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怡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數(shù)學教學沒有永恒的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但教師對教學過程中各種結構形成的優(yōu)化控制與調節(jié),是大面積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本人通過實踐與研究,探索出了一些使學生學得主動積極又輕松愉快的方法。
一、 創(chuàng)設愉快情景,使學生樂于學習
教學中,教師的引導、組織都是為了學生的學,良好的課堂氣氛,和諧的、平等的、融恰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愉快而又自主專心地學。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學生精力不集中,做小動作、講小話、打瞌睡現(xiàn)象,怎樣處理才能保持饒有趣味的課堂氣氛與和諧、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呢?
1.教師要從內心深處去親近學生,讓學生感到溫暖,感到教師對他們的是欣賞和鼓勵;充分發(fā)揚民主,使學生感到學習是與老師一起合作、探究、互動的過程,課堂上使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從而學生能全力以赴的學習,感受學習的樂趣;注重師生平等,教師以平和、平等的心態(tài)對待每一位學生,調動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這樣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課堂效率。
2.采用靈活多變的形式,創(chuàng)設課堂情趣,提高課堂效率。有一次在列方程解行程問題時,我發(fā)現(xiàn)有兩位同學在講小話,于是我要這兩位同學上臺來,這兩位同學知道自己錯了,非常緊張地走上講臺,同學們都在猜測這兩位同學該挨批評了,而我要這兩位同學演示例題中的行程問題中的相向相遇過程及同向追及過程,過后表揚他們表演得生動形象,反應靈活,一定能把數(shù)學學好,這兩位同學回到座位后聽課專心了,這節(jié)課既有趣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這個事件既悄然糾正了學生的錯誤,又給課堂帶來了情趣。因此當學生上課走神時,不要當眾批評,只要用暗示、提醒或通過扼要提問,使其注意力集中,回到課堂上來,有時可從課本內容出發(fā)準確理解編者意圖,恰當組織素材,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加強對數(shù)學知識的認識,使數(shù)學知識得以注入生活的氣息,讓學生了解知識的應用價值。如我在講“代數(shù)式的值”時這樣引入的:
教師:你想知道你將來能有多高嗎?
學生:(異口同聲)想!
教師:那么請看身高預測公式——男孩身高=(x+y)÷2×1.08;女孩的身高=(0.923x+y)÷2 其中x表示父親的身高,y表示母親的身高。
學生懷著極大的好奇心,興奮地進行著各自的身高的計算。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剛才每位同學求出的數(shù)值,就是叫做這個代數(shù)式的值;大家用自己父母的身高代替x、y計算的過程就是求代數(shù)式的值的過程,所以創(chuàng)設課堂情趣適當,既緊靠“課標”又適合學生的學情,從而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
3.課堂上,遇到學生對問題答不出來或答錯時,不要訓斥、冷淡,而應耐心點撥啟發(fā),誘導并鼓勵學生多 展現(xiàn)自己,多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看法,直到答對為止,幫助他們消除心理負擔,進而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激勵學生追求真理,努力上進。如:在講“二次根式化簡”一節(jié)中,化簡 ■3(a<0),先讓學生觀察特點,并提出問題“已知中只給出了a的取值范圍,那么b的情況怎樣?”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隱含條件b>0,從而可以快速準確化簡二次根式。
4.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促使他們知難而上,在克服困難中體會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如在講“工程問題應用題”的教學時:一項工程,甲獨做6天完成,乙獨做10天完成,若甲、乙兩人先合做3天,剩下的工程由乙單獨完成,問乙還需要幾天完成?解應用題是初中數(shù)學的重點、難點,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找出相等關系及基本數(shù)量關系,而潛能生解答這一類問題有困難,所以我設計這樣一道題:“搬運360塊磚,甲單獨運6次運完,乙單獨運12次運完,甲、乙兩人合運幾次運完”進行鋪墊,這樣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保證。
二、充分運用學習遷移規(guī)律,達到高效率的目的
1.注重強化新知識的生長點,形成知識的遷移,是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思維處于積極主動,定向有序的興奮狀態(tài)之中,如在講“ ■(a≥0)的性質”時,先復習“絕對值”的意義,再讓學生知道其中的規(guī)律,在這樣一種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的心理狀態(tài)中,學生的能力自然會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2.要善于揭示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數(shù)學知識有很強的邏輯性、條理性和系統(tǒng)性,新知識往往是在已有知識基礎發(fā)生和發(fā)展的,在教學中新舊知識連接揭示得越充分,越有利于知識的遷移。如:在講“平行四邊形”一節(jié)時,我出了一道題讓學生討論:在四邊形ABCD中,E、F、G、H分別是AB、BC、CD、DA的中點,討論四邊形EFGH的類型。在教師調控下,學生進行探究。四邊形EFGH:①是特殊四邊形嗎?②是梯形嗎?③是平行四邊形嗎?④是矩形嗎?⑤是菱形嗎?⑥是正方形嗎?⑦能否適當改變四邊形ABCD的形狀,使四邊形EFGH成為矩形、菱形、正方形?⑧請說明理由。通過上述引導、分析、實驗、探究得出結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三、教學生學會猜測、推理論證,激發(fā)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教師不但要教會學生嚴格演繹思維并證明問題,而且要教會學生學會猜測問題,因為數(shù)學中每一條定理是通過論證推理而得出來的,結果是由推理和猜想等非邏輯思維而發(fā)現(xiàn)的,所以教師都應該教會學生去猜想,然后再來論證。如我在講“多邊形內角和定理”時開始我不進行直接教學,而是先讓學生想一些方法得出結果,再讓同學們猜一猜多邊形的內角和等于多少?與邊數(shù)有什么關系?這樣一來,同學們的興趣來了,課堂氣氛十分熱烈。對于種種答案,我沒有直接肯定或否定,而是因勢利導的引入,組織學生探究。在證明這一定理時又向學生提出問題:你們能用幾種不同的方法來證明,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集思廣益,互相補充,最后絕大多數(shù)學生用多種方法證明了多邊形的內角和定理:n邊形的內角和=(n-2)×180°。
以上是我的粗淺嘗試,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探索和實踐,從而更好地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用之才。
(責任編輯:李再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