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是我國全面發(fā)展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英語教學既擔負著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開發(fā)潛力的智育任務,也肩負著塑造靈魂、陶冶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德育任務。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對學生進行講文明、講禮貌教育;要教育學生助人為樂、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多做好事;要教育學生熱愛勞動;要培養(yǎng)學生的毅力和愛國主義精神。
【關鍵詞】英語教學;德育教育;道德情操
【中圖分類號】G 633.41【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1671-1270(2009)4-0089-01
所謂德育,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響,并通過受教育者積極地認識、體驗和實踐,以形成他們品德和自我修養(yǎng)能力的教育活動。德育是我國全面發(fā)展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列“德、智、體、美、勞”之首。英語教學不僅擔負著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開發(fā)潛力的智育任務,而且還肩負著塑造靈魂、陶冶情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德育重任。因此,英語教師練語言技能的同時,要完成對學生進行語言雙基訓練、思想道德教育和智能培養(yǎng),才算基本完成了英語教學任務,從而也體現(xiàn)了“既教書,又育人”的基本職業(yè)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適時地插入思想教育。
一、結合日常用語,進行講文明、講禮貌教育
初中英語課本里的日常用語,大多是選自西方人在日常交往中的文明禮貌的習慣用語,它們蘊含著極其豐富的自然美、道德美。教師在上課時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文明禮貌的教育。如在上《Go for it》七年級上冊預備篇Unit1“Good morning!”時,要教會學生如何運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以及Hello,Hi禮貌地與別人打招呼,并且要做到言傳身教。早上見面,Hi/Hello;每天上課走進教室,“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Good morning,teacher.”、“Sit down, please.”;下課,“Goodbye,class.”、“Goodbye,teacher.”這些親密的用語,使師生之間的感情變得融洽與親密,同時也教育了學生在人與人之間見面時要使用禮貌的用語。又如,根據英語習慣,凡是有事要麻煩或打擾他人,要先說“Excuse me.”給別人制造了trouble或自己做錯了事情,要說“Im sorry.”得到別人幫助要說“Thank you.”等等。教師與學生一起把這些用語使用到生活中。教學《Go for it》七年級下冊Unit2 “Wheres the post office?”這個單元時,要設計情境,讓學生一起實踐,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懂得了文明禮貌、社會公德的重要性。
二、運用教材,教育學生要助人為樂、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多做好事
《Go for it》九年級Unit8 “Ill help people clean up the city.”這一單元里,是引導學生學習思考如何幫助他人,體驗Ready to help others的快樂,在教學此單元時,可先這樣提問:“Have you ever helped other people?”學生都回答:“Yes”。表揚學生的同時,再引導學生談一談自己愿意參加的公益活動,說一說更多幫助他人的方式。中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去幫助他人,如幫助小學生學習,教他們寫作業(yè)、唱歌、畫畫、跳舞等;去敬老院幫助老年人打掃清潔、洗衣、做飯,也可給老年人表演節(jié)目等;也可以去幫助殘疾人解決生活上的一些問題和不便。當然,還有許多幫助人的方式,要告訴學生,這種“樂于助人,讓世界充滿愛”的良好道德情操是每個中學生都必須具備的。
三、運用教材,教育學生要熱愛勞動
勞動能創(chuàng)造財富,人類社會正是因為人們的辛勤勞動才能夠進步?,F(xiàn)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很多中學生不會做家務,也不愿意做。在教《Go for it》八年級上Unit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這一單元時,教師可在黑板上寫幾個問題,并要求學生回答:1.Do you like working?2.Do you often wash your clothes?3.Do you often do some dishes ?
4.What do you uaually do for your parents?幾乎每位學生都回答喜歡勞動,但至少有一半的學生都說沒有洗過衣服和碗筷,而對于問到為父母做了什么的時候,大多數(shù)學生都回答不上來,教師就要告誡學生:熱愛勞動是一種美德,我們只有用勤勞的雙手,努力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明天,熱愛勞動光榮!
四、緊扣教材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毅力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人能一輩子都一帆風順。人生,總是要經歷困難和磨煉的,青少年學生由于心理不成熟,社會閱歷少,在處理問題時往往會經驗不足,處理不當,從而影響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因此,教師應當教育學生在面對困難挫折時,要保持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并戰(zhàn)勝它們?!禛o for it》九年級Unit1的閱讀部分“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中就列舉了幾種解決的方式。1.學會忘記。要竭力忘記那些不愉快的事,不讓它們成為前進道路上絆腳石。學會遺忘,才能解決問題。2.把問題看作是挑戰(zhàn)。工人抱怨老板給的壓力太大,學生抱怨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太多。不必抱怨,應該把這些問題看作是一種挑戰(zhàn)而勇敢地面對。3.考慮更糟糕的事,在遇到困難時,通過與別人所面臨的問題相比較,往往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原來并不那么可怕,就像我們在抱怨沒有好鞋穿的時候,多想想那些有鞋卻穿不上的人,他們連腳也沒有啊!
五、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有國才有家。只有有了國家的繁榮富強、安定團結,才會有我們的幸福生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例如,在學到China一詞時,要告訴學生: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她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有“四大發(fā)明”、萬里長城等人類文明的奇葩。通過這樣的教育,學生們心里充滿了民族自豪感。又如,習題中出現(xiàn)了the British Museum一詞,老師可告訴學生,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藏品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享譽世界。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骯臟的博物館之一,因為它的很多藏品都是從世界其他地方搜刮來的,甚至是搶來的。這些事實告訴學生落后就要挨打。雖然如今的中國已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中國,她已日益富強,但是,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在一些方面還有差距。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學好知識和本領,把我們的偉大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讓她永遠不要再受別人的欺凌!
當然,以上只是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德育的一些方面,其實還有許多值得挖掘的東西。而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應自覺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識,把德育貫穿到英語教學始終。初中英語教學的德育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會有滿意的效果。
【作者簡介】黃云平(1975-),男,四川南充市人,順河小學初中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