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抗行
宋江是招安的罪魁禍首不假,但他的決策意志也是受到了各種利益的影響。
看過《水滸傳》的人,大都會為梁山好漢的下場感到可惜,進而對招安的始作俑者宋江大加撻伐。
不可否認,待到眾好漢“同心歸水泊”之后,梁山泊已經(jīng)不折不扣地成為一級政權(quán)組織了,或者,更準確地說,它已經(jīng)是一個小小的軍政府了。而組建政權(quán)必須具備一定的合法性——或者按盧梭的理論,需要達成一種為眾人認可的社會契約——對中國人而言,講的是權(quán)力天授。權(quán)力最大的合法性來自一種最高道德,也就是所謂天意。為此,宋江就裝神弄鬼,鼓搗出一套“石碣受天文”的把戲?!笆佟笔菣?quán)力天授的象征,“天文”所言“忠義雙全、替天行道”則是不可違背的天意所在。
既然是天意所在,那么,當宋江因推行招安政策而受到一些好漢的反對時,他自然并不需要向眾意或輿論讓步,更不必搞什么民主決議。因為天意=領(lǐng)袖意志。既然是天意所在,那么,在宋江接受招安之后,其他一百零七條好漢即使不少人不甚贊同,也無幾個就此請辭。因為兄弟們“上應(yīng)天星,生死一處”。宋江無條件尊奉體制,其他好漢則無條件服從宋江。
所以,我們在指責宋江的同時,對淪為幫兇的眾好漢,似乎也該追究他們的一份責任。宋江是招安的罪魁禍首不假,但他的決策意志也是受到了各種利益的影響。
從石碣上可以看到,排名在天罡星里的三十六人,擔任過朝廷官職(包括軍官)有近三十個。而排名前十二位的,沒有一個無產(chǎn)者。再看地煞星里,擔任過官職的人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兩個小偷,時遷和段景住,有幸排名倒數(shù)兩位。顯而易見,這一份名單不是什么“天書”,而是梁山泊內(nèi)部利益妥協(xié)的結(jié)果,騙不了人的。
但為什么沒人罵盧俊義呢?為什么沒人罵關(guān)勝、花榮、秦明呢?因為他們巧妙地把自己的利益,轉(zhuǎn)化為一種聲音傳遞給了宋江,從而影響了他的決策意志。——當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時,當然后世所有的罵名也就都落在他身上。
排完座次,招安的時候,武松第一個出來反對,接著是李逵。當然還有魯智深和阮氏兄弟,但反對力量太弱小了,簡直無法和另一種勢力抗衡。
其他的人也不滿嗎?盧俊義、秦明、關(guān)勝他們也不滿嗎?絕對不會。恰相反,他們正是推動招安的最大一股力量。像徐寧、秦明、關(guān)勝、呼延灼、索超、董平等人,當初上山時,宋江就和他們講明白了,等待有朝一日朝廷招安。人家是聽了這句話,才上山的。
究竟有哪些人是贊成或反對招安的?我們試列舉如下:
第一種人:讀過書的、注重功名和死后榮光的,如宋江、朱武、蕭讓。這一派人數(shù)不多,但說話極有份量。他們是不折不扣的招安派。
第二種人:原朝廷軍官或官員,代表人物有秦明、關(guān)勝、呼延灼、索超、董平等。這是勢力最大、人數(shù)最多的一派,他們有很多人都是功臣之后,反抗朝廷當然不是他們的本意,只不過是因為奸臣當?shù)溃约翰皇苤匾?。這種人自然是招安派,他們渴望重返原來崗位。
第三種人:商賈大戶,代表人物有盧俊義、柴進、施恩等。他們?nèi)藬?shù)不多,但是有號召力。他們家產(chǎn)富可敵國,金銀是搬上山了,家里的肥田和房產(chǎn)卻上不了山,所以也是積極的招安派。
第四種人:無所謂派,代表人物有安道全、皇甫端、蔣敬等。他們是手藝人,招不招安對他們影響不大,反正有手藝,走到哪里都不怕。而且這些人基本沒什么功利心,不愿做官,胸無大志。這一派人占相當數(shù)量,會跟從大多數(shù)的意見,也就是說,最終會倒向招安派。
第五種人:犯過罪的流民、無產(chǎn)者,代表人物有李逵、武松、魯智深、張清夫婦等。他們或已經(jīng)家破人亡,深知官府的罪惡,或以梁山為一生寄托,追求自由快活的日子。招安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激烈反對招安。
第六種:無派,只有一個林沖。林沖因為受過朝廷的殘酷迫害,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極端反對招安。
第七種:人微言輕派,代表人物有時遷、段景住、白勝、杜遷、宋萬等。這些人在梁山無足輕重,說什么話也沒人聽,也沒見他們說過什么。
至于泊子里的無數(shù)小嘍羅,也許有幾萬吧,他們的地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用一位經(jīng)濟學家的話說,他們是被人遺忘的、忍氣吞聲的集團。
看看“排座次”的名單,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什么會招安了,為什么不能把責任推到宋江一個人身上了。不管宋江在梁山泊樹起了什么旗,是替天行道的杏黃旗也好,是劫富濟貧的其他旗也好,他最終都是要為某一特定利益群體服務(wù)的。
決策意志一般是柔性的,可以隨著利益群體量對比的變化而變化,但逆勢而行是不可能的。當然,受到利益群體影響而做出的決策有可能還不錯,但大多是壞的。招安就是典型的例子,它直接導致了一個群體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