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斌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農(nóng)村學校所面臨的改革壓力也越加明顯了。因條件所限,很多的農(nóng)村學校的教師,沒有更多的機會去學習了解新的教育理念下課堂教學中,應該把握的重點環(huán)節(jié)以及應該怎樣的更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引導與指導。很多的教師還是在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授著新課改后的教材。這樣就導致了新課改與教學實際的脫節(jié)。面對這一問題,許多的農(nóng)村學校已經(jīng)開始選擇適合本校實際的解決辦法。有的學校采取派教師走出去學習,請城里學校的名師來校做示范課的形式來提高自己學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有的學校則充分利用農(nóng)遠工程,通過遠程衛(wèi)星接收系統(tǒng),組織教師學習國家名師的教學示范,學習名師的教學思想以期提升本校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水平:而教學業(yè)務指導部門,也通過組織城里學校牽頭農(nóng)村學校為主的連片教研活動,幫助農(nóng)村學校提高教研能力與教學水平;當然更多的還是農(nóng)村學校根據(jù)本身所存在的問題,通過科研課題立項,以校本科研、校本教研的形式來解決。
正是由于各個學校都已經(jīng)充分認識到校本科研的重要性,對科研立項也都有了很高的積極性。因此我們看到,學校里的教育科研活動已經(jīng)開展的轟轟烈烈了。但是如果仔細分析,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還有很多的課題立項研究還缺乏實效性,還不能真正的做到通過科研課題研究更新教師理念、提升學校品位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使教育科研落到實處,使校本科研真正的發(fā)揮其作用呢,以保證校本科研的實效性呢?筆者以為需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充分認識開展教育科研的意義,擯棄功利思想
在農(nóng)村學校開展教育科研就是要根據(jù)教育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通過實踐操作研究或是理論上的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再回過來指導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農(nóng)村學校因其自身條件相對薄弱,研究能力不足也可以通過一些參與性課題的研究通過總課題組的指導,幫助自身了解教育科研的過程,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其積極意義是很明顯的。
然而在具體的農(nóng)村學校開展的教育科研活動中,一些學校是為了提高學校的“檔次”或“知名度”,或是因為上級的業(yè)務檢查的需要不得不指派幾個教師搞幾個課題以裝點門面等等。還有的是一些學校教師為了評職晉級以及骨干教師評選,評優(yōu)評模的需要,通過科研課題實驗為自己獲取多一點的證書,有著極強的功利性。由于認識不到位,所以搞科研不是真抓實干,做表面文章。立項時積極,研究時消極,結題時東拼西湊;或將課題研究置于教學之外,造成教學科研“兩張皮”;使學校的教育科研的實效性大打折扣。我們都知道科研是非常嚴謹?shù)模怨缘男膽B(tài)來從事教育科研,自是不會有好的成果。
二、提高教師對教育科研的認識,消除存在誤區(qū)
農(nóng)村學校的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可以通過參與教育科研活動,可以及時的了解國內(nèi)最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及動態(tài),有利于自身理論水平與業(yè)務能力的提高,可以加速在自己的成長,其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當然,還有很多教師在從事教育科研的認識上存在著誤區(qū)。有的教師認為,自己的主要任務是教書,搞科研會分散精力,導致教學成績下降,成績下降便會“下崗”,將搞科研與提高教學成績對立起來;還有的教師認為,自己的理論水平低,搞科研不知如何人手,擔心花了力氣也搞不出名堂;認為搞科研是專家學者的事,與普通教師無關,而上好課提高教學成績才是真功夫,而搞教育科研不過是花拳繡腿罷了,只是形式上的擺設而已。這種種認識,其實是把教學與教研、與教育科研完全割裂開來。這實際上是教育教學上的短視,對于學校長遠的發(fā)展和教師自身長遠的發(fā)展是極其不利的。
三、合理選擇研究方向,強化課題研究的實效性和可操作性
對于農(nóng)村學校,要認真搞好校本科研,切實通過開展好課題實驗研究來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首先就要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恰當?shù)倪x擇研究方向,進行課題立項。其次,為求校本科研的實效性,在立項課題實驗方案的設計上;在實驗研究的內(nèi)容、方法、步驟及時間的安排上;在實驗教師的選擇上都要進行認真的調研,要充分利用學校已有的資源,保證立項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并通過實驗課題的具體操作,完成課題實驗任務,達到實效性的目的。
農(nóng)村學校在從事課題立項研究時,切忌在課題的設計、論證時,過于偏重于理論,而對實施步驟及具體操作過程的設計簡單、空泛。因為那樣,在課題立項開始具體實驗運作時,就極可能會遇到操作上的障礙,以致課題實驗很難繼續(xù)進行下去,甚至導致整個實驗的半途而廢,這將嚴重地影響校本科研的實效性,甚至挫傷實驗教師的積極性。
農(nóng)村學校開展教育科研還應避免以一篇論文或是一個結題報告就代表一項課題的做法。而是要通過實驗課題的研究解決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通過課題的實驗研究得出解決問題的規(guī)律性的理論或是教學模式,繼而更好的指導學校的教學工作和教研活動,促進學校的進步。在農(nóng)村學校對于教育科研已經(jīng)引起高度重視的今天,強調加強校本科研的實效性,注意避免從事校本科研的誤區(qū),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