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學會精讀?!笔切抡n標提出的教學建議,其建議科學合理,對深化閱讀和提高閱讀質量有極大的好處。
精讀是閱讀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閱讀教學如果離開了精讀,其教學目標就難于實現(xiàn)。教與學也難于達到應有的精度和深度。因此,語文教師不但要重視精讀、研究精讀,而且還要在指導學生學會精讀上用氣力、下工夫。
精讀具有獨特性,有其自身規(guī)律,指導學生精讀前必須根據精讀的特點制定可行的指導方案,只要有的放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樣指導學生精讀呢?筆者認為,精讀應抓住三個重點:即步驟、方法和要點。
精讀可按以下步驟和方法進行:
一、梳理結構。什么是結構呢?簡單地說,結構是文章內容的組合與構造,也是文章組織安排內容的具體方式。在一篇文章的寫作過程中,安排結構是一個重要步驟。有人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個人體:主題是靈魂,題材是血肉,而結構則是骨骼。說明了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梳理出了結構,腦海中就有了文章的輪廓。不同體裁的文章其結構方式不同,梳理時要因文體而異。如記敘文是以一件事或一個人物為線索來組織材料的;說明文的結構服務于知識結構,怎樣能把有關知識清楚而準確地介紹出來,就怎樣組織文章。因此,形式顯得靈活多樣。一般地說,介紹事物或某種現(xiàn)象,如性質、特征、構造、用途、關系、原因、過程、結果等,在文章的布局上多用橫式結構。議論文結構剖析,大致可按以下步驟施行:一是全篇讀。議論文一般由三部分內容組成,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是議論文的基本方式。初讀時可通讀全篇,大致了解文章想論證一個什么問題,是怎樣論證的、以求了解文章概貌,為進一步精讀分析做好準備。二是逐節(jié)讀。在大致了解的基礎上,便可逐節(jié)仔細精讀,弄清每一小節(jié)講了什么,對文章作深一步理解。三是歸并讀。各小節(jié)內容明確后,以議論文的基本格式為準則,將小節(jié)歸并成段。屬于“提出問題”的一小節(jié)并成一段,為緒論;是“分析問題”的小節(jié)歸并成段,為本論;“解決問題”的小節(jié)并成一段,為結論。四是深入讀。對段落還可進行深入分析,尤其是本論部分,研究作者是怎樣一層層論述中心論點的,從而分析出段落中的層次結構。層次結構大致有并列式、對比式、總分式、綜合式四種。在理順結構的基礎上,還可對大量的材料去粗取精,舍棄某些個別特點,抽出其中的共同特性或本質特性,以簡練的語言列出結構提綱。
例如《論積貯疏》可做如下結構提綱。
二、概括段落大意。精讀時在理順結構的基礎上,理清作者的思路,為概括段落大意打下基礎。概括段落大意,就是用簡練的語言說出每一段落講的意思。由于文章體裁不同,內容各異,概括段意的方法也可不同,概括段意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六種。只要掌握了方法,概括段意時就能得心應手。下面分類舉例說一說。(一)摘要式,即摘錄課文的主要語句,聯(lián)成段意。(二)概括式,即根據內容大意加以概括,用自己的話(或用原文與自己的話串起來)寫出段意。應用概括式可以從不同角度概括段意。有的可以同時點明每段的中心意思。有的主要概括情節(jié)內容,如《荷花淀》第一部分可概括為:寫水生參軍,與妻話別。有的可按人物活動的場面加以概括。有的可同時點明結構安排的特點,有的論說文段意還可以同時體現(xiàn)論證特點。(三)提示式,即根據各段內容,簡單扼要地提示一下,不作具體歸納,根據這些提示可以聯(lián)想起段落主要內容。(四)標題式,即給每一部分加上個小標題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蓮奈恼轮姓页鲆痪溆写硇缘脑捵鳂祟},也可以用一個詞作標題。(五)組合式,即先概括各部分段落所屬自然段或各層主要內容,然后將它們組合成段意。(六)找首尾式,即用每段的開頭或結尾的一兩句話概括大意。
三、歸納中心思想。歸納中心思想主要應抓住三點:其一是要明確其體裁,因為文章體裁不同,歸納中心思想的要求不同。其二是要抓住重點。其三是要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揣摩寫作意圖,是正確歸納中心的關鍵。
四、篩選出好詞、好句、好段。好詞要能分其類釋其詞連成段句。漢語的詞可分
為實詞、虛詞兩大類。實詞有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虛詞有副詞、連詞、介詞、助詞、嘆詞、擬聲詞。另有成語、熟語。熟語含慣用語、諺語、格言、歇后語。好詞一是要能分清其類別,弄清該詞屬上述哪一類;二是要能通過字典或其他工具書解釋詞語;三是要在消化的基礎上達到應用,能把詞連成句。好句要能辨其型、知其法、連成段。
五、研究其寫法。如文章是怎樣表達內容的?怎樣選擇材料的?怎樣謀篇布局的?這就要從材料選擇、篇章結構、表達方式、語言運用等方面研究文章的寫法,看出其特色,歸納其特點。
精讀應把握三個要點:
一是慢,要逐字逐句,逐節(jié)逐章地研讀,把不懂的文句一一查詢弄懂。二是細,要細細地咀嚼,不但要弄懂字面的意思,而且要理解字底的含義;不但要理清內容,而且要分析這些內容是通過什么技巧表達的;不但一般性地了解它的寫法,而且要把它與別的作品比較,看出它的獨到之處。三是深,要深入思考,深入挖掘,深入總結,從各個角度思考作品的意義,從各個方面挖掘作品深含不露、巧奪天工的技巧,從各個層次總結作品的成功或不足。
教學實踐證明:掌握讀書的基本順序,學會有步驟、有重點地閱讀,養(yǎng)成仔細閱讀、認真分析的好習慣,這對提高閱讀能力是很有好處的。
(杜先寧湖北省宜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