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飏 陸金燕
摘要通過分析大學英語學生在寫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詞匯、句法、結構等,探尋能提高其寫作水平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大學英語學生寫作分析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1 前言
寫作是通過思考,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寫作水平反映人的語言掌握程度。但大學英語沒設專門寫作教學,學生很難獲得系統(tǒng)訓練,直接影響寫作水平。本文通過分析學生習作中常出現(xiàn)的典型問題探討其成因,提出改進教學的幾點方法。
2 問題分析
2.1詞匯
(1)詞匯量不足。按照《大學英語教學大綱》要求,第四學期學生應掌握詞匯量為:精讀量八千至九千詞,泛讀量三萬六至四萬詞。而大部分學生遠沒達到該要求。
(2)詞語變形欠了解,如名詞單復數(shù)、動詞各種形式、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級等。如抽象名詞在被具體化后也可與不定冠詞連用,如A darkness came into her eyes and she fell里a darkness指“一陣黑暗”。
(3)同、近義詞的區(qū)別缺乏了解。學生往往把最熟悉的詞拿來用,有時顯得牽強附會,甚至出現(xiàn)錯誤。如:borrow指“借進”,而lend指“借出”。
(4)使用模糊詞。學生在寫作中常用good、beautiful等意義模糊且不具體的詞,真實思想沒清楚表達,而文章表現(xiàn)力也大大削弱。如“She is beautiful”不如“She is attractive”傳神。
2.2句法
英漢結構差異大是造成句法層次錯誤的主要原因。學生作文表現(xiàn)在:
(1)把漢語主題直接轉為英語主語。如The price of the book is expensive.→The book is expensive.
(2)英語句子成分間須保持人稱、性、數(shù)、時、意義方面一致。受漢語影響,學生英文作文中出現(xiàn):A.主謂不一致 This school enjoy good reputation →enjoy;B.時態(tài)不一致 When I was young,I often go hiking →went;C.詞類混用 So they past the exam →passed。
2.3結構
中國傳統(tǒng)思維注重直觀經驗,學生往往不直接入題,由遠及近繞半天才談到主題,需詳寫時卻一筆帶過。如學生常用套語with the development of,完全受漢語思維習慣影響。西方人則是直線思維,直奔主題,提出觀點后展開。在展開主題部分,受整體性思維影響,常正面沒錯,反之也有道理,觀點不明確。而西方人受分析性思維影響,寫作中觀點非常鮮明,贊成即贊成,反對即反對。
3 改進方法
3.1詞匯
(1)讀與寫??刹捎脤W生試讀—教師糾正錯誤發(fā)音—教師帶讀三步驟。拼寫可通過四步驟掌握:A.準確發(fā)音;B.掌握意義;C.口頭拼寫;D.默寫或聽寫。
(2)詞義與搭配。在講解詞義時,不僅要講本義,更要結合語境講其引申義。再者,如有同、近義詞,也應進行比較,通過舉例讓學生明確其異同,在使用時才能選用最恰當?shù)脑~。大學英語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關鍵在于教會學生搭配詞語。如,bring them up與bring up the twins中,要強調代詞位于中間,名詞位于末尾。
3.2句法
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使學生掌握句子基本結構,加強語言知識運用訓練,促成從記憶到運用的轉化。可從單詞和詞組的造句入手,然后連句成段,最后進行整篇寫作。要求每句話須有主、謂語;時態(tài)語態(tài)正確;主謂一致;注意名詞單復數(shù)、冠詞、形容詞、副詞的運用;文理通順,符合英語習慣等。
3.3結構
教師先采用結果教學法分析范文,鼓勵學生模仿范文結構,然后通過構建蛛網圖使學生確立主題與結構。當學生進入動筆階段,提醒注意思路連貫,拋開語法選詞等技術性問題,一氣呵成完整記錄思想。初稿完成后,教師可從如下角度給出指導意見:(1)主題是否突出;(2)結構是否合理;(3)內容是否充實;(4)思路是否清晰;(5)句子是否與主題相關;(6)過渡句或過渡詞是否使文章更流暢;(7)是否有語法或拼寫錯誤或用詞不當。
4 結論
寫作是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知識表達思想的過程,在訓練過程中必然不斷出現(xiàn)各種問題。在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重視詞匯、句法和結構三方面教學,分析總結常見錯誤,找出導致錯誤的根源,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缺陷,調整教學重點,將這些易出錯的地方在教學中不斷強化,使學生盡量少犯或不犯類似錯誤,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