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子
在很多夜晚,躺在床上,總是想起雷·布萊德伯里的《世界的最后一夜》。這篇小說有一個夸張的標(biāo)題,寫的卻是一個非常平凡而令人感動的故事。難得的是,一點兒都不煽情,只是娓娓道來,滿篇都是小兒女的家常話。所謂生死大事,這里以完全的平常心來對待。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對中產(chǎn)階級的年輕夫婦,他們不是圣人,不是智者,不是英雄,不是文豪,面對大毀滅,沒有慷慨悲歌,沒有哀哀飲泣,他們只是“像往常一樣”,在瑣碎的家事中打發(fā)掉“世界的最后一夜”。
體面的職業(yè),安定溫暖的家,一雙小兒女,最重要的是,夫婦相親相愛。對于突如其來的不幸,他們有什么抱怨呢?丈夫?qū)ζ拮诱f,除了她和孩子,他沒有什么可留戀的,因為“既不喜歡這座城市,也不喜歡現(xiàn)在的工作”。
不抱怨還有兩個理由:第一,整個人類都是同一命運,個人算不了什么;第二,我們都是普通人,雖非惡棍,也不是圣人,沒有理由要求與別人不同的結(jié)局。
幸和不幸都是相形之下的。丈夫說:“不管怎樣,我們總是相親相愛的。”于是他們久久擁吻,攜手上床,頭頸相觸,雙手緊握,躺在深秋的寒夜里,等待命運的安排。
生活其實就是一種態(tài)度,就像幸福是一種感受,驕傲是一種武器,回憶是對現(xiàn)實的拒絕和嘲弄一樣。布萊德伯里小說中的人物的態(tài)度就是:以一種值得驕傲的從容,像往常一樣生活。
(漠北風(fēng)摘自新星出版社《空杯》一書,Winnie.J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