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彥青
煩憂
戴望舒
說是寂寞的秋的悒郁
說是遼遠的海的懷念
有人問我煩憂的緣故
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有人問我煩憂的緣故
說是遼遠的海的懷念
說是寂寞的秋的悒郁
戴望舒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現(xiàn)代派”詩群的代表性詩人。他以一首《雨巷》享譽半個多世紀。事實上,他的這首《煩憂》無論在寫作技巧還是象征意蘊上均有其獨特性,在戴望舒的作品中似乎更有代表性。
《煩憂》是一首典型的回文詩,回文詩是一種按一定法則將字詞排列成文,回環(huán)往復都能誦讀的詩。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釋義云:“回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贝魍娴倪@首回文詩只是前后顛倒,詩人對詩中景物的描述是一種倒敘結構,是先答后問,而不是先有問后有答,從而既使詩歌的韻律與詩意的發(fā)展相互呼應,又通過擴大視野,以時空的組合,寫出詩人的強烈感受,以沉潛卻決絕的氣勢奪人。
在敘事過程中,這首詩采用了追憶的手法,追憶可以建立所有對往事的回憶的原則,進而它便指向煩憂的根源所在。通過寂寞、遼遠二詞的使用,把意象凝縮,反而指引作者的想象,豐富作品的韻味。為了突出其內心的煩憂,詩人將一段對話的問答次序重新作了安排。它通過匠心獨運而不露痕跡的精巧詩思,使上闋讀罷仍覺意猶未盡。文法倒拈,清韻無限。就詩歌的創(chuàng)作心理而言,詩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貌似平靜中回憶起來的情感。對詩人來說,寂寞的秋和遼遠的海的情景氛圍是“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后最強烈的感受。因此,一旦鑄辭謀篇,也勢必最先浮現(xiàn)腦際,流注筆端。詩人得之自然,讀者誦之愜意。這種結構特點,對詩思詩境的理解可更進一層,使得詩歌整體的意象雋永、愁緒朦朧。詩人那欲言不言、潛沉含蓄的情緒體驗在這聲色交融的詩境中微微活動著,敏銳得令人心顫,然而始終沒有說出讓讀者期待的那個名字。濟慈說:“我認為詩之能動人在于美好充實而不在出奇立異。要使讀者覺得是說出了他自己的最崇高的思想,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笔闱樵娫谌〔纳吓c繪畫基本一致,它往往抓住瞬間的景象傳達細微的內心情感。同時,詩歌雖以瞬間經(jīng)驗為特點,卻并不滿足于瞬間的效果,而是努力追求無限的審美意蘊和恒久的藝術生命。這些描寫,雖然寄情于景,寄景于物,托情于事,但都是曲盡其情,而絕非開門見山的。
藍棣之《“現(xiàn)代派”詩歌與歐美象征主義》一文中說:關于現(xiàn)代派的藝術特征,從當時詩壇的實際情況觀察,從中國新詩及其詩論的演變脈絡來看,可以說是朦朧的美、奇特的聯(lián)絡、散文美的自由詩形式,以及青春的病態(tài)?!稛n》從情緒內涵看,詩人沒有明確說煩憂的原因和內容,而是用一組喚起愁思的意象,創(chuàng)造了一個表面看似個人化,實質上非個人化而更具人類普遍性的悒郁之境,一個表現(xiàn)悒郁這種情感概念的審美象征符號,從而顯得朦朧幽深。龐德認為“一個意象是在瞬息間呈現(xiàn)出的一個理性和感情的復合體”,詩作通過一組意味雋永,銜接時空的意象,在文法倒拈的藝術結構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朦朧惆悵的悒郁之境,詩人就借其所刻畫的寂寞的秋和遼遠的海的典型鏡像,表達他煩憂時的獨特感受的情懷?;厥幹茡P不盡的余韻。而就這首詩歌本身所蘊涵的情感來看,頗似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彌漫在全詩的是一種青春的病態(tài)。詩人的目的是要傾訴,通過個人對于悒郁在不同時空中的聯(lián)想,來傾訴自己對于愛人的思念之情。他的傾訴在詩歌中呈現(xiàn)出了一個充滿極端壓制、沒有自由的外部世界的最絕望的退縮里呈現(xiàn)出了極端的希望,在詩歌中,營構了一個特有的與真實社會分離的空間。詩人的心境正是“剪不斷,理還亂”的煩憂思緒。情感奔突迷亂正表現(xiàn)為無條理。這正是詩人自我心境的寫照。它既是一種藝術的產(chǎn)物,又是對其所愛的傾訴;它先將欲望的舞蹈轉移到其本身的世界,然后再回到我們這個普通的世界里來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