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元 施風花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當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失誤,如“濫用媒體、盲目打破學科界限、忽視自主學習、輕講廢練、濫用贊揚”等,作者就此發(fā)表了自己的看。
關鍵詞:語文 課堂教學改革 失誤
當前,課改春風吹遍神州大地,基礎教育迎來了改革的春天。但,正如春天里也會有雜草一樣,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失誤。
失誤之一:濫用媒體,窒息思維
新課改的示范課幾乎都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受此影響,目前在語文課堂上使用多媒體工具已蔚然成風,似乎不用多媒體工具就無法體現(xiàn)新課改之“新”,多媒體工具儼然成為新課改的標志。
毋庸置疑,科學、恰當?shù)厥褂枚嗝襟w工具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視。但如果運用不科學、不恰當,為“用”而用,盲目亂用,非但無益,反而有害。首先,使教學流于形式,成了“花架子”“空簍子”,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更嚴重的是,這不利于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和良好語感的形成,會阻斷學生個性化感受和體驗之路。語言文字的魅力在于“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畫面固然直觀、形象,便于理解,但卻剝奪了學生親自感受、理解、品味、想象語言文字的機會,從而也抹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良好語感的培養(yǎng)和個性化的感悟也成了紙上談兵。試問:語文老師是做什么的?這到底是語文的幸運還是不幸?
失誤之二:盲目破界,迷失方向
語文新課標提出的四大理念之一,即“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在這個理念的指引下,許多非語文的元素堂而皇之地走進了語文課堂。一堂語文課上除了要讀、要說、要寫,還要唱,還要跳,還要畫……你方唱罷我登臺,高高興興,熱熱鬧鬧。可是,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yōu)榱吮憩F(xiàn)“開放而有活力,”把語文也開放掉了,未免太離譜了吧。
開放的語文課堂,依然是語文,是拓寬了學習和運用領域的語文,是與生活同在的大語文,它不排斥與其他學科內(nèi)容的穿插鏈接,但要掌握分寸,分清主次,清晰體現(xiàn)語文特點,立足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失誤之三:處處合作,丟失自我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探究是其靈魂,自主和合作是其兩翼。而目前的情形是重合作,輕自主。我們經(jīng)??吹竭@樣的情景:問題提出,老師說:“下面請同學們n人一組合作探究?!庇谑?學生或三五個或七八個湊在一塊兒討論,幾分鐘后齊刷刷地舉起了手,合作學習的效果凸現(xiàn)。仔細考究,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假象:學習小組既沒有以學習程度進行搭配組合,也沒有主持人,更沒有成員間的職責分工,優(yōu)等生以自我為中心侃侃而談,后進生盲從附和,充當聽眾。這樣的合作,有其名無其實。且不論有些簡單問題是否需要合作,即便是確實需要合作探究的問題,也應該先自主思考,再有組織地合作探究。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個性鮮明、見解獨特的人,而不是人云亦云的鸚鵡。
失誤之四:怕走老路,輕“講”廢“練”
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的弊端之一是“一言堂”“滿堂灌”“填鴨式”。今天,老師們在課堂上普遍加強了對自己嘴巴的管理。諸如字詞等“小”問題,似乎完全不必也不用多費口舌。最流行的說法是“15分鐘為限,超過15分鐘,你就失敗了”。真是這樣嗎?我以為太機械了。講多長時間要從學生和教材兩個實際出發(fā),決定講什么,不講什么,(尤其要研究不講什么)而不是盲目地三緘其口,盲目地認為字詞就是“小兒科”。
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的弊端之二是“肢解課文,大搞練習”。這是應試教育的怪胎。一遭批判,也偃旗息鼓,蹤影全無了。這是不是一種進步呢?也未必。從語文學科的性質(zhì)來講,它是一種工具。掌握一種工具,就得實際地去使用它,就得去練。語文能力的形成、基礎知識的掌握,都要靠練。
因噎廢食,輕“講”廢“練”,丟掉的是“雙基”。“雙基”之于語文猶如雙足之于人,丟掉“雙基”,語文課改的路走不長也走不遠。
“講”和“練”,濫了不好,缺了不行,要掌握好一個度,精講精練。
失誤之五:濫用贊揚,誤導學生
贊美學生無可厚非,正所謂“數(shù)子之百過不如贊子之一長”。明代思想家王陽明也講:“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沾被卉木,莫不萌動發(fā)越,自然日長月化;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蕭,日就枯槁矣”。但是,在有些新課改課堂上,“贊揚”成為了老師的制勝法寶,不問情況,隨意亂用。某老師上《夸父逐日》這一課,就文章結尾“棄其杖,化為鄧林”要求學生探究其意旨。一學生回答說:“河水不干凈,喝了肚子疼,夸父想吃桃子”。如此荒謬的回答居然也被老師稱贊為:“腦瓜真好使,有創(chuàng)見”。真是令人瞠目結舌。毫無原則的贊揚,會誤導學生不負責任地胡說、亂說,其危害恐怕比“不說”還要大些。贊揚不可吝嗇,但也須有理有據(jù)。
綜觀當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可謂“繁花似錦”,間或有“雜草”潛滋暗長。園丁們需練就火眼金睛,鋤“草”務盡,護“花”務周。果然如此,“春天”還會遠嗎?
作者單位:甘肅武威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