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嚴妍
摘要中國古代白話小說如群星燦爛,給世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學瑰寶。本文從《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紅樓夢》四部古典小說中分別挑選曹操、武松、潘金蓮、王熙鳳四個人物,對其進行人物塑造分析,說明古代白話小說的人物塑造是怎樣由類型化向性格化過渡的。
關鍵詞白話小說人物形象類型化性格化
中圖分類號:I207.41文獻標識碼:A
世界各國小說對人物的塑造都經(jīng)歷了一個由不成熟向成熟過渡的過程,主要表現(xiàn)為對人物的塑造經(jīng)歷了最早的類型化塑造,再到后來的人物性格化塑造,及最后發(fā)展到對人物心理化的塑造演變。中國古代白話小說璀璨奪目,群星薈萃,給世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學瑰寶,不僅有舉世公認的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還有一大批經(jīng)典傳世之作如《金瓶梅》、《西廂記》等。其中,對人物形象的塑造體現(xiàn)最明顯的就是《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紅樓夢》。本文試著從這四部名著中各挑選一個人物,對他們的性格進行剖析和比較,以闡述古代白話小說人物形象是怎樣從類型化向性格化過渡的。
《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小說,其中對不少人物進行了細致描寫,且一出世便將中國小說類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推向頂峰,成為古代文學作品中類型化藝術形象的光輝范本。本文要分析的對象是曹操。
曹操,魏王,字孟德,小名阿瞞,又名吉利,沛國譙郡人。身長七尺,細眼長髯。曹操在《三國演義》中的性格復雜而矛盾,他猜忌、奸詐、殘忍、寬容、睿智、愚鈍、狠毒、溫情。但突出表現(xiàn)為奸詐。時人評價曹操為“治世之能才,亂世之奸雄” 。曹操的偽善和奸詐,并不是那種雞鳴狗盜式的小聰明、小伎倆,而是包含著很多的智慧。青少年時代的曹操,“好游獵,喜歌舞,有權(quán)謀,多機變”,為了達到我行我素、游蕩閑逛、逃避責難的目的,他曾“裝病讒叔”,故意挑撥離間父與叔的兄弟關系。董卓進京后獨霸朝綱,廢少帝立獻帝,擅殺朝臣,激起了王允等人的義憤。曹操自告奮勇去刺殺董卓,不料被董卓從衣鏡中窺見拔刀動作,他隨即跪下獻刀,掩蓋刺殺的失敗,“操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董卓雖然見疑,但仍被他瞞過,任他逃脫。其余典型事例,如“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 夢中殺近侍”、“借頭平兵怨”、“望梅止渴”、“割發(fā)權(quán)代首”、“跣足迎許攸”等,也都足以證明曹操的虛假偽善和奸詐狡猾。
整部《三國演義》,曹操的性格直始至終突顯的都是他的奸詐與偽善。這便是這部小說描寫人物的單一性表現(xiàn),除了曹操這個形象,如諸葛亮的忠,關羽的義,劉備的仁等等人物形象都是類型化的。
與《三國演義》相比,《水滸傳》在人物塑造方面稍勝一籌,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從類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過渡的趨向。一方面,作品中的綠林豪俠繼承了古代英雄的特征,殺富濟貧,積惡如仇,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稱分金。作為“勇”和“力”的化身,具有類型化的傾向;另一方面,又體現(xiàn)了社會下層特別是市民階層的道德理想和生活情趣,具有比較突出的個性特征。在這里,我就以一百零八好漢中的武松與曹操相比較。
武松在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中排名第十四位?!端疂G傳》中塑造的武松形象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心雄膽大,勇武剛烈”。他身材魁偉,相貌堂堂。中氣十足,有萬夫難敵之威風,景陽岡打虎,聲名遠播。當他知道嫂子潘金蓮與西門慶通奸,并殺了哥哥武大郎之后,回家便殺了西門慶。這事體現(xiàn)的是他市民階層的道德理想。而之后他被官府刺配孟州牢城,得到金眼彪施恩的關照,便又接受施恩的請求,去東門外快活林,為施恩報仇。施恩任武松一路豪飲,到了酒店,先教訓蔣門神的小妾,接著借著醉酒又痛打蔣門神,直到蔣門神大叫饒命,答應把快活林還給施恩。后張都監(jiān)被蔣門神買通設計陷害武松,“張都監(jiān)血濺鴛鴦樓”一節(jié),武松一口氣殺死男女十五名,方解心頭之恨,并在白粉墻上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這就又體現(xiàn)了武松不畏豪強的英雄特征。除此外,還有很多事,作者將武松的形象描寫得比較立體,人物性格也較豐滿。
《三國演義》是類型化人物的典范,而曹操則是類型化人物的突出典型。《水滸傳》開始有了性格化的跡象,如對武松的描寫便可見端倪。曹操是政治家、軍事家,而武松乃綠林好漢、一介武夫,但總體上還是類型化的范圍。而《金瓶梅》則改變了人物單一色調(diào),基本上實現(xiàn)了從類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的轉(zhuǎn)變?!督鹌棵贰樊斨?潘金蓮這個人物,很值得進行分析與比較。
潘金蓮出生在清河南門外一個裁縫家,排行第六,從小聰明伶俐、思維敏捷,魅力出眾,作者寫月娘第一次看她:“從頭看到腳,風流往下跑;從腳看到頭,風流往上流。論風流,如水晶盤內(nèi)走明珠,論態(tài)度,似紅杏枝頭籠曉日??戳艘换?心中不言,心內(nèi)暗道:‘小廝每家來,只說武大怎樣的老婆不曾看見,今日果然生得標致,怪不得俺的那強人愛她!”這寫出了潘金蓮的美貌無人能及。此外,也寫到她謀害武大,虐待迎兒和秋菊,攛掇西門慶打?qū)O雪娥,宋惠蓮的死她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這些都是她所處的那個特定的生活環(huán)境及不正常的關系所撒下的羅網(wǎng)必然造成的結(jié)果。于是,作者完成了潘金蓮這個人物既狠毒、淫蕩,又聰明、美貌的“圓形人物”的形象。
在《紅樓夢》之前,《金瓶梅》已經(jīng)完成了小說題材從英雄傳奇和神魔向市井凡人的過渡,也完成了小說人物從類型化向性格化的過渡。但《金瓶梅》的人物只是注意到避免人物性格的單一化,所以加強了人物性格的多色素和豐富性,并沒有達到人物個性與共性高度統(tǒng)一的典型高度。這一重要人物形象塑造是由《紅樓夢》最終完成的。對于《紅樓夢》這部小說,我試著對其中的王熙鳳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進行分析。
王熙鳳,即鳳姐,綽號“辣子”。她是小說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模樣又極標致,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深細,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的”;長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少說些有一萬個心眼子,再要賭口齒,十個會說的男人也說不過他”。她精明能干,機敏過人,多謀善斷,處事果決,深得賈母和王夫人信任。但又非常自私貪婪,權(quán)欲、財欲心極重。她“毒設相思局”,賈瑞被置于死地,還不知怎么死的;“弄權(quán)鐵儖寺”,為了得到三千兩銀子,逼得張金哥和長安守備之子一對有情人雙雙自盡;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兒也被王熙鳳用陰險惡毒的方法害死。她為了保住管家娘子的地位,極力撮合寶黛成婚,阻止“金玉良緣”,從而觸怒了賈政和王夫人,寶釵以“寶二奶奶”的身份來到賈府,王夫人將管家大權(quán)交給寶釵,從此,王熙鳳的地位急劇下降,她“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最后直落了個“哭向金陵事更哀”的悲慘下場。
王熙鳳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金瓶梅》中潘金蓮的形象,但兩者相比較,就可以發(fā)現(xiàn)王熙鳳的形象更為豐滿,更加立體,是完全可以與安娜·卡列琳娜這樣的世界一流名著人物相提并論的典型人物。
從《三國演義》到《水滸傳》,再到《金瓶梅》,繼而又到《紅樓夢》。就這樣,我國的古代白話小說的人物形象完成了從類型化到性格化的轉(zhuǎn)變。這體現(xiàn)了中國小說創(chuàng)作的極大進步。而在之后文學著作里,作家們在人物塑造這個方面一直在不停地向前走著,人物形象越來越多元化、立體化,使讀者更加能夠體會到小說的魅力,并從小說中感悟到更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