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進
從教近30年了,每當想起在事業(yè)上“成功”的學生得益于我所教授的“奇招”時,滿意之情難以言表。教育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是促進學生成大器、做棟梁。孩子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是精神健康、奮發(fā)向上。怎樣讓孩子們在成長的歷程中確保一顆永遠向上的心呢?我是這樣做的:
一、快走半步提升自信心法
但凡那些有成就的人都有明顯的“風風火火”的特征。事實也是如此,當你感覺到近階段生活不如人意時,或有輕微的自卑心理時,你只要在平時的步伐中快走半步就可以提升你的自信心。
二、快走10分鐘抵住“饞蟲侵入”法
不少青少年喜愛零食,一下課就往商店鉆,其習慣產(chǎn)生的后果是很不好的。怎樣根治這種“毛病”呢?——快走10分鐘可管住“饞蟲”。研究表明:快走可以讓大腦對食物的刺激反應(yīng)遲鈍,從而起到抑制食欲的作用。
三、負面幻想思維中斷法
青春期孩子,幻想明顯多于理想?;孟胫羞€有好多負面的東西,怎樣讓負面的東西不進入大腦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思維中斷法”——拿一根橡皮筋套在手腕掌端處,當有負面幻想時,就拉起橡皮筋彈揍腕關(guān)節(jié),負面思維立刻中斷回零。
四、隨身攜帶小筆、小本法
靈感不是想到就到的,他必須科學有效地收集。有時一個活動就會引發(fā)靈感,有時一道算術(shù)題就會引發(fā)靈感,最好的辦法是要常備“小筆、小本”,一有靈感就記下來,一有空就研究這些靈感,只要長期堅持,做個“科學家”應(yīng)該沒問題。
五、收集經(jīng)典語錄法
讀名人傳記、記名人語錄,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十分有益,因為“一句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一件動人的事可以感動人的一生”。收集經(jīng)典語錄時可以分門別類:如“動力類”、“智力類”等,這樣做的益處,就是當自己意志薄弱、不想前進時,就有的放矢地拜讀名人名言,感悟名人的“良苦用心”,從而激起奮進的力量。
六、降低高度法
生活中往往是這樣,你越追求完美,你越追求高度,事實卻完全給你相反的回應(yīng)。針對這種情況,青少年要學會科學降低自己的目標高度。高處有月亮,假如你的目標是蘋果,就不必飛得那么高。如果你的目標是蘋果,而你飛到一萬米高空,你既得不到月亮,也看不見蘋果。對于月亮來說,一萬米和從零開始沒有什么區(qū)別,而對于蘋果來說,你又飛得太高太高了。對于目標,要時時修正,當確實是力不從心的時候,重新給自己再定目標,重新丈量自己的身高和臂長,大多數(shù)的時候,只需降低一點點,生活就會好很多。但一定要牢記這樣一句話,退是為了更好地前進。
七、學會幽默法
凡經(jīng)我教過的學生,我都會推薦他們看《快樂驛站》,因為所有的煩惱經(jīng)過驛站就會變得微乎其微。據(jù)說,愛迪生致力于制造白熾燈泡的時候,有一位缺乏想象又毫無幽默感的人取笑他說:“先生,你已經(jīng)失敗了1200次了?!睈鄣仙伛g道:“我的成功就是發(fā)現(xiàn)了1200種材料不適合做燈絲?!闭f完,他自己先縱聲大笑起來。青少年學會用幽默來開放自己,就會使生活多一點情趣。此外,幽默可以給人以友愛與寬容,可使自己樂觀、豁達,還可以潤滑嚴酷的現(xiàn)實,超越用其他方法無法超越的限制。
八、學會寬容法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品質(zhì),也是一種做人的藝術(shù)。在我們今天充滿競爭的社會里,要創(chuàng)造和諧的環(huán)境、實現(xiàn)共贏,離不開寬容。怎樣學會寬容呢?有效表達十字文明禮貌語言——請、您好、對不起、謝謝、再見;及時進行“角色換位”思考——當我是“對方”的時候,我的感覺會怎樣?迅速調(diào)整處事策略——以退為守,“讓他幾分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