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赟
筆者在聽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的課堂巡視存在著一些問題,或是“巡而不視”:執(zhí)教者穿梭于學生之間,只關注課堂紀律,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聞不問;或是“視而不巡”:執(zhí)教者自始至終立于講臺前,只用眼睛掃視;或是“強巡暴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執(zhí)教者不停地在教室里走來走去……
筆者認為,在課堂中,學生自主讀書需要巡視,合作探究需要巡視,寫字習作同樣也需要巡視。因為巡視是教師獲取信息、及時解決問題的基本途徑,既有利于及時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改進教學方法,也是教學高效順暢的有力保證。筆者就有這樣的體會,走下那象征著師道尊嚴的講臺,自己的形象一下子就親切起來:伸手可撫摸他們的小腦袋,給予他們勝過言語百倍的“撫觸鼓勵”;低頭可聆聽他們的發(fā)言,讓他們分明地感受到你微笑中飽含的贊賞;彎腰可拾起他們遺落在地上的文具,在細節(jié)中傳遞著愛的信息;如果他們正凝視窗外,我來到其身后,便能夠看到其臉上的羞愧,因為站在他們身旁,自己那和藹的笑容比窗外的風光更加引人注目;如果他們正交頭接耳,我輕輕叩響桌面,他們自會警覺地專注于課堂;我哪怕什么也不做,只是在巡視中注視著正閱讀的學生們,這親近的距離也使得師生在共同的頻率上和諧呼吸……
因此,筆者認為,我們應該重視課堂巡視!
首先,我們應讓課堂巡視成為獲得信息反饋的主要渠道。我們的巡視不能是走過場,擺樣子,巡視過程中的觀察、參與、點撥尤為重要。在學生練習或思考時,我們應真正地走入學生間,察言觀色,了解他們的解題、思考情況,從而在心理上早做準備,根據(jù)學生出現(xiàn)的不同思路,及時地對教學思路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
其次,我們在課堂巡視過程中要關注“學困生”。對于一些“學困生”,我們總是習慣于利用課外的時間對他們進行“填鴨式”的灌輸補習,這樣反而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產(chǎn)生了厭煩、逆反的心理?!皩W困生”的出現(xiàn),除了取決于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興趣等非智力因素外,也取決于他們接受能力的強弱。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困生”對教師當堂教學內(nèi)容接受較慢,難以消化。如果我們在課堂巡視時有針對性地去關注他們,對他們存在的疑問進行及時的講解和指導,這部分學生就能比較容易地當堂學會所學的知識了,也會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了,從而使他們走上良性循環(huán)之路。
其三,我們在課堂巡視中應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毋庸置疑,培養(yǎng)學生專心聽講、勤于動腦、獨立思考、認真完成作業(yè)等良好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學生進行練筆的時候,正是學生各種不良習慣顯露的時候,如坐的姿勢不正確,握筆的方法不對,書寫作業(yè)不規(guī)范,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我們就應該及時進行巡視指導,糾正其各種不良習慣,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其四,我們應通過課堂巡視維持教學秩序,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每個班級中的人數(shù)都比較多,往往課上到一半就總有那么幾個在走神,課堂巡視可以使他們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我們要把自己置身于學生中間,把所有的學生納入到自己的視線之內(nèi),尤其是一些“坐不住”的學生,我們要及時捕捉他們臉上的神情,通過點頭示意、手勢等體態(tài)語將他們“開小差”的思想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教學秩序井然有序,自然就能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其五,我們應利用巡視之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例如,有的學生回答問題錯誤了,我們走到他跟前,輕輕地拍拍他的肩膀,他們那原本羞慚的臉上便會露出淺淺的微笑;有的學生在讀書時眼睛離書本太近了,我們輕輕來到他的身邊,手指書本點頭示意,他們改正的同時也會從內(nèi)心生出對我們的一絲感激……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教學效果自然就能事半功倍。
筆者呼吁:課堂巡視不是“走馬觀花”!課堂巡視不可小視!
(作者單位:鎮(zhèn)江新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