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亞妹
無論是外出聽課或是校內交流課,時常能聽到教師們在課后發(fā)出這樣的感慨:“這位語文老師真用情!”“嗯,情感的確很豐富?!薄罢n堂上教師真的是激情飛揚?!鼻也徽f這樣的評價是褒或貶,但語文課堂上,“情”為何?卻值得我們思考。
一、 “情”到深處,意更濃
由情感轉化而來的學習動機內驅力很大,維持時間也很長,一個對語文學習熱情較高的學生,在學習和練習實踐中往往顯得積極主動,這就是情感因素在起著作用。
1 激情。每篇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情感因素,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情感的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進入預定的角色,產(chǎn)生情感體驗,這何嘗不可?
教學時教師用掛圖、錄音、錄像、投影等渲染情境,還可以用講故事、表演、實物演示等再現(xiàn)文章設定的情景,在情景交融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一位教師教學《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時,為了能讓學生們感受到談遷歷盡艱辛完成的《國榷》書稿,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后的痛楚,教師配以凄婉的二胡曲,深情地朗讀起了文中的重點語句。聽著傷感的音樂,感受著教師動情地朗讀,學生們怎能不入情?此時,他們能不理解談遷的心情嗎?這是情感的交流,是激情的碰撞!
2 感情。心理學研究認為,一個人的情感往往可以感染和影響周圍其他人,并常常使其他人引起與之相近或相聯(lián)系的情感。同樣,別人的情感也可以感染和影響自己。因此,語文課堂上,教師無精打采,學生會沒有精神,教師精神飽滿,學生也會充滿激情。
不久前聽過一堂印象深刻的課,執(zhí)教的是《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一文。課堂上,教師那一段段精彩的獨白,無不讓在場聽課的教師為之震驚。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盡的,它在無形中感染著學生們。以至在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為司馬遷寫頒獎詞時,同學們那精彩的“告白”給了教師們一個更大的驚喜。他們動情地用優(yōu)美的語言,抒發(fā)著自己對司馬遷的敬佩之情,大膽而激情地表達著自己的贊嘆,用心聲來描繪自己眼中司馬遷的高大形象……教師表現(xiàn)出旺盛的精力,示范準確而瀟灑,語言清楚而精煉,聲音響亮而優(yōu)美,表現(xiàn)出充滿活力的精神狀態(tài)。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們自然而然地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聽著師生們充滿感情的話語,怎能不讓人動心?
二、 “情”不可卻,難共鳴
教師情感的運用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而不能生搬硬套,思想僵化。如果教師主觀上情緒高漲,不考慮學生是主體,空洞說教,忽視學生情感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情感因素的運用就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1 虛情。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逐漸熟悉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循循善誘,要讓學生自覺領悟教師的真誠,并自然產(chǎn)生“親其師,信其道”,以提高教學效果。反之,那只能說是“虛”情“假”意了!
給學生們上《愛如茉莉》一課時,需要讓學生們領悟父母間如茉莉般散發(fā)著縷縷幽香的愛。按理說,這樣的課堂應該是流淌著愛、散發(fā)著情的,是師生情感交流的舞臺,可教師為了能體現(xiàn)愛、突出情,設計了一段段聽似“精彩”的過渡語,想要激起學生們的“熱情”,讓他們大聲地去讀課文中對話??山處焻s忽略了,那是母親在病中的叮囑,教師把自己的理解,強加于學生們,其效果只能是適得其反。教師們唯有用真心,才能換取學生們的真情。
2 “燃”情。為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教師應合理設計教學內容,精心鉆研教材,選擇教學方法,營造適當?shù)慕虒W情境,要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隨時注意學生情緒的波動,并對癥下藥,及時扭轉不利的情感因素。
有位教師教《金蟬脫殼》一課時,課件的設計可稱是“完美無缺”,配以精彩的圖片,學生們很是興奮,仿佛課堂的氣氛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墒且庀氩坏降氖?,學生們的激情不減,情緒高亢。這時候,教師依然用“篤定”的語氣,和他們一起理解著金蟬脫殼最為精彩的部分——尾部出殼。可學生們的注意力早已被吸引了過去,教師再動人的話語,再“煽情”的辭藻,在他們聽來,都沒有眼前畫面來得迷人。這時,教師想的不應該是“燃”情,而要考慮如何“熄”火,讓學生回歸平淡而真實的語文課堂。
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根據(jù)具體時間、環(huán)境、條件和學生的特點,靈活確定和運用情感因素,以達到預期目的。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到處流淌真情,少一點“情”不可卻、難共鳴的尷尬,添一些“情”到深處、意更濃的美景!
(作者單位:常熟趙市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