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曉燕 胡艷玲
【摘要】自主性對兒童個性和社會性的發(fā)展至關重要,3~5歲是兒童自主性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母親觀念對兒童自主性的發(fā)展影響很大。本研究以3~5歲兒童的母親為研究對象,采用開放式問卷對193名母親初測,在此基礎上形成封閉式問卷對461名母親再測。問卷調查結果表明,2/3的母親重視兒童自主性的培養(yǎng);2/3的母親對兒童自主性內涵的理解不全面;母親關于幼兒自主范疇的觀念呈現領域差異,通常傾向于在健康、安全、道德與禮貌領域對孩子進行規(guī)范,而在個人領域讓孩子擁有較多的自主權。
【關鍵詞】兒童;獨立性;自主性;母親觀念
自主性 (autonomy)又稱獨立性(independence),是指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合理選擇的目標的愿望和能力,它對兒童個性和社會性的形成與發(fā)展至關重要。兒童獨立性表現為自我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主張三個方面。自我依靠指依靠自己的力量,相對地不經常尋求別人的幫助;自我控制指主動克制自己的不合理愿望,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自我主張指能夠相對地自己做主,不受別人影響和支配[1]。
兒童自主性的發(fā)展影響社會關系的建立,是兒童同伴關系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因素。研究表明,自主性發(fā)展良好的兒童更有能力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2],與同伴交流的機會更多,并有更多的活動空間[3];自主性是創(chuàng)造性人才個性品質中最基本的因素[4]。3~5歲兒童自主性的發(fā)展已表現出相對穩(wěn)定的趨勢,兒童在不同情境中的行為表現的相關越來越一致。[5]因此這一時期自主性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是幼兒教育的重要任務。
兒童自主性的發(fā)展與家庭因素顯著相關。母親是兒童最主要的撫養(yǎng)人,在兒童社會化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母親觀念直接影響兒童自主性的發(fā)展,如果母親對兒童的自主權有正確的認知,并能給予兒童自主決定權,最有利于兒童自主性的發(fā)展。[6]而目前有關母親關于兒童自主觀念的研究并不多。美國的Nucci和Smetana(1996)以及日本的Hiroyuki Yamada(2004)有關研究表明,大多數美國或日本的母親認為兒童的個人問題應由兒童自己決定。讓兒童自己做決定,讓兒童有自己的觀點能促進兒童自主性的發(fā)展。[7][8]可見,大多數美國或日本母親關于兒童自主的觀念是積極的,是有利于兒童自主性發(fā)展的。那么,在中國傳統(tǒng)教育觀念影響下,以獨生子女為主的中國母親關于兒童自主的觀念是怎樣的呢?我們對此展開了研究。
我們采用隨機抽樣方式,從遼寧大連市抽取200名3~5歲兒童的母親(男孩、女孩母親各半)進行開放式問卷初測,收回有效問卷193份。在此基礎上,又從大連市增抽400名3~5歲兒童的母親(男孩、女孩母親各半)進行封閉式問卷再測,收回有效問卷461份。具體方法與步驟如下:(1)編制《3~5歲兒童母親關于兒童自主觀念的開放式問卷》并初測。結果如下:在母親培養(yǎng)觀念中兒童自主性培養(yǎng)并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母親對兒童自主性內涵的理解不完整;母親認為培養(yǎng)兒童自主性,有利于培養(yǎng)兒童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社會適應能力。(2)在開放式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編制《3~5歲兒童母親關于兒童自主觀念的封閉式問卷》。封閉式問卷與開放式問卷內容一致,區(qū)別在于,開放式問卷不規(guī)定答案,封閉式問卷規(guī)定答案,被試可以不選、單選、多選,并且按照重要程度對答案進行排序。(3)封閉式問卷統(tǒng)計分析。數據的管理和分析通過SPSS11.5系統(tǒng)處理。
一、結果與分析
1. 2/3的母親重視幼兒自主性的培養(yǎng)
統(tǒng)計結果表明,66.2%的母親認為應培養(yǎng)兒童的自主性。但只有31.1%的母親把兒童自主性的培養(yǎng)排在前三位,比健康的身體和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地位略低。結果顯示,大多數母親把性格樂觀、堅強(44.7%)和身體健康(44%)排在首位(見表1)。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健康的身體是孩子成長的基礎,而孩子的性格。直接決定孩子以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所以母親更重視這兩方面的培養(yǎng)是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的。但問題是,有1/3的母親忽視對幼兒自主性的培養(yǎng)。
在心理學領域,有幾個概念在特定語境下可以互換使用,如心理、意識、人格(個性)、自我,這幾個概念間的關系可以這樣表述,自我是人格的核心,人格是意識的核心,而意識是心理的核心。或者更直白地說,自我是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問題。自主性是自我的核心,這是因為自主性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自我及其與他人或社會的關系問題。在當今中國,自主性也是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因為只有具備了自主性的人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所以,母親如果忽視對兒童自主性的培養(yǎng),對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
2. 2/3的母親對幼兒自主性內涵的理解不全面
統(tǒng)計結果顯示,多數母親認為自主性包括自我依靠和自我主張,不包括自我控制,這與臺灣林慧芬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9]。關于這一點,我們是這樣理解的,在內地,獨生子女家庭居多數,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只要條件允許,長輩對孩子有求必應。長此以往,孩子變得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而父母卻認為孩子的任性不聽話是正常表現,對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培養(yǎng)有些忽視,所以培養(yǎng)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在母親的教育觀念中最為薄弱,這將有可能導致孩子將來社會適應能力差,人際關系緊張,身心發(fā)展失調。
關于兒童發(fā)展,學界流行“兩顆種子說”,即孩子出生時,身上帶有兩顆種子,一棵種子是“我要干什么”,這棵種子反映的是個體作為一個自然人的需要;另一棵種子是“我應該干什么”,這棵種子反映的是個體作為社會人應該服從社會的要求,它是社會的需要。在一個人的發(fā)展過程中,兩棵種子要均衡發(fā)展。任何一棵種子的片面發(fā)展都是不好的,如“我要”這棵種子過分發(fā)展,在一個人身上的表現就是任性、自私,將不被社會所接受;而“我應該”這棵種子過分發(fā)展,個體會表現得過分順從,沒有主見,過分壓抑自我,缺乏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梢?,母親的教育觀念如果片面將直接導致兒童產生行為問題,從而影響他的健康發(fā)展。
3.母親關于幼兒自主范疇的觀念呈現出領域差異
與國外的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也表明,母親認為幼兒應該在危險行為(48.6%)、禮貌言行(52.3%)、道德(56.4%)方面學會控制自己。幼兒在生活(96.1%)、學習(69.6%)、交友(82%)、游戲(46.4%)、飲食(28.9%)、購物(39%)等領域享有自主權。但涉及健康和安全問題(如看電視時間過長,玩危險游戲)時應加以限制;飲食(32.8%)、購物(34.3%)、學習內容(22.3%)等領域是父母與孩子最容易發(fā)生沖突的領域(見表2)??梢姡型饽赣H在幼兒自主范疇的觀念上存在一致性。不同的是,西方的母子沖突常以母親妥協(xié)而告終,而大多數中國母親認為孩子應順從自己的觀點,如跟孩子講道理說服他(66.2%),武力解決(2.8%)??梢?,雖然中國母親在觀念上認識到幼兒在個人事務上有自主權,但真的發(fā)生沖突時,對兒童的自主重視還是不夠的。
這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直接的關系。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更鼓勵順從,即孩子對成人的順從。即便是在當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這樣做的消極結果是,孩子小時候不得不順從成人的要求,但進入青春期后,由于兒童成人感的產生及其自我力量的增長,他們往往容易出現逆反心理,從而導致親子的嚴重沖突甚至導致兒童出現發(fā)展問題。因此,父母應提高自己的的教育水平。
二、教育建議
1.應充分認識自主性培養(yǎng)的重要性
幼兒園及其他教育機構負有教育孩子父母的責任。目前相當一部分幼兒園為了生存,往往投父母所好,迎合家長的心理,熱衷于辦各種所謂的特長班,卻忽視對父母的正面教育和宣傳工作。例如,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往往忽視兒童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我們應向家長宣傳,從人的一生發(fā)展的角度來科學認識幼兒階段最重要的發(fā)展任務,為幼兒奠定良好的個性基礎。因為在幼兒階段,如果忽視幼兒的個性培養(yǎng),無異于丟了西瓜揀了芝麻,對兒童一生的健康發(fā)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幼兒園應擔負起宣傳的責任,提高家長對兒童自主性培養(yǎng)的認識,做到家園合作,共同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fā)展。
2.應向母親宣傳自主性的科學內涵
要培養(yǎng)幼兒自主性,必須了解自主性是什么。研究表明,幼兒自主性由三個方面構成,自我依靠是自主性的基礎,也是自主性的最初表現,同時是另外兩方面發(fā)展的必要前提。而自我控制和自我主張是相互制約的兩個重要方面,是自主性的最重要表現形式。本研究結果顯示,相當一部分母親認為自主性只包括自我依靠和自我主張,而不包括自我控制。這種理解對自主性的培養(yǎng)是不利的。因此,要向母親及其他家長講授兒童自主性的科學內涵。
3.應向母親宣傳自主性培養(yǎng)的策略
兒童自主性的培養(yǎng)關鍵是處理好“自由”與“限制”或“放”與“收”的矛盾,也就是說要把握好教育的尺度。母親既要提供給幼兒自主的機會,也要控制幼兒不合理的要求和欲望。幼兒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思維能力,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不僅能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和思維能力,還有助于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責任感。因此,母親應在不危害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盡量讓孩子自己完成個人領域內的事情,讓他們有自己的選擇,對事情有獨特的想法。當父母的觀點與孩子的觀點有矛盾時,父母應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切忌武力解決,從而傷害孩子的自尊。同時也要讓孩子善于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或想法,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鄒曉燕,楊麗珠. 3~5歲兒童獨立性結構的驗證性因素分析.心理科學,2005,1:225~226,227
〔2〕Wim Beyers, Luc Goossens, Ilse Vanant etc. Structural model of autonomy in middle late adolescence:connectedness, separation, detachment and agency.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03,5,351~365
〔3〕Miretta Prezza, Stefania Pilloni,Carmela Morabito etc.The Influence of Psycho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Children's Independent Mobility and Relationship to Peer Frequentation.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1, 11,435~450
〔4〕賀宗鼎.幼兒心理社會化的若干重要問題.中國兒童發(fā)展,1992,7
〔5〕yang lizhu zou xiaoyan. a study of the cross-situational stability of three-to-five-year-old children's independ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 2005,6,2
〔6〕Nucci and Weber.Social interactions in the hom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the personal domain.Child Development,1995,66,1438~1452
〔7〕Nucci,L.& Smetana,J.G.Mothers' concepts of young children's areas of personal freedom.Child Development,1996,67, 1870~1886
〔8〕Hiroyuki Yamada.Japanese Mothers' View of Young Children's Areas of Personal Discretion.Child Development,2004,1,164~179
〔9〕林慧芬.母親對兒童自主教養(yǎng)信念之詮釋性研究.第三屆國際跨文化研究會議,2004.臺北
A Study on Mothers View of 3-5-year-old Childrens Autonomy
ZOU Xiaoyan, HU Yanl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116029)
【Abstract】Autonomy is significant for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ity. During the crucial period for autonomy of 3-5 years old, mothers view exerts great influence upon childrens autonomy development. Choosing mothers of 3-5-year-old children as subjects, this research adopted the method of open questionnaire on 193 mothers in the preliminary survey and based on this, we designed a closed questionnaire to have a second survey on another 461 mother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2/3 mother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childrens autonomy development while 2/3 mothers only have an in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s autonomy and that mothers concept of childrens autonomy show regional difference. They generally regulate children in the field of health, safety, moral and etiquette while allowing more independence in personal field.
【Keywords】children;independence;autonomy;mothers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