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 搖
在一位理論工作者的書室里掛著一條橫幅:“讀馬列書所為何事”。這條橫幅很好。特別是對于一些領導干部,能夠經常想著這個問題,的確是非常必要的。
據《宋史·文天祥傳》載,文天祥抗元被俘后,寧死不降,英勇就義。他死后,人們發(fā)現他寫了這樣的話:“讀圣賢書所為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蹦俏焕碚摴ぷ髡邥依锏臋M幅,顯然是從文天祥這話脫胎而來的。我們處在同文天祥完全不同的時代里,我們讀的馬列書是客觀規(guī)律的科學總結,它所揭示的真理是舊社會的“圣賢”們無法理解和接受的。我們?yōu)榱撕葱l(wèi)和實現馬列主義的真理,為了謀求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應當不惜任何犧牲和代價?!白x馬列書所為何事”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每時每刻都在考驗著我們。
不少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千千萬萬的先烈們,都用出色的答案,回答了這個問題。在新的一代中,如張志新同志,也是一個光輝的典范。他們都是“庶幾無愧”的。
但是我們也有那么一些干部,掛著馬列主義的牌子,居功自傲,大搞特殊化。老百姓還是那么困難,現代化還是一個長期奮斗的目標,他們卻不顧這一切,自己先就“現代化”起來了。他們不僅為自己打算,還要為自己的子孫營造安樂窩。還有一些干部,千方百計為上級的所謂“利益”打算,不惜在他的上級和群眾之間造成一堵墻,有意無意地趨奉上級。又有一些干部,弄虛作假,欺上壓下,或者顛倒黑白,為虎作倀。至于見風使舵,或者明知不對也不吭聲的,更是不在少數。如此等等,難以盡述。我們不禁要問:讀馬列書所為何事?
在恢復和發(fā)揚黨的光榮傳統(tǒng)的過程中,這個問題不是值得深思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