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清
機械基礎是工科類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內(nèi)容涉及金屬工藝學、機械原理、機械零件和液壓傳動等諸多方面知識,學生比較難學。新課改和諧教學的理念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建立以教材為基礎,教師為關鍵,學生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新體系,實現(xiàn)教師、學生和教材三者之間的和諧統(tǒng)一,這也正是現(xiàn)代教學思想的新理念。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學本身就是一個雙邊活動,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甚至影響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
(1)教師需要換位思考,“自己當自己的學生”。我們的教學準備得再充分,自我感覺再好,都需要經(jīng)過課堂實踐的檢驗,更需要從學生的眼中和內(nèi)心去體會一堂課的好壞。在我們自身以及周圍的同事中,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原先準備得很自信的一節(jié)課,課后卻窩了一肚子火。那么,教師上課前有沒有把自己當成自己的學生,換位思考呢?畢竟老師的心理和學生的心理不一樣,不妨把自己當成學生,從這一角度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設計。
(2)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心中有人。課堂教學前,可通過學案幫助學生預習相關知識;課堂教學中,要密切關注學生是否理解教師所講內(nèi)容,是否適應課堂教學節(jié)奏;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要跟蹤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做好矯正和輔導工作。
(3)高效互動,學案先行。高效互動需要教師有精湛的教學技巧,也需要學生方面積極主動地配合。課前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要有準備,要有思考,課堂上才能與教師形成互動,進行雙向交流。
二、改變教法,實現(xiàn)教法與學法的和諧
(1)教學要求上要分類指導。面對差異較大的學生群體,應根據(jù)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方法,把學生分成若干層次,分層推進,分別指導。同時,加強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個別輔導,力爭在課堂教學中能與其他學生同步。
(2)改變觀念,教學相長。在信息媒體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學生接受新事物的渠道多、能力快,遠遠不是我們教師所能及的。因此,作為教師不但要把學生作為自己心靈上的朋友,還要和他們建立起知識上的朋友關系。例如,在討論鑄鐵的鑄造方法時,就有同學提出用冰模代替木模的創(chuàng)意。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彼此得以“相長”。
(3)低難度、平坡度,讓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享受學習的快樂。例如,教學應用廣泛的直齒圓柱齒輪傳動時,要讓所有同學學會正確計算,須做適量的練習;而斜齒圓柱齒輪、蝸輪蝸桿則作為較高要求進行教學,滿足基礎較好的學生的需要。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主動探索,在學習中學會學習。
(4)學生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教學中如果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構不成和諧的雙邊活動,教材知識也無法轉(zhuǎn)化成學生的知識,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在學習了不完全齒輪機構后,讓學生設計機械計數(shù)器;在學各種機構時,在學生中開展作業(yè)作品競賽;學生作業(yè)完成后,要求他們各自拿出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然后當場進行評比。通過這些競賽活動的開展,不但鞏固了學生的理論知識,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更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吃透教材,促使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和諧
機械基礎學科知識結構往往隱藏于教材背后,多數(shù)情況學生難以獨自掌握。教師編寫教案時,應把重點放在教材的深入領悟、對有關資料全面的占有和篩選上,結合學生的實際,加工制作,形成層次化、系統(tǒng)化的知識結構,達到教學內(nèi)容設計最優(yōu)化,便于學生學習掌握。
(1)教學內(nèi)容與實際相結合。生活中有很多機械知識,比如在學習導桿機構時,可以結合手搖抽水機,來講解移動導桿機構的工作原理,利用自卸翻斗車、自卸貨物原理,來學習曲柄搖桿機構。通過這樣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進行現(xiàn)場教學。學生對輪系、軸系零件知識的理解掌握,存在著較大的困難,如果安排學生進行一次車床的保養(yǎng)或減速器模型的拆裝的現(xiàn)場觀察,教學效果會很好。在學完曲柄搖桿機構后,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讓學生觀察牛頭刨床、往復式運輸機和插床的進給動作,使學生發(fā)現(xiàn)曲柄搖桿機構的急回特性。這樣邊參觀邊講解,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深刻。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促進教師、學生及教材三者的和諧
多媒體輔助教學中,聲、像、文、圖并茂的教學信息,能增強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認識和理解,恰好能起到三者之間橋梁的作用。本學科在缺乏教具和設備的情況下,就可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枯燥的內(nèi)容變得生動而形象。例如,用動畫將抽象的漸開線形成過程表現(xiàn)出來,演示給學生看,再來講漸開線的性質(zhì)就非常簡單了。為了形象地說明液壓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示液體的流動,通過播放、暫停、重放等方式進行具體講解,就會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機械基礎學科課堂教學需要和諧,和諧就是美,和諧就是效益。當課堂里充滿人文的關懷、智慧的引導和科學的培養(yǎng)時,學生就會更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使我們的課堂達到最佳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射陽職業(yè)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