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敬才
包華石先生在《法自畫生障自畫退——東西繪畫與個人主義》(載《讀書》一九九八年第四期)中說:“‘個人主義作為一種政治概念,出現于十九世紀晚期的西方,在當時的政治辯論場合中,起到了一定的政治口號的作用”。這把政治個人主義概念的起源時間人為挪后了一百年左右的時間。
康德(一七二四——一八○四)在晚年寫作的《實用人類學》中說:“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us)包括三種不同的狂妄:理性的狂妄、鑒賞的狂妄和實踐利益的狂妄,就是說,它可以是邏輯的、審美的和實踐的”。這是哲學個人主義概念的起源。一八二○年,法國人約瑟夫·德·梅斯特(Joseph de Maistre)在指責法國大革命前后的政治思想時說:“精神的這種深刻和驚人的分裂,所有學說的這種破碎,政治新教變成了最極端的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e)”。首先系統(tǒng)使用個人主義術語的是與梅斯特幾乎同時的圣西門主義者,而托克威爾體系性闡述個人主義政治觀點的名著《美國的民主》,上卷出版于一八三五年,下卷出版于一八四○年。這是政治學個人主義概念的起源。經濟學個人主義概念的最早使用者是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他在一八四一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一書中,把以經濟自由主義為特征的英國古典經濟學斥之為“支離破碎的狹隘的本位主義和個人主義”。
上述三種個人主義概念起源時間的例證說明,把個人主義概念起源時間定在十九世紀晚期,確實是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