組織在我國設立
檔案天地 2019年4期2019-04-29
- 深圳國家氣候觀象臺躋身國家隊助力城市藍天碧水工程建設
4個國家級氣候觀象臺,深圳市氣象局申報創(chuàng)建的深圳國家氣候觀象臺成為珠三角唯一入選臺站。一直以來,深圳市氣象局高度重視國家氣候觀象臺建設,服務城市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將通過此次入選國家級氣候觀象臺的契機,力爭在短期內將深圳國家氣候觀象臺打造成對珠三角經濟圈氣候系統(tǒng)多圈層及其相互作用進行長期、連續(xù)、立體觀測的綜合氣象觀測站,并依托該平臺匯聚資源,組織開展相關領域科學研究、加強開放合作和人才培養(yǎng),更好地為深圳市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提供氣象支撐。圍繞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年3期2019-03-14
- “北京時間”之母:92歲依舊仰望星空
于上海的徐家匯觀象臺,成為這里的第一位女性工作人員。當時徐家匯觀象臺是全國唯一的時間服務臺,使用的時間是以地球自轉運動為基準,靠觀測恒星的位置來確定。當一個已知星體到達子午線時,它在赤道上的經度就是當?shù)貢r間。觀象臺負責晴夜觀星,把星體經過子午線的時刻和鐘表的時間進行比較,以此來校正鐘表時間。由于晴夜不是每天都有,天文臺往往是根據(jù)之前的天文觀測結果,確定初步的天文鐘走向,然后從電臺發(fā)播時間信號,給出近似的標準時間;再通過3個月的天文觀測,計算中間一個月天文鐘
戀愛婚姻家庭·養(yǎng)生版 2019年10期2019-02-25
- 觀
ry, or 觀象臺 (gu`nxi3ngt1i). In Beijings Dongcheng district, the imperial observatory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now a museum. Monitoring the motion of stars and planets is called 觀測 (gu`nc-, observe and survey, measure), whi
漢語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18年1期2018-10-25
- 2003—2015年北京市觀象臺酸雨特征及長期趨勢分析
泛關注。北京市觀象臺是北京市的指標站,代表著北京市的氣象狀況,經緯度分別為 116.28°E、39.48°N, 海拔高度為31.3 m,位于北京市東南部的大興區(qū),距市中心12.8 km,占地面積4.2 hm2,綠化面積達90% 以上,2 km范圍內建筑較少。北京市觀象臺于2003年開始對降水pH值和電導率進行長期觀測,自2003年至今已積累了大量酸雨觀測數(shù)據(jù),文章利用北京市觀象臺2003—2015年的酸雨觀測數(shù)據(jù),應用統(tǒng)計方法,分析北京市觀象臺酸雨的變化特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8年4期2018-10-22
- 蔣丙然與青島觀象臺中國現(xiàn)代科學精神的復興
色的源頭是青島觀象臺,尤其與曾任青島觀象臺臺長的氣象學家蔣丙然密不可分。青島觀象臺位于觀象山巔,1898年德國創(chuàng)建,是中國主權下第一家觀象臺,在近代中國氣象、海洋科學發(fā)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與上海徐家匯觀象臺、香港觀象臺并稱“遠東三大觀象臺”。青島觀象臺是中國現(xiàn)代天文事業(yè)的發(fā)祥地。1914年日軍占領青島,更名為“測候山”。1924年青島回歸后,以蔣丙然為首的接收組,代表中國北洋政府從日本人手中接管了青島觀象臺,將此山定名為“觀象山”。蔣丙然,字右滄,福
旅游世界 2018年6期2018-07-12
- 在百年氣象臺感受高科技服務
的前身是徐家匯觀象臺,成立于1872年,是一座集氣象、天文、地磁等于一體的觀象臺。同學們依次參觀了臺風氣象碼,全球氣溫變化的走道,外灘氣象信號塔,各種古老的溫度計、濕度計等。同時作為擁有百年歷史的觀象臺,它必然經歷了近代以來那段不平凡的歲月,在講解員生動的講述下,同學們聆聽了自近代以來觀象臺的歷史變遷,自古代到現(xiàn)代上海的氣象記錄,抗戰(zhàn)中徐匯氣象臺扮演的角色等。零距離體驗氣象播報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講解員又讓同學們體驗了一把航海船舶航行的感覺,學生代表站在
學生導報·中職周刊 2018年17期2018-05-14
- 張作霖遭遇“陰陽歷書”
迷信內容。中央觀象臺首任臺長高魯編制新歷時,便將這些東西一概廢除??蛇@遭遇了一些大人物的反對,反彈最大的便是張作霖。刀頭舔血的經歷,使張大帥深為迷信。1927年春天,步履維艱的高魯投奔了南京國民政府,而此時北京政府的實際掌權人已是張作霖。他通過大元帥府發(fā)布命令,要求歷書重新印上所謂的神煞、宜忌等內容。由于軍閥混戰(zhàn),中央觀象臺拖欠員工薪酬已有數(shù)年,而大元帥府放出了誘餌:如果編制此種歷書,今后將按時發(fā)放薪酬。就這樣,中央觀象臺將此事答應了下來。但這件事畢竟不光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10期2017-11-02
- 談山西省觀象臺太原氣象綜合探測基地二期選址
4)?談山西省觀象臺太原氣象綜合探測基地二期選址李 立 棟(太原理工大學建筑與土木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4)結合山西省觀象臺的觀測任務及項目建設意義,從區(qū)位選擇、交通條件、經營環(huán)境、基礎設施、資金投入等方面,分析了山西省觀象臺太原綜合探測基地的選址方案,并探討了其規(guī)劃建設要求,以供參考。觀象臺,綜合探測基地,選址方案,城鄉(xiāng)規(guī)劃1 山西省觀象臺情況介紹1.1 山西省觀象臺觀測任務山西省觀象臺為山西省氣象局下屬事業(yè)單位。按照《地面氣象觀測規(guī)范》完成國家氣
山西建筑 2016年30期2016-12-16
- 青島觀象臺的歷史沿革與貢獻研究(1898—1949年)
044)?青島觀象臺的歷史沿革與貢獻研究(1898—1949年)沈冰冰 張靜 顏惠玲 張敏(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 210044)青島觀象臺(以下簡稱“青臺”)自建臺以來,雖幾經易手、歷經滄桑,但它是觀測資料保存最完整、最系統(tǒng)的臺站,也是最早收歸國人管理的臺站。它是天文、海洋和氣象等事業(yè)的發(fā)源地,也是中國氣象學會的誕生地,對我國天文、氣象、海洋和地球物理等研究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根據(jù)青臺歸屬國的變更將其歷史進程分為六個時期,分別是德國占據(jù)時期、日本第一次占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年4期2016-10-10
- 民國時期中國氣象學會成立考述
2200年中央觀象臺[摘要]中國氣象學會是民國時期由中國氣象工作者發(fā)起成立的一個全國性氣象組織,以“謀氣象學術之進步與測候事業(yè)之發(fā)展”為宗旨。以1913年5月中央觀象臺臺長高魯未獲邀請而自費參與由日本中央氣象臺舉辦的東亞氣象會議為起點,在中央觀象臺氣象科成立基礎上,經過中國氣象同仁11年籌備,中國氣象學會于1924年10月10日在山東青島膠澳商埠觀象臺召開成立會。自此,我國氣象同仁緊密聯(lián)合,共同開創(chuàng)獨立自主氣象科學研究和氣象事業(yè)建設。[關鍵詞]東亞氣象會議
檔案與建設 2016年4期2016-05-31
- 論東沙觀象臺的建設與運行
民國肇始,東沙觀象臺①觀象臺又稱測候臺,即氣象臺。20世紀初至20年代,隨著航海技術的進步以及中國對外航運業(yè)的發(fā)展,沿海航行安全設施的建設要求也越來越高,有用以引導船舶航行或指示危險區(qū)的燈塔、通訊便捷的無線電報(臺)或報警臺、收集氣象情報和天氣播報的觀象臺。而觀象臺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集無線電通訊、天氣播報等為一體。的建設被提到議事日程,北京政府初與港英當局聯(lián)合勘測東沙島,之后全國海岸巡防處(隸屬于北京政府海軍部)單獨招標建設東沙觀象臺,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觀
軍事歷史研究 2015年6期2015-10-17
- 清白
子就是民國中央觀象臺首任臺長、著名天文學家高魯。袁世凱稱帝后,給了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令中央觀象臺趕印來年有“洪憲”年號的歷書,并要求在歷書卷首印上“洪憲帝像”。高魯卻頂住壓力,一再堅持卷首不印“洪憲帝像”。歷書印出來后,他又以各種借口遲遲不發(fā)。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此時,這批歷書仍躺在倉庫里,不久,即被全部燒毀。高魯不但是我國現(xiàn)代天文事業(yè)的奠基人,還先后擔任高級官職30余年。他一生清廉,除了癡迷天文,再無其他愛好,就連家中的陳設、書房
公務員文萃 2015年9期2015-09-29
- 高魯創(chuàng)下中國天文史上八個第一
八個第一:中央觀象臺創(chuàng)始人,首任臺長;中國天文學會發(fā)起人,首任會長;提議建造中國紫金山天文臺的第一人;中國第一臺天璇式中文打字機發(fā)明人;編制以立春為歲首的《立春歷書》第一人;測定北京經緯度第一人;將天象儀介紹到中國的第一人;把愛因斯坦相對論翻譯成中文的第一人。欽天監(jiān)變身觀象臺1915年冬,袁世凱稱帝后,令教育部中央觀象臺趕印來年有洪憲年號的歷書。時任中央觀象臺臺長高魯拋出了這樣一個拒絕的理由:民國五年歷書已印,并已分發(fā)各省,只有一個月時間,印這么多歷本,應
福建人 2015年11期2015-09-27
- 清白
子就是民國中央觀象臺首任臺長、著名天文學家高魯。袁世凱稱帝后,給了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令中央觀象臺趕印來年有“洪憲”年號的歷書,并要求在歷書卷首印上“洪憲帝像”。高魯卻頂住壓力,一再堅持卷首不印“洪憲帝像”。歷書印出來后,他又以各種借口遲遲不發(fā)。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此時,這批歷書仍躺在倉庫里,不久,即被全部燒毀。高魯不但是我國現(xiàn)代天文事業(yè)的奠基人,還先后擔任高級官職30余年。他一生清廉,除了癡迷天文,再無其他愛好,就連家中的陳設、書房
讀者 2014年8期2014-05-14
- 清白
子就是民國中央觀象臺首任臺長、著名天文學家高魯。袁世凱稱帝后,給了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令中央觀象臺趕印來年有洪憲年號的歷書,并要求在歷書卷首印上“洪憲帝像”。高魯卻頂住壓力,一再堅持卷首不印“洪憲帝像”。歷書印出來后,他又以各種借口遲遲不發(fā)。是年3月,袁氏被迫取消帝制,此時,這批歷書仍躺在倉庫里,不久,即被全部燒毀。晚年他貧困潦倒,靠典當度日,去世后竟連一口棺材都買不起。人們在整理他的遺物時,在他的案幾上發(fā)現(xiàn)了一塊方形印章,上面刻著兩個字:清白。 (
視野 2014年4期2014-02-13
- 盾構穿越保護建筑數(shù)值模擬預測與監(jiān)控量測
線下穿越徐家匯觀象臺工程,建立3維數(shù)值模型.通過檢測得到徐家匯觀象臺房屋底層至3層砌筑磚強度等級評定為MU10;底層砌筑砂漿強度推定為6.4 MPa,2層砌筑砂漿強度推定為4.6 MPa,3層砌筑砂漿強度推定為3.9 MPa.結合《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03—2001),得到對應的每層砌體結構的彈性模量分別為:第1層砌體2.57GPa,第2層砌體2.04GPa,第3層砌體1.96GPa.盾構外徑6.34m,襯砌外徑為6.20 m,管片結構采用35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年10期2011-12-03
- 張端禮:義務普法為百姓
百姓在陽泉城區(qū)觀象臺社區(qū),有一位20多年堅持義務普法的老人。自1990年退休后,張端禮就在社區(qū)辦起了普法宣傳欄,居民家里或鄰里之間發(fā)生糾紛,大家就找他“評理”。張端禮是陽泉郊區(qū)司法局原副局長,1990年退休后,便把自己的普法陣地從陽泉郊區(qū)各鄉(xiāng)鎮(zhèn)轉移到了所居住的陽泉城區(qū)觀象臺社區(qū)。為了讓居民都能知法、懂法、守法,他講課時,不僅講法律知識,還講生動的案例,因此吸引了一大批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居民。另外,他還在社區(qū)辦起普法宣傳欄,時間久了,外來務工人員也成了宣傳
支部建設 2011年7期2011-08-15
- 美國對太陽觀測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1 國家太陽觀象臺(NSO)1.1.1 Kitt Peak 及McMath-Pierce太陽望遠鏡1947年,美國國家氣象臺高空大氣研究中心(HAO)接到空軍的合同,要在新墨西哥薩克拉曼多山頂上建立一個太陽觀測站。2年后,一個科學家小組與哈佛大學合作,開始用日冕觀測儀觀測太陽。在科內爾大學的支持下,無線電設備組也開始收集50到200 MHz的數(shù)據(jù)。6年后,一套太陽觀測附加設備在亞利桑那州的凱特山頂建成。這就是目前為止世界上光學望遠鏡中無障礙孔徑最大的Mc
科技傳播 2011年6期2011-04-13
- 蘭州觀象臺存放臺陣汶川MS8.0強震動記錄與分析①
五”期間在蘭州觀象臺內布設了10臺數(shù)字強震動儀組成存放臺陣。在汶川特大地震中該存放臺陣10個臺站全部獲得了這次地震事件的3分向數(shù)字化強震動記錄。本文依據(jù)這些實際觀測資料研究以該場地為代表的黃土場地在地震發(fā)生后的自由場地面運動加速度過程及其特征,探討在震源、場地和震中距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小范圍場地上加速度峰值及傅立葉幅值譜的差異,為工程建設的抗震設計提供參考。1 蘭州觀象臺存放臺陣觀測系統(tǒng)蘭州觀象臺存放臺陣屬于“中國數(shù)字強震動臺網”單位工程之一,于2007年
地震工程學報 2011年2期2011-01-25
- 近代科學地域擴張背景下的國際經度聯(lián)測——以中國境內的測量為中心
并主持的徐家匯觀象臺(以下簡稱“徐臺”)和中國于1924年收復主權并主持的青島觀象臺(以下簡稱“青臺”)。對這一事件,沈祖耀曾有《1926年上海徐家匯經度測定試驗》一文發(fā)表于1983年的《中國科技史料》[1],對徐臺在1926年國際經度聯(lián)測中所作的工作,尤其是聯(lián)測中所涉及的技術性細節(jié)進行了研究。除沈文外,有關國際經度聯(lián)測并無更為系統(tǒng)的歷史考察。筆者有機會查閱到兩次聯(lián)測期間留下的大量第一手文獻,尤其是徐家匯觀象臺的書信、科學報告等檔案文獻。在對這些文獻的研究
自然科學史研究 2011年4期2011-01-25
- 世界最早的天文觀象臺
——陶寺觀象臺及其可能的觀測年代
世界最早的天文觀象臺 ——陶寺觀象臺及其可能的觀測年代李 勇(中國科學院 國家天文臺,北京 100012)2005年在山西襄汾陶寺鎮(zhèn)發(fā)現(xiàn)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觀象臺遺址——陶寺觀象臺,它呈扇形結構,主要由 1個觀測點和東側的 12條觀測縫組成。為考察其作為古觀象臺的必要條件,借鑒現(xiàn)代實測方式,采用計算機系統(tǒng)對其在BC 3000—BC 1000年間作日切山頂?shù)哪M觀測,結論是該觀象臺可能的觀測年代應早于BC 1500年,且最佳觀測年份為BC 1956年,12條縫
自然科學史研究 2010年3期2010-10-27
- 古觀象臺,730年的守望
吳若峰北京古觀象臺——一座典型明代磚結構城堡建筑被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都市樓群層層包圍,建國門立交橋上下車流不間斷地穿行著,這塊元大都城角的寧靜空間早已遠去,以至于每當我從地鐵建國門站西南口出來路過這座灰體的古老建筑時,似乎并沒有感到它的存在,被我無數(shù)次的擦身而過。我曾經無數(shù)次從辦公室朝西的大窗向外張望,目光無數(shù)次無意識間落在不遠處的古觀象臺上,也曾經多次拿起相機,在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地拍攝過這座無聲的建筑。拍攝并不費力,影像很容易獲,這樣反復拍它,好像只是試圖在
旅游 2009年3期2009-03-16
- 停泊瓦倫西亞
物館旁邊的天文觀象臺,一個藝術富和一個下方用于停車的步行道。整個建筑群好像一個巨大的裝置藝術品在這座古老的城市中閃爍著現(xiàn)代藝術的靈感。天文觀象臺和科學博物館靜靜浸在鏡面般的水中,每個角度都反映出不同的美感。西班牙的服飾藝術曾經影響著歐洲世界的每一寸土地,天才般的西班牙人在那個時代,為世界制定著服飾地圖。時至今日,西班牙的時尚文化雖然已沒有當年的不可一世,但我們看到了的勃勃生機,那些明媚而火辣的色彩,燃燒著每一位來自異國他鄉(xiāng)的時尚愛好者。乘著時尚的諾亞方舟游
流行色 2009年12期200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