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月華
【摘要】社會的發(fā)展需要高智商,獨立能力強的人。我們教育工作者肩負重擔:如何使學生成才!這是值得研究的內容。本人在此認為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學好知識的前提,也是以后立足社會的關鍵;因此,應做以下幾個內容:創(chuàng)設閱讀的條件;加強閱讀指導;引導自學的習慣;如有不妥之處,請指導。
【關鍵詞】自學;學好; 立足
Studies independently ability strong and the weak is learns physical and the foothold society's key
Lao Yuehua
【Abstract】Society's development needs the high intelligence quotient, independent ability strong person. Our educator shoulders the heavy burden: How to cause the student to mature! This is the content which is worth studying. Myself in this thought that studies independently ability raise is learns the knowledge the premise, also will be later bases society's key; Therefore, should make the following several contents: Establishment reading condition; Strengthens the reading instruction; The guidance studies independently custom; If has the deficiency, please instruct.
【Key words】Studying independently; Learning; Foothold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F(xiàn)在中國各方面發(fā)展日新月異,發(fā)展速度猛,每年新的知識大量的涌現(xiàn)。一個人在學校得到的知識是很有限的,且很快會老化。學生如果沒有自學能力,畢業(yè)后無論是升入高一級學校深造,還是走上社會勞動就業(yè),勢必很難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也就無法適應發(fā)展變化迅速的信息時代,那么就有可能在社會的發(fā)展中被淘汰。因此,作為基礎教育的中學物理教學,應以學生終身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為宗旨,把教會學生會學習作為一項教育目標,古人曾提出過閃光的教育思想“受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自學能力是一個人獲得知識和更新知識的重要能力,也是一個人的一種基本素質。在中學時代教師就必須在平時的教學中,充分重視并不斷地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不但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更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
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教學大綱明確的指出:“自學能力對每個人都是終身有用,閱讀是提高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從指導閱讀教科書入手,使他們學會抓住課文中心,能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還應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笨墒窃诋斍安簧賻熒匀徊恢匾晫φn本的閱讀,而是熱衷于題海戰(zhàn)術,特別是學生往往只憑課堂上聽老師所講的定律、公式就忙于做題目,造成基礎知識不牢,缺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不良后果。在中學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必須從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做起,從來人們都是談學生到學校讀書,而從沒有人談學生到學?!奥爼?,而教師在學校則是“教書”,而不是“講書”。教就是引導學生怎樣讀書,怎樣思考分析問題。下面談一點本人的看法,如何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做法。
1 為閱讀教材創(chuàng)造條件
一方面要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自學能力重要性的教育,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有了自學能力,才能不斷地充實和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適應迅速發(fā)展變化的社會,才能不斷攀登科學的高峰,另一方面要多為學生閱讀課本創(chuàng)造條件.學生自學必須要有時間的保證,現(xiàn)在中學的科目繁多,各科作業(yè)也很重,學生每天平均自習的時間只有2至3小時,學生感到做作業(yè)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去看書??!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一方面必須改革教學方法,改變那種填鴨式的“滿堂灌”,一堂課如果一講到底,學生便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連思考余地都沒有,有些問題即使上課講了,學生也做了、練習了,但一考查起來還是不懂,這說明只有教師的講是不行的,還必須有學生的獨立思考,自己消化才行,另一方面,作業(yè)題應少而精,題目是永遠做不完的,重要的是精選典型習題指導學生深入探討,獨立思考,在分析習題過程中探索其規(guī)律,使自己在解題的實踐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傊?,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少灌輸,多誘導,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己學習和鉆研問題的過程。現(xiàn)在我縣教育界學習“洋思中學經(jīng)驗”很值得借鑒。比如課堂教學: 復習—出示教學目標—自習——新課——練習鞏固——小結—作業(yè)。
2 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加強閱讀指導
課本中有對現(xiàn)象的描述,又有對現(xiàn)象的分析概括和圖示;有定量的計算,又有要動手做的實驗,在表述方面,有文學“語言”,又有數(shù)學“語言”(公式、圖象)還有圖畫“語言”(插圖、照片) 看這樣的書,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數(shù)學的計算及其含義,有時,還得畫圖等等。學生剛開始是不易讀懂,也不習慣的,因此,一開始教師就必須用心的加以引導,要求學生從頭到尾地看,并給予指導,必要時,在課堂上還得邊讀邊講;重要的句子、結論要求學生用筆劃出來,對一些敘述較復雜的段落還要予分析解釋。例如:《阿基米德原理》這一節(jié),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后,對課文提出的概念、定義和原理就有了一個初步的輪廓,對實驗過程和現(xiàn)象也有所了解,并能作大致的分析,這時教師可通過提問和學生一起進行討論研究,使之進一步理解,然后教師指出,并要求學生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應特別明確:誰是受力物體,浮力和大小,方向以及在什么情況下才有浮力等,幫助學生理解“原理”的實質,而不致于去死背條文。物理公式是用數(shù)學“語言”來描述物理規(guī)律的一種數(shù)學表達式。初中學生不易看懂,也往往把它當作代數(shù)來看待;這就需要教師一開始就要幫助他們去弄清其含義。其實,數(shù)學“語言”和文字“語言”是一致的,因此,先要訓練學生當“翻譯”,經(jīng)常要求他們將某一物理語言或數(shù)學語言“譯”成文字語言或將文字語言“譯”成物理語言或數(shù)學語言,例如將“銅的密度比鋁大,比鉛的小”,“譯”成寫成“P鉛<P鋼<P鉛”。然后求學生還要了解掌握公式的物理意義、適用條件、各物理量的單位以及單位公式的變形等,經(jīng)常通過這樣的訓練,就能逐步的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此外,課本中還常是一些物理術語,如“屬性”、“豎直”、“狀態(tài)”、“路程”等等,初中學生也是不易理解的,也需要教師通過討論、比較,幫助學生去認識、了解。
3 引導學生預習的習慣,逐步培養(yǎng)自學能力
在初二開始上物理課時,我就向學生提出“以課本為主,課前要預習,課后做練習鞏固”的要求,為了幫助學生學會讀物理書,我還特別向學生提出預習時應注意了解:①看完一節(jié)(或一段)課文后要了解這節(jié)(段)課文講了什么物理現(xiàn)象?某個實驗是怎樣進行的,說明什么問題?②這一節(jié)(段)講了幾個什么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這些概念和規(guī)律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生產(chǎn)實際中有哪些實例?⑧在閱讀課本過程中還要經(jīng)常提些“為什么?”并要設法解決。④看完了課文后,有什么? 不懂,不理解的問題,并把不懂的,有疑問的問題記在記本上,以便上課時認真聽講,或向老師提問。除此之外,在開始時,我在課前還擬定了一些預習提綱,用小黑板寫好,掛在班級上,供他們預習時參考。如上摩擦力》這一節(jié)課前列出以下提綱:①什么叫做滑動摩擦力?是否兩個物體只要接觸,就一定有摩擦力?②在圖9—11所示的實驗中為什么要強調木塊在木板上要做勻速運動?為什么彈簧稱讀出的拉力,就知道了木塊和木板之間的摩擦力?⑧滑動摩接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有什么關系?通過預習提綱引導學生邊閱讀邊思考,幫助他們有的放矢的進行閱讀課本,了解其課文的中心要點,并逐步學會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從而不斷的提高閱讀能力。最后,在每上完一個單元后,還要引導學生自覺認真的進行復習,要求他們再進行一次全面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指導他們通過前后聯(lián)系,縱橫對比,將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并進一步地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明確公式和定律的成立條件和適用范圍,使之做到理解知識,并融會貫通。
總之,培養(yǎng)自學能力是物理教學的戰(zhàn)略任務之一,而提高閱讀能力是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起點。因此,在平時的物理教學中就要充分調動學生閱讀課本的積極主動性,加強指導他們閱讀課本,讓學生在自己的閱讀中獨立地感知,理解教材.通過經(jīng)常性訓練使學生逐步地學會自我學習的方法,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不斷的提高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