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忠
學校美術教研組文化其發(fā)展狀態(tài)呈現(xiàn)并經(jīng)歷四種類型:
1. 無意識沒感覺的散漫化狀態(tài)
美術教師只是忙于日常教學等工作,對學校美術教育的追求和文化愿景渾然不知,對學校美術教育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生態(tài)也茫然不知。美術教育也只體現(xiàn)在學校環(huán)境建設中,成為美化校園的一種后勤保障方式而已。這時的學校美術文化基本處于順其自然、走到哪里算哪里的散漫狀態(tài)。
2. 有意識沒思想的點化狀狀態(tài)
學校領導意識到美術教育存在的文化內涵,也努力去改造和提升美術教育的文化品質,但處于東一榔頭西一棒錘的狀態(tài),既缺少對學校美術文化的價值引領,也缺少改造和發(fā)展學校美術文化的整體規(guī)劃;只把它作為學校其它亞文化形成中的輔助手段,僅僅是教室、專用教室的環(huán)境布置,裝裱制度、名人名言上墻的制作工具,或者設計一下舞臺、報欄,美化一下櫥窗、黑板報等。
3. 有策劃有思想的結構化狀態(tài)
隨著學校文化意識的覺醒,學校管理者開始有步驟、有策略地整體性和結構性地打造學校美術文化,并有明確的價值追求蘊含其中。此時,學校管理者成為學校美術文化的推進者和領導者,學校美術教師則成為學校美術文化的策劃者、管理者和實踐者。
4. 有特質有品位的特色化狀態(tài)
通過美術教師群體的共同努力,學校美術文化在長期的活動中形成了與眾不同的文化精神和價值追求,并形成了系列化的教師群體層面上的文化產(chǎn)品。一言以蔽之,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學校美術文化形態(tài),如陶藝文化中心、版畫藝術交流館等等。學校美術文化形態(tài)的出現(xiàn),就是這種特色文化形成的標志。
如何構建學校美術文化呢?首先,學校管理者和美術教師要對時代的文化精神保持敏感,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精神的核心是人的主體性的張揚,是對人的生命自覺的培育和彰顯。其次,將時代文化的核心精神吸納到學校文化中,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學校文化。再次,美術教研組全體成員要在高度認同所在學校的文化精神的基礎上,結合本教研組的具體情況,通過共同研討和協(xié)商,形成本教研組成員共育共享的文化。
美術文化一旦形成,其帶來的直接效應就是以文化育人,以文化培育教研組品牌。學校品牌的形成,除了需要有品牌教師、品牌校長之外,還需要有品牌教研組,它是品牌教師形成的搖籃,是品牌學校形成的重要引擎之一。學校管理者應不斷思考:美術文化的創(chuàng)建,為學校文化帶來了什么:從硬件上加強了學校物質文化建設,讓每一塊墻壁說話,讓每一個景點育人等,改變了什么:改變了學生的粗言穢語、亂丟亂畫等壞習慣,陶冶了學生情操,推動學生文明行為的生成和促進良好習慣的形成等;豐富了什么:豐富了學校文化氛圍,增強了濃濃的文化、藝術氣息,活躍了學生生活等;還缺失什么?美術文化如何根植于學校文化?學校文化品牌和教研組文化品牌的內在關聯(lián)性何在?美術教研組長則要思考:通過美術文化的創(chuàng)建,本組教師改變了什么,發(fā)展了什么,本教研組為學校文化貢獻了什么?
在這種情況下,美術文化就與學校文化形成了雙向構建、雙向轉化、雙向互動的關系。這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一所學校理想的文化生態(tài)。
文化是一種積淀,是一種習慣。文化有其引發(fā)、同化與傳承性。誠如大家所認同的,學校美術教研組文化的構建是一件“慢活兒”,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一次次日月更迭、一次次寒來暑往中逐步積累、慢慢沉淀,需要每一任校長和全體教師在這中間行走,為之增添元素、豐富內涵,才能形成一種優(yōu)秀的美術教研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