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冰等
假想成功
阿冰
查爾·加非特是美國的一位舉重運動員,同時,他對心理學的研究也頗有造詣。在一次醫(yī)學會議上,他看到一份資料,資料上介紹了一種如何從心理上激發(fā)運動員提高運動水平的方法,于是他決定試驗這種方法的可行性。
試驗開始了,加非特仍按照以前的方法進行舉重,但是,在舉重之前,他按照資料上所說的進行了先期的想象,假想自己能舉起135公斤的杠鈴——這是他歷年最好成績。他讓自己完全進入一種成功的狀態(tài)中,出人意料地,他十分輕松地就把135公斤的杠鈴舉了起來。
這讓加非特大吃一驚,因為按照慣例,這樣的重量必須是在精神狀態(tài)極好的情況下才能完成。研究運動心理的教授告訴他,如果他按照這套辦法訓練,還會有所突破。
第二天,加非特再一次對這種方法進行試驗。在教授的指導下,他再次進行想象,假想自己已經(jīng)在奧運會上獲得了金牌,體育場內(nèi)歡歌雷動,他完全進入了一種極其興奮的狀態(tài)……這一次,他舉起了165公斤的杠鈴,已經(jīng)大大超過了他的歷史最高紀錄。
這套方法后來被稱為“假想鍛煉法”,被廣泛應用于體育運動訓練中。
加非特因為首先試驗了這種辦法,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曾被許多運動協(xié)會聘為心理學教練,并培養(yǎng)出了許多優(yōu)秀運動員。
由此可見,擁有一個好心境十分重要。在人生旅途中,失敗多于成功,苦惱多于快樂,我們總會在困難、挫折面前懈怠了精神。那么,何不換一種思維,假想自己已經(jīng)成功,然后以成功者的心態(tài)面對眼前的問題和困境,沒準你的眼前就會展現(xiàn)出另一番天地!
心境的變遷
符開潮
前年些時,單位組織退休人員赴外地旅游。80多位老同志坐滿了兩輛大客車。他們像久別重逢的老朋友,相見甚歡,說說笑笑,嘻嘻哈哈,其樂融融。他們沒有人唯唯諾諾,沒有人頤指氣使,沒有人討好奉承。個個彬彬有禮,人人溫和慈善。曾為同事,時常牽掛。往昔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大家說好事、樂事,敘舊暖人心,戲說不傷人。整個車廂彌漫著使人溫暖令人陶醉的團團和氣——為什么大家都自覺地甚至是下意識地遵守這種約定俗成的溫良謙讓的人際關(guān)系的潛規(guī)則呢?我琢磨,這可能都源于他們退休后平和的心境。
是的,打拼幾十年后,個個都兩鬢銀絲步入人生之秋,所有一切的經(jīng)歷,所有經(jīng)歷的一切,都漸漸地隨風遠去。在人生的競技場上,或摔跤,或敗退,或成功,或絢麗,這都被歲月所凝固。歲月豐富了過去人生的閱歷,卻簡化了現(xiàn)在人生的記憶。六十年的歲月留住了所有的遐想,留住了所有的躁動與碰撞,留住了所有的遺憾與殘缺,留住了所有的思念與牽掛,留住了功利的困擾和私欲的折磨。當然,也留住了一些歡樂、幸福和成就。
在過去那段風華正茂、血氣方剛的日子里,總希望自己終有一天事業(yè)成功?,F(xiàn)在明白,事業(yè)成功與否應該是別人眼中的事情,生活成功與否才是自己真正親身體會到的。過去,總認為自己已失去的和未得到的應該是最珍貴的?,F(xiàn)在明白,握在自己手中的才是最寶貴的,應當珍惜現(xiàn)在擁有的一切。過去,自己一臉激情,一身豪邁?,F(xiàn)在,鉛華褪去,感動過自己的一切不再感動了,吸引過自己的一切不再被吸引了,甚至激怒過自己的一切也不再引起憤怒了,時間已經(jīng)屬于自己了,日子過得平和而實在,安然而寧靜。
退休后全新的生活開始了。要花費所有心思,所有精力,去尋找、挖掘、發(fā)現(xiàn)并品味、享受身邊的樂趣,要學懂、學會甚至精于把日常的瑣碎的平淡的生活不斷翻新、不斷提升并津津樂道,要以全副身心傾聽天籟之音,欣賞自然界的原生態(tài)的優(yōu)美動聽的音韻;要真誠地與身邊的綠樹與腳下的小草相伴,與路邊的小狗和樹上的小鳥交談。穿越樹林,不要為飄落下來的殘枝敗葉傷感,要為它們脫胎換骨化為肥料溶入泥土造福自然而欣慰;行走路上看螞蟻疾行,不要哀嘆人生如蟻般渺小,而要驚嘆它們以頑強的意志奮斗一生。
一個人,當他沒有了名利的拖累時,他才擁有真正的自由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