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喬生 ●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詹德斌 ●本報記者 常黎明
日本87名議員22日集體參拜了靖國神社,比去年多出20多人,但組織者仍然感到失落,因為他沒能拉到一名內(nèi)閣大臣參加。日本媒體在報道事件的同時,也小心翼翼地盯著鄰國,想找出鄰國對靖國神社的“容忍范圍”在哪里。韓國和中國官方對此前一天日本首相向靖國神社獻貢品的反應使用了不太激烈的措辭。東亞還沒有其他問題像靖國神社那樣讓各方都變得小心,因為它曾讓中日關系陷入低谷,讓日韓之間唇槍舌劍,大家都不想重演過去的歷史。現(xiàn)在,靖國神社問題雖然有漸漸從東亞的沖突焦點中淡出之勢,但并沒有消失,它依然是這一地區(qū)的一根毒刺,日本議員參拜人數(shù)增多再次提醒人們,小心當年的靖國神社危機死灰復燃。有中國專家告訴《環(huán)球時報》說:“日本一些人有了錯誤的舉動,中國人就應該批評他們?!?/p>
組織參拜者很失落
22日上午,日本參眾兩院共有87名議員及105名議員代理參拜靖國神社,該神社當日舉行了春季例行祭祀活動。過去每年這個時候,也都有大批議員來參拜。法新社報道稱,靖國神社被日本的亞洲鄰國視為日本過去軍國主義的象征,這些國家憤恨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罪行,日本也努力改善與這些國家的關系,但今年到靖國神社參拜的政治人物比去年的62人增加不少,其中還包含3名副大臣級別的政治人物。
共同社的報道點了這3名副大臣的名字:財務副大臣竹下亙、文部科學省副大臣山內(nèi)俊夫、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省副大臣高市早苗,但這些名字對中國人來說都很陌生,大臣前面的副字更是降低了他們在日本政壇的分量?;蛟S是參拜議員的影響力不大,日本媒體對議員參拜的報道十分低調(diào),《朝日新聞》、《讀賣新聞》的報道篇幅很小,不超過500字。各家報道標題似乎要強調(diào)參拜陣容的冷落,都把“閣僚無人參拜”作為標題。
日本《朝日新聞》22日報道稱,這次參拜是由“大家都去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之會”組織的,該會會長是現(xiàn)任自民黨總裁助理島村宜伸,他對參拜活動的影響力感到很失落,因為首相麻生沒有接受他的邀請一起前往?,F(xiàn)任內(nèi)閣大臣也沒有一人參加,讓這種帶有明顯目的的政治秀黯然失色。
《朝日新聞》還說,參拜的87名議員中,自民黨議員最多,達79人,超過90%,反對黨民主黨只有2名議員參拜,這樣的政黨構成讓“大家都去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之會”這個號稱超黨派參拜靖國的組織變得有名無實。
其實,島村宜伸這些人的失落已經(jīng)持續(xù)了幾年。自從小泉純一郎下臺以來,日本產(chǎn)生了三位首相,但安倍晉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都沒有在首相位置上參拜過靖國神社?!稏|京新聞》報道稱,麻生首相已通過奉納神樹的方式表明了意向,今年8月15日他將不會前往靖國神社參拜。首相不去參拜,必然對閣僚造成一定影響,前去參拜的大臣也連年減少,議員也對參拜失去興趣,這讓島村宜伸一直堅持的參拜活動變得越來越艱難,“大家都去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之會”的影響力也大不如小泉執(zhí)政時期。
根據(jù)日本媒體公布的數(shù)據(jù),2006年秋季該會前往參拜的人員為84人,2007年參拜的人數(shù)僅有39人,2008年春季參拜人數(shù)為6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