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教學是一種語言教學,學科特點更加突出,對于學生,特別是成年人,因害怕困難很多人放棄英語學習,為使英語教學能夠有效的激活學生的語言系統(tǒng),刺激學生語言習得的大腦皮層,通過對幼年兒童的言語掌握過程和成人語言學習進行分析對比、對語言習得理論及其特點、在英語教學中分析整合性和工具性動機,利用兩者的有利因素突破成人語言學習心理障礙的研究和實踐方面進行有意的探討。
[關(guān)鍵詞]整合性動機工具性動機心理引導內(nèi)驅(qū)力
中圖分類號:G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820135-02
一般說來,在語言學習中,學習者的動機可以被分為兩種。整合性動機(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性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
前者為了能熟練運用這門語言和他人交談,為了能借助這門語言去了解該語言群的文化而學習此語言。后者稱為工具性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顧名思義,也就是為了使這門語言能成為幫助自己擁有美好前途或獲得某種實利的工具而學習它。不難發(fā)現(xiàn)要想成為一名真正成功的語言學習者,第一種動機是理想的。而年齡越小的學習者越傾向于獲得第一種動機。Taeschner(1991)的研究發(fā)現(xiàn),6-10的學生認為學習語言容易,且對他們有吸引力,他們能積極表達,語言表達自然,他們學習語言是由于想真正掌握它;而學習年齡晚4-5年和成人學生則在一定程度上不喜歡學習二語,其學習動機表現(xiàn)為工具性動機,因為他們已意識到學習該語言對將來有用。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學習該語言就是為了通過一系列對于他們很重要的考試,他們將考試成績看得很重,而對于應掌握的實際交際能力卻不是那么重視。兒童是具體思維者而成年人能抽象全面地思考問題。二語學習需要大量的抽象思維,因為語言在本質(zhì)上是抽象的。因此,青春期之后的學習者會成為更好的二語學習者。
良好的語音語調(diào)要經(jīng)過大量的練習才能獲得。這要求學習者在一定程度上要暫時將自尊心放在一邊,要敢于運用該語言表達自我,在這一方面,青春期以前的學習者似乎更具有優(yōu)勢。學習二語越早,他們就越會采用相同的策略學習二語和母語,加上此時由于課堂活動比較豐富,學習者也具有濃厚的興趣,他們會在課堂上踴躍發(fā)言,會積極思考并運用學過的詞句來表達意思。當受到表揚時,他們的積極性會更高;當被指出不足之處時,他們也不會感到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因為此時他們的自我意識相對來說比較淡薄。而青春期以后的學習者,他們的情感因素的組成部分已經(jīng)變得成熟起來。想要運用語言表達自我時,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會被許多因素所困擾:自己考慮得是否正確?如果說錯了會不會遭到同學們的嘲笑?而當老師指出他們的錯誤時,部分學習者的自尊心很可能已經(jīng)受到了傷害??梢哉f,青春期以前的學習者其感情屏障沒有之后的學習者高,感情屏障低有利于內(nèi)在機制的正常運轉(zhuǎn)。人類都是情感動物,人的情感領(lǐng)域包括許多因素,如焦慮、動機、態(tài)度、興趣、移情、自我觀等。雖然情感因素和二語學習并無直接的聯(lián)系,但它們卻間接影響著二語學習的效果。
一、動機、興趣和態(tài)度等情感障礙在學生英語學習中的主要表現(xiàn)
動機、興趣和態(tài)度對件事的成功與否起到重大的影響。良好的動機、興趣和積極的態(tài)度是二語學習取得成功的必備因素。英語學習的情感障礙指的是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方面的阻力及困難,表現(xiàn)為學習過程中的緊張、焦慮或?qū)τ⒄Z的恐懼、厭倦、冷漠,對自己的擔心等。在學生中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語言交際中的交際恐慌
按照話語理論,第二語言習得是通過交際完成的,交際在英語學習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我們知道,換一種語言交際,就可能存在理解別人,表達自己的困難。尤其在表達能力有限時,羞怯、驚慌、恐懼等自然而然地在學習者身上表露出來,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英語交際恐慌,是英語學習中常見的情感障礙之一。交際恐慌可以分為口頭表述焦慮和領(lǐng)會焦慮。
1.口頭表述焦慮。說話者在表達能力有限或交際氣氛比較緊張、壓抑、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由于對自己缺乏信心,對所表述的內(nèi)容沒有把握而引起的憂慮甚至恐慌,從而導致交際困難,這種情況下,學習者對自己的神情舉止特別敏感,惟恐自己在同伴面前出丑、失態(tài)。這種焦慮反而使學習者表述時異常緊張,口齒不清,行為拘謹,面紅心跳,而面部表情和行為通過反饋進一步強化了緊張意識,形成惡性循環(huán)。
2.英語領(lǐng)會焦慮。學習者在口頭交際過程中或師生知識交流過程中,理解、捕捉對方語言信息發(fā)生困難而引起的憂慮和緊張。例如,學生在交際或交往過程中,思想高度集中,神情高度緊張,表情呆板,過分注意每個詞,一旦在某個詞或術(shù)語上卡了殼,結(jié)果聽了上句漏了下句,以致沒有信心繼續(xù)聽下去。
(二)因“三怕”不敢開口
意識到他人將對自己具有評價性質(zhì)的活動,都屬于擔心否定的社會評價這種焦慮。主要表現(xiàn)為“三怕”:1.怕遺忘。由于年齡偏大,強記能力減退,面對大量的詞匯和復雜的語法規(guī)則缺乏信心,覺得學習上最困難的是記憶。2.怕出錯。成人學員的自尊心很強,與普通學校學生相比,他們更擔心出現(xiàn)錯誤。3.怕失敗。盡管有豐富的人生經(jīng)驗,但很多成人學員在學習上抗挫折能力不強,而考試又是檢驗他們學習是否成功的一種最直接的手段,因此對考試格外緊張、害怕。
(三)挫折心理和苦惱對學習態(tài)度的妨礙
學生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挫折心理和苦惱對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的形成起妨礙作用。
1.挫折心理。從心理學的意義上來解釋,挫折心理是個體在某種情境下產(chǎn)生的一種情緒狀態(tài),即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行動過程中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或干擾,導致個人動機不能實現(xiàn),個人需要不能滿足時的一種消極的情緒狀態(tài)。當前的中學生好勝心強,缺乏自制,情緒忽高忽低,緊張浮躁,總想急于求成。
2.苦惱。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苦惱是由于心理上發(fā)生糾葛、內(nèi)心產(chǎn)生矛盾而引起的情緒上的不安和焦躁,它也屬于一種心理受挫現(xiàn)象。從觀察和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苦惱。例如,一些學生性格內(nèi)向,在英語學習中,當他們遇到困難又沒有能力解決時,不愿意向老師、同學傾訴衷腸,內(nèi)心產(chǎn)生一些不愉快的陰影。因此也就難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二、如何克服學生情感障礙的分析
根據(jù)以上情況分析,如何利用學母語的動機和方法,結(jié)合第二語言習得的有利因素克服其弊病,筆者教學中設計中有針對性的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注重學生的心理引導
英語是一門語言課,也是工具課,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人,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間接興趣,克服在學習中的心理感障,解開學生的心扉,第一堂課是非常重要的。筆者第一堂課給學生設計如下討論題:
第一堂課給學生設計如下討論題:
1.What is English? 什么是英語?
2.How many years you have studied English? 你學了多少年的英語了?
3.Why do we study English again? 為什么要學英語?
4.How can we study English well? 怎樣能學好英語?
通過前三個問題的討論,引導學生了解英語是一種交際語言,由于國內(nèi)外形勢的發(fā)展,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2008年奧運會將在北京召開,英語處于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由于大學生在社會所承擔的責任;時代對于大學生的要求,每個同學必須學好英語,并下定決心突破口語關(guān)。在分析第四個問題的時候,將兒童學習母語的情況進行分析,并且提問,中文是我們的母語,有沒有同學敢說自己在讀音和認字方面出來沒有出過錯誤?有沒有中文教授敢說自己從來沒有認錯過字?學生的答案是沒有。教師乘機說老師在讀音中不可能從不犯錯誤,更何況我們是學習第二語言的學生了。要學習好英語一定要敢于開口,不要怕出錯誤,同時和學生討論嬰兒學習母語的過程,回憶自己如何學習母語,怎樣教小孩的母語,指出兒童也是在學習的過程中自我糾正錯誤和完善的。這樣有效的解除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心理障礙,明確學習目的使學生產(chǎn)生了強大的內(nèi)驅(qū)力,學習的積極性高漲,學習成績有了顯著提高。
(二)利用課外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組織英語興趣小組,每周組織英語角活動,充分利用英語選修課,定期安排學生活動。傳閱圖片、報刊,觀看錄相、電視,使學生看到英語無處不在,意識到英語學習重要性,激發(fā)學習動機。另外選擇積極向上的內(nèi)容,如讓學生上街購物,然后以“購物”為題進行會話;結(jié)合學生拾金不昧的事例,以“尋找物主”為題進行交談,這些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在每一課都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設計出一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分組進行辯論,如英語本科專業(yè),教飲食這一課,辯論題目是:早餐到底是自己在家做好?還是到外面去吃好?正反兩方從是否節(jié)約時間、有利于早上的鍛煉到營養(yǎng)等方面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小組的集體榮譽感和熱烈的語言氣氛,刺激著學生大腦皮層系統(tǒng),使平時再不愿意開口的學生也身不由己的參與進去,進入一種欲罷不能的情景。
(三)根據(jù)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思想教育
在教學中,許多學習的苦惱困擾著后進生,造成他們反常的心態(tài)和扭曲的性格,如不及時解決會影響這些學生的健康成長。比如有些后進生學習也很刻苦,但成績始終上不去,于是就認為自己不行,天生不是學英語的料,針對這種情況,筆者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分為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年計劃,每一個階段都找到自己的前進目標,看到自己的大小進步,并和他們談心,肯定其學習的態(tài)度,點撥學習方法,鼓勵他們持之以恒,用真心,關(guān)心愛護他們,通過這些大大地增強學生學英語的信心和勇氣。
(四)創(chuàng)建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
環(huán)境對學生的心理影響很大,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不僅給人以舒適整潔美觀的感覺,還會使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情緒飽滿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五)營造濃厚的英語教學氛圍
英語課堂是教師和學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場所。融洽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能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使學生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學習。因而在英語教學中,對于學生所犯的語言錯誤,只要不影響正常的交際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應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即予以接受,不立即糾正),這樣有利于學生減少運用目的語時怕犯錯誤的情感障礙,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于后進生也不應忽視,可適當提問一些簡單問題,讓他們能“跳一跳,就能夠著桃子”,使他們有一種參與后的成就感。
整體來說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要用愛心幫助學生克服情感障礙,采用民主平等競爭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展示才華,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實踐證明分析母語和第二語言習得利弊,采用注重學生的心理引導、營造濃厚的英語教學氛圍利用課外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建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營造濃厚的英語教學氛圍,以整合性動機教學克服學生語言學習的心理障礙在教學實踐中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周又萍,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六課型》多媒體教學模式的研究,職業(yè),2008(1).
[2]周又萍,遠程開放教育中英語作業(yè)多維控制激趣初探,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7(12).
[3]周又萍,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6).
[4]周又萍,自制CAI課件在英語教學改革中的新理念和策略,職業(yè),2008(4).
[5]周又萍,激化學生探究性學習英語《六課型》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探討和實踐,職業(yè),2008.
[6]孫妮,成人二語習得者學習策略實證研究,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07(3).
作者簡介:
周又萍(1954-),女,漢族,湖南省邵陽市人,本科學歷(研究學者),高校管理研究員、英語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