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二年級《藝術》上冊第三單元《十二生肖》的第三課,在已了解了十二生肖的基礎上,通過頭飾的制作來表現威風凜凜的大老虎形象,來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動手能力、發(fā)展藝術想象力的目的。
學生分析
學生對老虎的認識既熟悉又陌生,平時都是從圖畫中、電視中看到老虎的樣子,要讓學生親手做一個大老虎,演一演大老虎,他們一定會感到非常有趣。
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教學通過欣賞真實的圖片、聽虎叫的聲音、看關于老虎的工藝品、制作虎的頭飾、說虎的形象、唱虎的歌曲、演一演老虎的動作等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虎的特點,增強學生創(chuàng)造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本課與“虎”有關知識的學習,使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和藝術鑒賞力得到提高。
2.對比現實生活中與藝術作品中的“虎”,使學生逐步了解美術中的概括、夸張、變形手法以及歌唱與戲劇中的基本表現形式。
3.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珍貴動物的情感。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歌曲《兩只老虎》伴奏帶;民間虎的工藝品:虎帽、虎鞋、虎枕、布老虎等。
2.學生準備:(1)彩紙、硬卡紙、剪刀、各種顏料等。
(2)搜集有關老虎的兒歌、成語、故事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小朋友們,你們都去過動物園嗎?今天老師帶大家去動物園玩一玩。出發(fā)之前,老師先說規(guī)則:大家要注意觀察,我們都看到了哪些動物?在音樂的背景下,出示一組十二生肖動物的圖片。)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復習前幾課的內容。]
師:參觀完了。誰想說些什么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說出看到了什么,最喜歡哪種小動物,教師尊重每個學生的興趣,注意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導入課題,很自然的過渡到今天的新課。]
師:今天我們一起認識十二生肖中的“虎”(板書課題)
二、認識虎、制作虎
1.師:你印象中的老虎是什么樣子的?在小組中說一說。
2.小組選派代表說一說。
3.師:誰來說說你知道的有關虎的成語、兒歌?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說、個別說的形式,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
4.師:(戴上老虎面具)小朋友們,我是大老虎,聽了你們對我的印象,我好傷心啊!你們說我吃人,吃小動物,那是因為我肚子太餓了,我要生存,就得填飽肚子,我多想成為你們人類的朋友啊!可偏偏有些人,非得和我們過不去,要捕殺我們,還有人把我們的家園破壞了,我們無家可歸,快救救我們吧!
5.小朋友們,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學生紛紛發(fā)表自己如何拯救老虎的見解。)
[設計意圖:教師戴上面具,扮演成老虎,拉近了人與動物之間的距離,同時引發(fā)學生思考動物與人的關系,使他們感悟到要愛護動物,珍惜生命。]
6.師:老師課前也搜集了一些圖片,帶給小朋友們欣賞。(出示課件:關于老虎的圖片)
7.觀賞完了,在小組內討論:老虎是什么樣子的?(具體說—說)
8.出示準備好的虎的飾品、民間虎的工藝品欣賞。
[設計意圖:以欣賞的形式來讓學生感覺民間藝術的美,增強學生的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鑒賞美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理解藝術來源于生活,知道藝術作品從外形、圖案、花紋及五官上美化夸張了生活中虎的形態(tài)。]
9.做虎的頭飾
師:看了這么多藝術作品,同學們是不是也忍不住想自己做一個呢?小組討論一下,你們組想做一個什么樣的大老虎?(發(fā)制作材料,分小組做,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來做虎的頭飾,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制作一個老虎頭飾,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協(xié)調能力及動手制作能力等。]
10.選派代表給大家展示一下小組做的老虎頭飾,讓同學發(fā)表一下自己的見解。
11.表演唱
師:《兩只老虎》這支歌誰會唱?誰來給大家演一演呢?(教師彈琴,部分學生到臺上邊表演邊唱,其余同學可在座位上表演唱。)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模仿的形象性,培養(yǎng)他們的戲劇表演能力。]
三、全課小結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開心嗎?什么使你們最開心?你們認為哪位同學最值得你們學習?
[設計意圖:注意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態(tài)度,并學會如何去評價同學及接受別人的評價。] 師小結:老師能和你們一起學習也非常開心,希望你們個個像小老虎一樣越長越壯。 課后總結:本課以欣賞圖片導人新課,學生對老虎的認識有一種神秘感,學起來興趣盎然,在看、說、做、演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鑒賞力以及對藝術的興趣,課堂上為學生營造了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不斷地提高藝術審美能力。
(責任編輯: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