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林
《劉少奇選集》上卷,多處談到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必要性。其中在《答宋亮同志》這封信里,特別提倡“埋頭讀書研究”。
劉少奇同志說:“黨員埋頭讀書研究,這一事實并不表現(xiàn)為‘學院派,而是每一個黨員從事馬列主義研究時所必需如此做的。任何比較有馬列主義修養(yǎng)的人,都必須經過這樣埋頭讀書與研究的階段?!?/p>
他寫這封信的時候,是一九四一年。在此以前,我們黨由于理論準備不足,吃過大虧。最嚴重的一次是十年內戰(zhàn)時期,王明把他們那一套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路線強加給全黨,幾乎斷送了中國革命。王明那套左傾的東西之所以能夠占據統(tǒng)治地位,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黨一成立就投入迅速發(fā)展的革命斗爭,而黨內當時占上風的意見是注重實踐,輕視理論,這就造成全黨缺乏理論準備的狀況。雖然一九三五年遵義會議已經糾正了左傾錯誤,但是全黨缺乏理論的弱點還沒有解決。要引導革命達到勝利,必須切實提高全黨的理論水平。在這個時候,劉少奇同志在《答宋亮同志》的信中提出讀書的問題。
“任何比較有馬列主義修養(yǎng)的人,都必須經過這樣埋頭讀書與研究的階段?!边@個論斷,不單單是針對當時的一種錯誤傾向,而且是有普遍意義的真理。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但是工人運動不會自發(fā)產生馬克思主義,而只能由外面灌輸到工人當中去。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反映客觀規(guī)律的科學理論體系。它當然是產生于實踐當中,而不是誰的頭腦里固有的。但是一種理論的出現(xiàn),不但離不開大量的思想資料,而且必須經過非常艱苦的腦力勞動。只有立足于人類已經達到的智慧高峰,才能創(chuàng)建出這樣的理論體系。而在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分工的條件下,這樣的工作只能由決心和工人階級同命運的先進的知識分子來擔當。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這樣的知識分子,他們投身于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中,批判地總結了人類進步思想的成果,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誰要想掌握這門科學,必須經過認真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的階段。即便是文化水平很高的人,也沒有必要(同時也不大可能)離開馬克思主義現(xiàn)成的著作去尋求馬克思已經發(fā)現(xiàn)了的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所謂“埋頭”讀書和研究,就是要鉆進去,認真學習和思考,領會它的精神實質,真正使它成為自己的思想,不要浮光掠影,淺嘗輒止。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有嚴密的體系,有精確的概念,有周密的論證。不經過認真鉆研,是掌握不了這門科學的。當然,“埋頭讀書研究”只是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必經階段,并不是最后目的。學習理論的目的全在于應用,也只有在實際應用當中才能檢驗所學到的知識,并且使它不斷豐富和發(fā)展。而且,提倡埋頭讀書研究,并不是要人去當書呆子。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馬克思主義也要求我們用這種態(tài)度對待它的書本,不能搞本本主義。但是不管怎樣,不經過認真讀書研究的階段,是不可能掌握馬克思主義的。
當年劉少奇同志提出的這個問題,在延安整風運動中得到完滿的解決。在整風運動中,大家認真讀書,聯(lián)系實際,總結歷史經驗,使全黨的理論水平大大提高,并且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使我們黨在思想基礎上立于不敗之地,奪得了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
今天,客觀形勢更需要提倡“埋頭讀書研究”。這不單是因為四化建設極其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尤其是因為我們在這個問題上走過一段很長的彎路,它所造成的后果,至今還沒有完全消除。
民主革命取得全國勝利,開始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時候,有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這就使我們又一次面臨理論準備不足的情況。不過起初我們黨是清醒和謹慎的。毛澤東同志說:“我們熟悉的東西有些快要閑起來了,我們不熟悉的東西正在強迫我們去做。”解決這個矛盾,辦法是學習。建國以后,我們在認真讀書、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方面,收到很好的效果。由于黨內有很好的學習風氣,整個社會都有很好的學習風氣。
可惜這種風氣沒有一直保持下去。一九五七年我們黨本來要進行一次反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和宗派主義的整風運動。反對主觀主義就是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使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能夠實事求是。結果這次整風沒有按原定計劃進行。第二年在“大躍進”運動中,主觀主義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大大發(fā)展起來。當時也強調解放思想,但是有時卻被某些人理解為從馬克思主義下面“解放”出來,結果,馬克思主義的許多基本原理,都被丟掉了。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也被沖亂了。三年困難時期,一度對經濟理論和哲學有所重視,黨內也認真讀了一點書。這對恢復國民經濟起了良好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的恢復,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興趣又漸漸淡漠,而夸大了的階級斗爭理論卻一天天膨脹起來。它的地位不斷上升,最后終于變成支配一切的“綱”了。
到了“文化大革命”中間,是非都弄顛倒了。許多馬克思主義原理,都被說成“修正主義”,而一些錯誤的理論,卻變成“馬克思主義”。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一場大破壞。由于是非顛倒,造成了空前嚴重的思想混亂。
粉碎“四人幫”以后,經過思想上理論上的清理,許多是非已經澄清了。特別是對兩個“凡是”的觀點的批判,挖掉了左傾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恢復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科學真理在我黨的指導地位。這是我們實現(xiàn)歷史轉折最重要的思想條件。由于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我們黨才能在三中全會以來,從實際出發(fā),制定新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幾年來的實踐已經證明它符合中國國情,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因此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
但是,由于左傾的理論和實踐有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特別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當中,占有支配一切的地位,有相當多的人,誤以為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當三中全會糾正了這種錯誤的時候,中毒較深的人以為我們離開了馬克思主義。他們一聽說我們黨重申要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便以為是要回到左傾理論的支配下面。其實那一套左傾理論,乃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背離。我們要堅持的,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真理。三中全會的路線,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打破統(tǒng)治多年的左傾思想的束縛,才制定出來的。
打破左傾思想的束縛,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這是我們正在經歷的偉大歷史轉折當中思想戰(zhàn)線的主流。但和主流同時存在的,也有形形色色的支流。它對于三中全會的路線,是干擾的力量。這些支流的情況各有不同。有的是在追求真理當中誤入歧途;有的是從左傾思想束縛下沖出來又跌入另一個極端;本來就沒有消滅的資產階級思想,當然要乘機表現(xiàn)自己;現(xiàn)代西方各種資產階級思想也要滲進我們的國土。
在這種情況下,特別需要我們在政治上和理論上的堅定。所謂政治上的堅定,就是堅決相信黨的路線的正確性,并且能結合實際,把它貫徹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但是要做到這一點,不能僅僅指靠組織性紀律性和雷厲風行的作風,而且需要提高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修養(yǎng)。有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修養(yǎng),才能站得高,看得遠,不但了解我國社會處在什么發(fā)展階段,而且知道它將向哪里發(fā)展,以及如何發(fā)展。有了這種理論修養(yǎng),才能明白黨的路線為什么是正確的。只有這樣,才能在貫徹這條路線的時候堅定不移,才能在錯綜復雜的環(huán)境里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識破和抵制各種錯誤的東西。
“文化大革命”已經過去了。它從反面提供了這樣一條教訓:左傾的指導思想之所以能夠占據統(tǒng)治地位,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的理論準備不足。如果我們對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有必要的理論準備,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的理論”也就不致于被當作馬克思主義的“新階段”,同時也不會風行無阻了?,F(xiàn)在,那一段歷史彎路已經成為過去,政治上的錯誤已經糾正。從黨中央來說,正確的思想路線已經確立。但是,就全黨來說,提高理論水平的問題還沒有解決。
因此,為了貫徹黨的路線,為了排除從左面和右面來的干擾,為了防止再一次上當受騙,為了避免“文化大革命”那種歷史重演,就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而要堅持,就得學習。在這個時候,重溫劉少奇同志“埋頭讀書研究”的主張時,覺得更有現(xiàn)實意義。因為現(xiàn)在有的人,豈止不“埋頭”,而且根本不讀書。這對于共產黨員來說,是很危險的。
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先進分子所組成的以實現(xiàn)共產主義為目的的政黨。我們雖然不能要求每個黨員都必須精通馬克思主義,但是卻應該要求每個黨員都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擔負各級領導工作特別是比較高級領導工作的黨員,尤其應該認真學習,也就是“埋頭讀書研究”。因為在他們的肩上,擔負著本地區(qū)或本部門乃至全國的責任。他們的一得一失,已經不單純是個人問題,而是關系著千百萬人民的命運,關系著四化建設的前途。
毛澤東同志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說過:“在擔負主要領導責任的觀點上說,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tǒng)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zhàn)斗力量,并且加速我們戰(zhàn)勝日本帝國主義的工作?!边@個道理,同樣適用于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我們批判兩個“凡是”,堅持實踐的觀點,并不是反對讀書。其實兩個“凡是”并不是主張認真讀書,而只是為了堅持左傾錯誤,按照某種需要去搬弄只言片語罷了。我們批判兩個“凡是”,正是為了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去武裝人們,正是要認真讀馬克思主義的書?,F(xiàn)在的學習條件,比抗日戰(zhàn)爭時期好多了,又有了在理論學習上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很多立志獻身四化的人都有強烈的學習要求。在這種主客觀條件下,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同志埋頭讀書研究,并且在四化建設的實踐當中,把馬克思主義推向前進。
(《劉少奇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十二月第一版,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