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顒
徐崇溫的《保衛(wèi)唯物辯證法》(人民出版社版)是一本很好的論戰(zhàn)性著作?,F代資產階級哲學家和修正主義者攻擊、歪曲和偽造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擊。論戰(zhàn)的焦點在四個方面:1、關于唯物辯證法的思想淵源——馬克思辯證法同黑格爾辯證法的區(qū)別和聯系;2、關于唯物辯證法的性質——辯證法與唯物主義的結合;3、關于唯物辯證法的核心——矛盾問題;4、關于唯物辯證法在社會主義社會的表現——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就第一方面言,資產階級哲學家和修正主義者提出種種論調,把馬克思的辯證法和黑格爾的辯證法混為一談,作者在這里一一作了駁斥。同時,資產階級哲學家和修正主義者又把馬克思辯證法和黑格爾辯證法絕對地割裂開來,作者對此也作了駁斥。作者還駁斥了那種把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批判說成是費爾巴哈式的,以及低毀馬克思改造黑格爾辯證法的謬論。就第二方面言,資產階級哲學家和修正主義者把馬克思的辯證法說成是排斥自然辯證法的,并對恩格斯進行誣蔑,作者對此作了充分的駁斥。就第三方面言,作者圍繞矛盾問題,批駁了包括所謂“真正的對立”和“矛盾的多元的決定”等種種謬論。就第四方面言,資產階級哲學家和修正主義者鼓吹階級對抗永恒論、對立統一規(guī)律過時論、社會主義社會沒有基本矛盾論、矛盾雙方傾向一致論、矛盾融合論等等,作者都進行了批駁,并且也闡明了自己對于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的見解。
龐樸的《公孫龍子研究》(中華版)分注譯、考辨、批判、探源四篇,附錄有事略、評說、著錄、注釋、索引等五種。注譯篇是《公孫龍子》六篇的注解和語譯。考辨篇論證《公孫龍子》本來只有六篇,既無贗品,也無殘缺,否定了《漢書·藝文志》的十四篇之說。批判篇指出公孫龍思想是先秦名家思想演變中的一環(huán),它不能容忍思維的矛盾性,不能容忍邏輯的辯證性;企圖用一個空洞的、僵死的“彼即彼”來代替生動的思維,用形而上學化的形式邏輯來代替辯證邏輯。但公孫龍的這個謬誤,在人類認識發(fā)展史上是難免要發(fā)生的一種幼稚病。它甚至徹底否定人的正常思維能力而達到神秘主義。公孫龍創(chuàng)立的詭辯學派,雖然起了否定傳統、懷疑成見的作用,但在新興的地主階級發(fā)展起來以后卻不能不被絀了。探源篇論述了公孫龍思想與其上下左右的其他思想的聯系。附錄主要是資料的匯集,可供參考這的確是一本力作。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1978年的一篇專稿,譯名為《美國經濟入門》的小冊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版),是了解美國經濟的簡潔而不那么庸俗化的敲門磚。它告訴你經濟周期是什么,高消費是什么,企業(yè)在美國經濟中起什么作用,政府影響怎么樣,以及自己怎樣進行預測,等等。
詹姆斯·托賓的《十年來的新經濟學》在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所謂新經濟學,就是指第二次大戰(zhàn)以后發(fā)展起來的美國凱恩斯主義。這是為美國凱恩斯主義辯護的書。
長期大量的財政赤字,引起了急劇的通貨膨脹。在危機期間,形成了“滯脹”局面。在通貨膨脹影響下,美國國際收支連年逆差,黃金外流,美元危機日趨嚴重,導致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制度的崩潰。這就是本書的背景。
本書第一部分評論六十年代“新經濟學”的功過。它敘述了“新經濟學”在華盛頓取得的勝利。第二部分反駁了來自左方和右方的攻擊。第三部分是作為凱恩斯主義者對美國資產階級政府所抱的期望。
和銘及梁玉年等編著的《美國企業(yè)管理》(三聯版)首先介紹了當代各管理理論學派,然后指出美國企業(yè)管理有十個特點,如管理人員的專業(yè)化和經營的現代化,在高度集權的前提下實行廣泛分權,在廣泛分權的基礎上注意協調,在三化基礎上大公司的專業(yè)化與中小企業(yè)的專業(yè)化相結合,等等。本書還介紹了各種管理的制度與方法,提供了企業(yè)管理的一些實例。
《管子·輕重篇》十六篇是我國古代財政經濟理論的一個結集。馬非百對此作了研究,撰《管子輕重篇新詮》,在中華書局出版。羅根澤曾認為這些篇是漢武、昭時期理財家所作,馬非百則認為是西漢末王莽時代的產物。馬非百指出,輕重篇肯定歷史是向前發(fā)展的,不能因循守舊,更不能主觀地預致“王數”;輕重篇認為要把經濟搞好,特別是要做到“鈞齊貧富,裁有余以補不足”,才能推行法治;輕重篇主張封建國家對贏利最大的工商業(yè)實行管制或壟斷,運用谷物、貨幣和萬物之間的輕重對比關系,但它對待富商高利貸者卻是妥協的?!缎略彙穼舻鹊摹豆茏蛹!返男a屢蔡岢隽俗约旱纳倘兑庖?。
在四十年代以對蘇遏制聞名的喬治·凱南,在七十年代卻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綏靖派。他這個政策的總構想在《當前美國對外政策的現實——危險的陰云》(商務印書館版)中加以闡述。他認為,美國自己的問題不少,而蘇聯未必敢冒大戰(zhàn)的風險,所以美國應當把有限的力量用在保衛(wèi)西歐、日本和以色列,應當對蘇聯“緩和”,以驅散“危險的陰云”。作者說,“一個是阿富汗,目前這個國家的形勢并不足以招引或有理由促使俄國采取擴張主義行動”。但現在的事實已經駁倒了這一點。作者的其他論點又如何呢?這是值得我們分析的。介紹這本書,是要我們的讀者來看看綏靖主義的理由。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清史論文選集》第一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版),選自解放后的一些研究刊物和各大學學報,共論文十九篇。其中關于入關以前的滿洲族的研究有九篇,清初對明朝繼續(xù)反抗的斗爭有二篇,康熙時期的四篇。
《近代史研究》兩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版),共收文二十九篇。其中有劉大年的《范文瀾同志的科學成就》、黎澍的《關于五四運動的幾個問題》、丁守和陳文桂的《實事求是和歷史科學》、彭德懷的《往事回憶》、蔣杰的《百團大戰(zhàn)問題的探討》、楊天石王學莊的《同盟會的分裂與光復會的重建》、張振
美籍華裔歷史學家薛君度的《黃興與中國革命》已經被譯印出來(湖南人民出版社版)。黃興,在辛亥革命時期是和孫中山齊名的,號稱孫黃。這本書的敘述,比較樸實。但分析則不夠。
聶寶璋的《中國買辦資產階級的發(fā)生》是經濟研究所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叢刊的一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版)。它說明中國買辦資產階級是在十九世紀后半期形成的。它說,“代表外來侵略勢力的買辦商人以商業(yè)高利貸資本為手段層層控制中間商人,使大批中間商人被迫不得不參與外商貿易,從而變成了為外商貿易的工具。因此,隨著買辦商業(yè)高利貸剝削網的展開,買辦隊伍得到進一步的補充和壯大,買辦資產階級勢力也必然會由通商口岸向邊遠內地城鎮(zhèn)縱深發(fā)展?!环矫嫒藗児倘豢梢钥吹剑诰揞~對外商品貿易的急驟發(fā)展中,有不少外商洋行及買辦商人深受其惠,買辦財富得到迅速積累,買辦富商越來越多。……另一方面,人們同樣可以看到在日益半殖民地化的通商口岸不斷出現經濟危機及大批華商破產的嚴峻事實?!?/p>
甘米奇的《憲章運動史》是一本好書,它記敘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英國工人階級及其他勞動群眾為爭取實現“人民憲章”而進行的英勇斗爭。由于憲章運動內部的兩派分歧,工人貴族的阻撓和破壞,同時也由于1848年以后英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經濟繁榮時期,加上歐洲大陸各國革命相繼失敗的影響,在五十年代初,憲章運動由盛而衰,最后歸于失敗了。但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廣泛的、真正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列寧)。
甘米奇在1838—1853年間參加了憲章運動,并擔任過“全國憲章協會”執(zhí)委。他的描繪很生動,但對運動內部矛盾的階級根源缺乏分析,對運動各派間的斗爭的描述不夠客觀,尤其對奧康納的評價是偏激的。
端木蕻良的《曹雪芹》上卷已在北京出版社出版。這是章回體小說二十八章。開首一章,就是康熙晏駕。讀來有個印象:大體上好象有個《紅樓夢》的影子,但仔細一看,卻畢竟是七十年代了,畢竟和《紅樓夢》有個距離。
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已重印(文學出版社版)。這部小說,在《巴黎雜志》上被刪節(jié)發(fā)表時,就被拿破侖第三的官吏以“敗壞道德、誹謗宗教”的罪名控告。小說女主人公包法利夫人是一個農村姑娘,在修道院里受貴族教育,一心向往貴族生活,嫁給一個鄉(xiāng)村醫(yī)生。她兩次和人偷情,最后被債務逼得她服毒自殺了。福樓拜對她的解剖是冷酷無情的,我們看到一個婦女沒有足夠的力量擺脫封建之網,而資本主義又象膠一樣把她粘住了。作者的傾向性就是這樣自然流露的。
老翻譯家伍光建的《翻譯遺稿》在文學出版社出版。伍光建的譯品很多,其中有些從未發(fā)表過。現在出版這本《遺稿》,可以說有紀念他和向他學習的意義。此書收德昆西、蓋斯凱爾夫人等十位作家的十九篇作品。
楊周翰編選的《莎士比亞評論匯編》上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版),包括從莎翁同時代人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評論(上冊到托爾斯泰為止)。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時代、不同階級、不同流派的對同一對象的評論,而且可以從比較中啟發(fā)我們,對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評論大有好處。
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楊藹琪的《談印象派繪畫》,給我們介紹了這個畫派和它的一些主要畫家及作品。印象派是十九世紀后半葉出現在西歐的一個畫派,它忽視藝術的內容而著重藝術的形式,尤其是在色彩方面。最初它是作為傳統美術的反對者而登臺的;它對光和色的表現的研究也值得我們借鑒。總之,我們應當對這個畫派進行具體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