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婷婷
別里科夫?qū)⒆约喊诟鞣N套子中,這只是他不讓權(quán)力傷害自己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即便如此,他的內(nèi)心仍然充滿恐懼,即使是跟他毫不相干的事也會惹得他“悶悶不樂”,怕鬧出什么亂子來。別里科夫的悲劇就在于他永遠無法遠離那種深入骨髓的恐懼感。這種深入到骨髓中的奴性已經(jīng)使他無法審視自己內(nèi)心的需要,他只能在奴性的黑暗中匍匐,最終難逃死亡的結(jié)局。這也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正因為此,契訶夫才塑造了別里科夫這一形象,來加以諷刺批判。
在生活中,別里科夫用各式各樣的套子把自己里里外外裹得緊緊的,包得嚴嚴的。他常常晴天穿靴子、帶裝在套子里的雨傘,一定要穿著暖和的棉大衣,把臉藏在豎起的衣領(lǐng)里,戴黑眼鏡,用棉花堵住耳朵眼。坐馬車要支起車篷,他的臥室“活像一只箱子”。這一系列描寫,將一個與世隔絕的形象寫得惟妙惟肖。
別里科夫不僅要將自己和生活物品用套子套起來,而且連自己的思想、精神也要“套”起來。
政府告示、法令和保守報刊的文章,是他思想和行動的唯一準則??匆姟耙?guī)定著禁止什么”,才覺得清楚,安全。他害怕一切新生事物,害怕社會變革,常常擔心會出“亂子”。城里開設茶館或閱覽室或戲劇俱樂部,他便驚恐不已:“千萬別鬧出什么亂子?!蓖聟⒓悠矶\式遲到一會兒,聽到中學生頑皮鬧事的流言,他心里恐慌:“千萬別鬧出什么亂子?!边@種種言行舉止更將其驚慌無措的樣子表現(xiàn)出來。這些也正是他那深入骨髓的恐懼感的外在表現(xiàn)。
作為一個小人物,別里科夫?qū)嶋H上也是一個受害者,他身上的“套子”在危害別人的同時,也毀壞和扭曲了他正常的人性。當他被柯瓦連科從樓上推下來時,他最害怕的是“這樣一來,全城的人都會知道這件事,還會傳到校長耳朵里去,還會傳到督學耳朵里去。哎呀!不定會鬧出什么亂子!”最終,他就死于這樣的驚恐和擔憂之中。
總而言之,別里科夫只是個普通教師,他的確自覺維護舊制度,能使全城的人都害怕他的“轄制”,但他所處的位置并不具有統(tǒng)治的實際權(quán)力,這就使得他的維護缺乏底氣,使全城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同時也使自己戰(zhàn)戰(zhàn)兢兢。別里科夫看似具有強烈的話語權(quán)威,但這種權(quán)威并不來自他自身,而是來自于他所維護的舊制度。正是他的這種權(quán)威的不確定性,導致了他內(nèi)心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