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琛
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在總體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jù)自身條件和需要自由選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并通過自我調控的學習活動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些教師把說的機會完全讓給學生,把讀的時間留給學生,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一改過去的教師滿堂灌的現(xiàn)象。難道雜亂無章、表面活潑熱鬧的課堂就是自主學習該有的課堂嗎?
其實,自主學習應該是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結合。本文以筆者在初一學生中開展的《我愛我家》自主學習為例展開論述。
一、學生為學習的主體
1.角色定位
學生是學習活動積極的參與者。從分組到查找、整理資料,直至制作成果進行展示,學生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筆者根據(jù)教學內容原先是分為了文學組、故事組、音樂組和生活組,但后來發(fā)現(xiàn)有些故事組的學生只是查找了名人軼事,卻脫離了“我愛我家”這個主題,再加上文學組的資料當中也包含了故事,因此在研究過程中刪除了故事組,并入其他組。這種由學定教的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2.習慣養(yǎng)成
自主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習興趣,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難題,學生自然就會通過各種途徑去解決,如網(wǎng)絡、詢問師生、查找書籍。在展示課前,學生對自己的講演稿一改再改,反復練習,直到流暢自如。
3.全體參與
自主學習是面向所有學生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進行不同程度的研究,并不要求都出高質量的研究成果,但求研究過程中收獲的知識與快樂。這次參與展示的學生就有不少是平時不起眼的,但由于他們提供的資料非常有意義、有價值,便被選上了。
4.能力體現(xiàn)
初一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到自主學習,感到新鮮之余也未免覺得有些吃力。因此,最初的學習目標和分組是由教師提出并負責的??呻S著研究的深入,學生已經(jīng)能夠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了。例如,學會發(fā)郵件、盡量選取有意義的照片、寫出老照片的故事等。整堂課上,唱得聲情并茂,讀得繪聲繪色,講得幽默風趣,演得惟妙惟肖。滿場師生或哈哈大笑,或凝神沉思,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盡顯其中。
由此可見,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學生自己主動提出問題并主動想辦法解決,學習興趣才能得到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得以發(fā)揮,充分體現(xiàn)其學習的主體作用。
二、教師為教學的主導
學生為主體,絕不是一盤散沙,相反,教師的主導作用非常重要,精心的設計、周密的安排都離不開教師。如在《我愛我家》的教學中,筆者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愛家情感,成為整堂課的指揮者。
1.角色定位
由學定教是根據(jù)學生提供的資料來決定自己教學的內容,而因學而導則從教學設計到適時點撥,都離不開教師。
根據(jù)學生提供的歌曲和教學需要,筆者確定了將《讓愛住我家》和《燭光里的媽媽》作為開場曲和結束曲。中間分為文學組和生活組的展示。文學組包括兩首古詩精講和兩首現(xiàn)代詩賞析,生活組包括老照片的故事和小品《媽媽的嘮叨》。這些環(huán)節(jié)全由學生自己主持。而教師則可穿插其中,每個環(huán)節(jié)后布置一個小練習,由看、聽、讀到寫,加深對主題的理解。
對于一些意外的情況,教師也要靈活處理。如當討論對媽媽的嘮叨的看法時,有學生問“我媽媽不嘮叨怎么辦呢”,筆者就說“那就討論爸爸的嘮叨”,筆者又提醒道:“別忘了,我是要你們談看法,不是問你們的媽媽是否嘮叨?!边@樣,調侃中又提醒其要符合題意。
2.情感激發(fā)
自主學習課堂既是學生展示才華的舞臺,更是展示教師駕馭課堂能力的舞臺。本堂課教師精心設計,由淺入深,及時進行思想教育。賞析詩歌有助于領會家的含義:小家(自己的家)——大家(故鄉(xiāng)、祖國)。在演完小品《媽媽的嘮叨》之后,筆者說道:“現(xiàn)在我們就來聽聽一位媽媽來自遙遠的嘮叨吧。”然后放了一段一位留守兒童的母親從外地發(fā)來的錄像。接下來我朗誦道:“母愛如清泉,那么甜;如彩虹,那么美;如花香,那么溫馨?!痹谝晃慌稜T光里的媽媽》的獨唱中,滿場情緒推向高潮。
本堂課在情感上給了學生極大的觸動,有的學生寫道:“當那位同學的媽媽眼角隱隱泛著淚光的時候,我非常感動。我以后一定要好好珍惜我家庭的幸福?!?/p>
在自主學習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思維環(huán)境,提高學生思維的變通性和廣闊性。要不失時機地創(chuàng)設思維情境,為學生提供思索余地和情感空間,用“教”的火種點燃“學”的火花,才能有成效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引起學生的共鳴。
主體與主導,正如魚和水,離了水,魚兒難以成活;離了魚,水也缺乏生氣。自主學習是主體與主導的結合,是張揚學生個性、提高學生能力、展示老師才華的舞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也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學校)
□責任編輯:廖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