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姚 蒙
在發(fā)達國家中,歐洲人的工作時間較少。統(tǒng)計顯示,歐洲人的年平均工作時間比美國人少10%左右。法國人平均一年有25天的帶薪假期,德國人是30天。與此相比,日本人的年假只有18天,而美國人僅有12天。法國民主勞工聯(lián)盟的一名負責人拉蒙戴爾夫人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過多的工作時間會大大損害勞工健康,影響家庭生活的質量,影響小孩的教育,但過少的工作時間會減少工作效率,使勞工貧困化。因此,當局必須制定平衡工作時間的法律,同時限制加班。
歐盟2008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芬蘭是歐洲每周工作時間最短的國家之一,平均每人每周工作時間約為37.5小時,法國、丹麥和英國每周工時都低于歐盟每周平均工時38.6小時的水平。西歐各國的勞工立法普遍比較嚴格和齊全,對工作時間和加班的規(guī)定十分詳細,這是自19世紀中期以來勞工運動不斷施壓的結果。歐盟1993年法律就規(guī)定:歐盟各國的法定每周工作時間連加班時間在內(nèi)不得超過48小時,每天不得連續(xù)工作超過11小時。
在歐洲,加班必須由雇主主動向雇員提出,并且要說明理由。雇員同意后,雇主必須付出比正常時間更多的報酬,一般是要增加小時工資的25%-50%,最多增加100%。正是由于加班導致雇主大幅增加開支,因此歐洲的雇主盡量不使用加班手段。一家小型超市的老板帕斯卡爾說,超市的開門營業(yè)時間要比一般的商店長,但他盡量避免使用加班,而采用讓雇員分班工作的方式來錯開工作時間,延長開門時間。一家餐館的店主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餐館常常開到很晚,如果雇員工作時間到了,就讓他們先走,自己頂替他們工作,否則付的錢就要多很多。一名在家樂福超市工作的雇員戴維則表示,自己盡量爭取加班,因為加班意味著工作時間更長,收入更多,自己需要錢,因此能有加班最好。
與普通員工不同,在歐美國家高級管理層加班加點卻十分普遍,這種加班沒有任何報酬,是管理人員自己決定的。在歐美國家,高級管理層實行的是彈性工作時間,因為高級管理人員常根據(jù)工作任務和具體工作目標來領薪酬。一名企業(yè)高管西蒙對記者說,我們不加班不可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拿到高薪,保證企業(yè)的競爭力。如果你的工資報酬比普通員工高很多,你會在意是否加班嗎?“那家庭生活怎么辦?”他回答,有了我這樣的收入,太太最好在家里照顧家庭、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