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迅
新課改要求課堂教學必須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角度出發(fā),要讓學生學得快樂的前提下,主動參與,努力提高課堂效率。自主高效的課堂,沒有學生的自主參與是無法完成的,課堂效率的提高主題是全部學生。所以,我校在堅持課改的同時,積極引入熊川武教授的《自然分材教學法》,并在近三年的推行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自主學習的條件
新課改沒有現(xiàn)成的模式讓教師去效仿,因此在教學中往往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誤區(qū)。作為新課改的教師,不應該在課改的浪潮中迷失自我,要慧眼識真?zhèn)?。只有具備改革勇氣的教?才能真正意義上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這需要幾個條件做保證:
1.保證有時間:教學本身就是一個偏正詞組,“教”與“學”偏重那一邊,就可以看出相應的教學理念。新課改強調(diào)的是“以學為主”,所以,在我們學校實踐中,我們規(guī)定幾個“不”,在時間上保證了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時間。自學時間不少于15分鐘,練習時間不少于10分鐘,點撥的時間不超過15分鐘。這幾個硬性的規(guī)定很好地保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也避免了老師“以教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
2.保證能自學:由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猛然增多,必須給予一定的學習任務,制訂學習任務時必須保證學生能鼓勵完成。否則,自學的效果就會和預期差距很遠。這里主要提倡學習任務要有階段性和層次性,在某一個學習階段對應相關的學習任務,這叫階段性;任務的設置還應該有層次性,逐步加深難度。
3.保證能監(jiān)控:學生的自學必須保證有人監(jiān)控,我們學校是采用小組6人圍坐的形式,學生學習的效果有兩層監(jiān)控:第一層就是文、理科小組長,他們會檢查組員的學習任務是否完成,完成情況如何;第二層就是老師的巡視,既然是以學為主,老師則應該走下講臺,走進學生里面,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即時糾正。
二、教學四環(huán)節(jié)
有了上面的幾個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漸漸養(yǎng)成,一個高效率的課堂應該經(jīng)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反饋信息,逐步實現(xiàn)課堂的教學目標,經(jīng)過我們學校的實踐,我們總結出教學的四環(huán)節(jié):
1.自學,學生根據(jù)老師的課堂學習要求,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
2.互幫,在自學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首先是通過同學們互助解決,主要的形式是由一位小組長組織,另一位小組長監(jiān)控,互助的內(nèi)容主要是講解和提問。其中互幫中可利用小黑板進行展示和講解。
3.點撥,通過對自學和互幫的觀察,針對各個小組在學習中的一些重難點問題,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進行講解和點撥。不用懷疑時間不夠,實際上,當所有的同學都集中精力聽課的時候,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4.測評,測評的含義是“測”和“評”,首先要有一定的習題檢測該堂課的學習情況,還要及時地對每個小組給予評價。
5.杜絕“虛假繁榮”。
作為參與新課改的教師,最易出現(xiàn)的一個問題就是:注重形式,脫離實際。一個氣氛活躍的課堂不一定是我們所追求的課堂,小組的討論并不直接等于合作學習,我們必須摒棄形式主義,在新課改的道路上把新課改的精神落實到實處。
作者單位:深圳市寶安區(qū)文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