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祥虎
宋代文學家王安石二十歲那年,背負書箱、行李,離開家鄉(xiāng)臨川(今江西撫州市)外出求學。在名師杜子野先生的指導下,他讀了不少書,進步很快。一天,王安石翻閱《開元天寶遺事》一書,得知唐代大詩人李白有天夜里夢見自己所用的筆頭上長了一朵美麗的花,從此詩就越寫越好,終于聞名天下。于是,王安石就拿著這本書問杜子野:“先生,人世間難道真有生花筆嗎?”
杜子野一本正經(jīng)地說:“有的筆頭上會長花,有的不會長,只是我們?nèi)庋垭y以分辨啊!”
王安石見先生如此認真,便說:“那么,先生能給我找一支生花筆嗎?”
杜子野沉思了一會兒,從內(nèi)屋拿出大捆毛筆,對王安石說:“這九百九十九支毛筆里,有一支是生花筆,但究竟是哪一支,連我也辨別不清楚,你自己找吧?!?/p>
王安石恭敬地向先生鞠了一躬,說:“請先生指教。”
杜子野嚴肅地說:“你用每支筆去寫文章,寫完一支再換一支,定能從中尋得生花筆。除此,沒有別的辦法了。”
從此,王安石按照先生的指教,每日苦讀詩書,勤練文章。幾年后,他足足寫禿了五百支毛筆,可是這些筆寫出來的文章仍屬一般,也就是說他還沒有從中找出生花筆。他有些泄氣,于是又去問杜子野先生:“先生,我怎么還沒發(fā)現(xiàn)生花筆呢?”
杜子野沒有說什么,而是飽蘸墨汁,揮筆寫了“鍥而不舍”四個大字。又過了幾年,王安石寫禿了九百九十八支筆,僅剩一支。一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支毛筆寫了一篇《策論》。突然,他覺得自己文思泉涌,行筆如云,一篇頗有見地的文章很快就完成了。寫完,他高興地跳了起來,大喊:“找到了,我找到生花筆了!”
世界上真有生花筆嗎?當然沒有。這個故事實際上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勤能補拙,熟能生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