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永忠
高考考試說明中對作文發(fā)展等級有明確要求: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zhì),揭示事物內(nèi)在的因果關(guān)系,觀點具有啟發(fā)作用。對此,不同文體有不同要求,記敘文要形象厚重,議論文要抽象透徹,散文則要有韻味、有哲理。
高中階段是一個人思想漸趨成熟的階段,人生觀、世界觀漸漸走向成熟,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也在不斷走向成熟。正如此,高考才十分注重對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那么,學生的議論文該如何寫作才能做到“深刻”呢?其實,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平時稍加訓練,高考議論文還是很容易獲得突破的。
比如下列文段:
談踏實
……
文學藝術(shù)的成功需要踏實。李賀作詩嘔心瀝血有了詩鬼盛名:曹雪芹怡紅軒中批閱十載方成就千古奇書;齊白石老人印章的道勁功底是從前不分晝夜于刻百磨練就的: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其實背后有達·芬奇幼時畫雞蛋的刻苦。
上文觀點明確,論據(jù)充分,形式整齊,本應(yīng)該是不錯的文段。但細加研讀,總覺得缺少了點什么。這是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即“觀點+材料”式的議論文。這類文章不乏鮮明觀點,不乏充實材料,但就是缺乏議論,不能把論點和論據(jù)連接起來,論據(jù)為什么能證明論點不能指明,同時也顯示了作者缺乏思考,沒有較深的思辨能力,也就沒有達到“深刻”的要求。
上文可以修改成下面的樣子:
文學藝術(shù)的成功需要踏實。盡管藝術(shù)是情感的表達。是激情的釋放。但是踏實的功底決定了表達的效果。李賀作詩嘔心瀝血有了詩鬼盛名;曹雪芹悼紅軒中批閱十栽方成就千古奇書;齊白石老人印章的遒勁功底是從前不分晝夜于刻百磨練就的: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其實背后有達·芬奇幼時畫雞蛋的刻苦。大凡擁有極高藝術(shù)造詣的人,其出神入化的表現(xiàn)力皆來自扎實的功底。目此,可以說,藝術(shù)殿堂精沒的紋飾是用扎實雕刻成的。
上段黑體字是新加上的幾句議論性的句子。有了這幾句,整段文字就如同畫龍點睛,論點和論據(jù)之間就有了緊密的聯(lián)系,論證效果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議論文寫作需要哲理的思考。議論說理是議論文的核心、靈魂和生命線。議論文,重在議論,貴在說理。議論是否精彩,說理是否透徹,關(guān)系到文章思想是否深刻,也就直接關(guān)系到議論文質(zhì)量的高低。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議論文中的議論說理卻成為制約議論文寫作的瓶頸,成為議論文提升層面的隘口。有的學生只敘不議,或以敘代議,不能在敘述的基礎(chǔ)上議論說理,升華主旨,文章顯得頭重腳輕,毫無說服力可言,很難讓人信服,嚴重影響了作文質(zhì)量。因而,努力掌握議論文的議論方法,連接好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關(guān)系,是提升議論文品味,爭取高考作文出采的不二法門。如:
論點:人貴有自知之明
論據(jù):鄒忌的妻、妾和客出于私心,異口同聲地肯定鄒忌比美麗的城北徐公更美,但鄒忌沒有被假象迷惑。
論證:為什么鄒忌能透過妻、妾和客的交口稱贊的表象發(fā)現(xiàn)問題的本質(zhì)呢?因為他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有自知之明。
有了“論證”,論點有了強有力的支持,論據(jù)有了用武之地,論證過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突破論證難點可以用以下幾個實用方法:
一、因果分析法
無論對什么問題、什么事物展開議論,無論在議論中表達什么見解,提出什么主張,講述什么道理,或者反駁他人的什么觀點,都是為了達到說服讀者,令讀者信服的目的。葉圣陶說:“說明文以‘說明白了為成功。而議論文卻以‘說服他人為成功?!?《文章例話》)這正說明了議論文的基本特點。議論文不但要論說對某一議論對象的見解,表示作者的態(tài)度(即觀點),而且要闡明為什么提出這種見解,為什么抱這種態(tài)度。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論據(jù)所述的事實,并據(jù)此推求形成的原因的一種分析方法。如:
靠奮斗是可以沖破被“埋沒”的壓力的。不少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就遭遇過被“埋沒”的命運。愛因斯坦就曾在一個專利局中充當小職員的平凡角色,但他沒有灰心,而是抓住一切機會進行研究,終于開創(chuàng)了物理學的新天地。華羅庚曾在一個小店鋪里工作,但他沒有消沉,而是在做好營業(yè)工作之后,分秒必爭,寒暑不辯,刻苦自學,潛心鉆研,終成著名的數(shù)學家。
為什么他們沒有因“埋沒”而“窒息”。反而有所建樹呢?因為他們是生活的強者,他們不甘忍受被“埋沒”的命運。不管在什么情況下,他們始終沒有喪失向上的勇氣和力量。他們堅信,只要奮斗不息,終有如愿之日。因此,他們在被“埋沒”時,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終于沖破“埋沒”脫穎而出。
上文中的“為什么”,較好地架起了事例與結(jié)論之間的橋梁,使論點和材料的聯(lián)系緊密了,達到“敘”為“議”服務(wù)的目的,材料就有了說服力了。
因果分析法的應(yīng)用其實很簡單,只要多幾個“為什么……是因為”就可以了,如:
有時候磨難,恰恰能夠歷練人生,綻放光彩。貝多芬雙耳失聰,卻能在這樣的磨難下譜寫出不朽的交響曲,撼人心靈,那是因為他不屈服于命運的打壓,頑強抗拒厄運。才譜出了人類的心靈之歌;司馬遷遭受腐刑,卻能在這樣的恥辱中寫成《史記》,汗青溢光。那是因為他有堅定如山的信念。剛毅如鐵的意志,于誹謗譏嘲中堅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圍成為“史圣”:一代體操王子李寧淚灑漢城黯然退出體壇后,卻又另辟天地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事業(yè),讓李寧牌系列運動用品風靡中國的體育用品市場,那是因為他懂得承受失敗,不為失敗所嚇倒,才能在失敗中開拓出一條新路。磨難,是禍,又是福。它對于意志堅強者,只不過是人生路上的一簾風雨,只要勇敢地走過去,前方是另一片藍天。
二、“假設(shè)分析法”
即運用假設(shè)推理對所列舉的論據(jù)進行分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襯,很有說服力。如:《六國論》在分析完六國滅亡的原因后,作者從另一角度提出: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p>
此議論振聾發(fā)聵,很有說服力。
使用“假設(shè)分析法”要注意的是:對語段進行假設(shè)分析時,如果舉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應(yīng)從反面來假設(shè)分析;如果舉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應(yīng)從正面來假設(shè)分析。如: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蛋,當你畫了一個,再去畫另一個時,形態(tài)又不同了。即使同一個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態(tài)也有很大的區(qū)別。只有把畫蛋的基本功練好了,才能畫出更好的畫?!边_·芬奇的老師諄諄教導,說出了一個真理:基本功訓練很重要。由于達·芬奇從師階段培養(yǎng)了扎實的畫畫基礎(chǔ),他后來成為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卓越的畫家。
在此敘述的基礎(chǔ)上,如果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