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云飛 陳明明
【摘 要】高等學校的輔導員在高校里有著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輔導員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最基層也是最直接的管理,同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軍。只有從多方面不斷提高輔導員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堅持以人為本,才能做好新形勢下的輔導員工作。
【關鍵詞】以人為本;輔導員工作;思想政治工作
【中圖分類號】G 64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671-1270(2009)4-0013-01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積極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理應站在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前線,堅持“以人為本”原則,以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
一、新時期高校青年學生的思想特點
第一,整體上表現(xiàn)為比較成熟,但具體到某一個問題又顯得單純,懂得機遇是可貴的,但不知如何把握住機遇。
第二,參與意識、自我表現(xiàn)欲在加強,但合作意識、集體觀念在淡化。
第三,追求成績和榮譽意識很強,但缺乏奉獻精神。
二、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是做好新時期高校思政輔導員工作的前提
大家眼中的好學生往往是聰明、好學、上進、能干、聽話的學生,面對那些標新立異、個性強的學生則頗多微詞,認為他們“不成熟”、“愛出風頭”、“好找麻煩”,往往把他們當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對象。這種觀念忽略了人才的創(chuàng)造特征,有意無意地抑制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火花的迸發(fā),影響了創(chuàng)新精神賴以生存的氛圍?!耙匀藶楸尽钡挠^念,就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堅持一切從人出發(fā),以調動和激發(fā)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手段,從而使人不斷發(fā)展。
三、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做好新時期高校思政輔導員工作
(一)全面了解學生
在工作中應主動了解學生對當前社會新形勢、新問題的認識和看法,以及遇到突發(fā)事件和困難時的情緒變化,并針對不同的情況及時加以解決或疏導。了解學生的性格、脾氣、情感特征、學習基礎、家庭狀況,以及對外部事物刺激的心理反應;了解學生的物質需求、精神需求和自我發(fā)展需求,并針對不同的需求予以合理的滿足、引導、限制或規(guī)勸等等。
(二)真心尊重學生
一要尊重學生的合法權益與合理要求,重視學生的合理化建議,傾聽學生的意見。二要對家庭經(jīng)濟情況、學習成績、社會關系不同的學生,一視同仁。三要對偶爾犯錯誤的學生,以引導為主,批評為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與學生一起共同分析錯誤的根源,從而使學生虛心改正錯誤。四要多鼓勵,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幫助他們不斷改進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三)誠心關愛學生
一要關心學生的需求,如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需要、發(fā)展自身潛能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需要。二要關心學生的利益,包括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如家庭的經(jīng)濟困難、學習成績的優(yōu)劣、獎學金的評定和學生違紀處理,以及人際關系等。三要關心學生的困難,主要是關心學生學習、生活和情感方面的困難,如學習吃力、經(jīng)濟困難、家庭變故等等。
(四)注重培養(yǎng)學生
高校應培養(yǎng)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因此,堅持以人為本做好思政輔導員工作也體現(xiàn)在對青年學生的培養(yǎng)上。高校中有學生會、團支部、班委、社團、協(xié)會等一系列的學生自我管理機構,要最大限度發(fā)揮他們各自所承擔的職能,配合好學校、院系、思政輔導員開展好工作,同時,也使學生干部從每一次的活動中得到能力的鍛煉、素質的提高。
四、堅持以人為本,做好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政輔導員工作還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一)優(yōu)化知識結構,提高業(yè)務能力
高校輔導員只有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理論水平和業(yè)務水平,才能主動掌握大學生思想發(fā)展的軌跡和行為活動的規(guī)律,以自己敏銳的觀察能力、精辟的分析能力、高超的協(xié)調能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提高大學生的思想覺悟,解決學生思想中的實際問題,使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實踐能力
作為高校輔導員不僅要敬業(yè)愛生,加強自身修養(yǎng),更要身體力行,以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際行動,在德、智、體等方面來教育輔導影響學生,使在校大學生迅速成熟、成長起來。
(三)增強人格魅力,塑造良好形象
輔導員的言行舉止不僅反映著自身師德水平的高低,而且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正人先正己,教人先教己,從嚴要求,率先垂范,為人師表。以自己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精神風貌去塑造自己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
【參考文獻】
[1]謝連華,袁斐.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輔導員工作 [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7(8).
[2]董慶,溫剛. 如何做好新時期高校的輔導員工作 [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7).
[3]紀安輝. 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幾點體會[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1).
[4]王德信.新時期高校輔導員職業(yè)規(guī)劃淺析[J].文教資料,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