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上午 陳尚文
1古代鼠疫病理學及對鼠疫的控制中世紀時,為治療黑死病,人們用盡一切稀奇古怪的治療方法。有的人吃下糞便和灰燼,有的人將黑色腫塊切除,有的人甚至把活蟾蜍放到胸前。1348年由一位名叫博卡奇奧的佛羅倫薩人最早記錄下來鼠疫的癥狀:最初是腹股溝或腋下的淋巴腫塊,然后,胳膊上和大腿上以及身體其他部分會出現青黑色的皰疹,這也是黑死病得名的源由。崇禎時人劉尚友追述北京城中的情況時說:“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贅肉隆起,數刻立死,謂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間又有嘔血者,亦半日死,或一家數人并死?!薄案泶瘛笔菍ο偈笠呋颊叩牧馨徒Y腫大的稱呼。疫情發(fā)生時,“人腫頸,一二日即死,名大頭瘟”,“病者先于腋下股間生核,或吐淡血即死”。1823年,德國化學家契弗爾發(fā)現脂肪酸的結構和特性,肥皂即是脂肪酸的一種。19世紀末,制皂工業(yè)由手工作坊最終轉化為工業(yè)化生產。黑死病盛行的后期,由于肥皂的發(fā)明,使其感染幾率下降,最后直到滅絕。
219世紀中醫(yī)防治鼠疫概況1890年—1894年的甲午鼠疫大流行,主要是民間自救,中醫(yī)為當時的主流醫(yī)學,勇敢站出來應付這種未識的烈性傳染病,陸續(xù)出現一系列鼠疫中醫(yī)防治專著,如吳宣崇《治鼠疫法》、陳兆祥《急救鼠疫傳染良方》、羅芝園《鼠疫匯編》、黎佩蘭《時癥良方釋疑》、鄭肖巖《鼠疫約編》、余伯陶《鼠疫抉微》等數部相關的鼠疫防治專著。
吳宣崇與《治鼠疫法》,在病原學方面,他認為疫氣來自地氣,提出同一地區(qū)城市多死而山林可免;同一居宅泥地黑濕多死而鋪磚筑灰可免;暗室避風多死而居廳居樓可免。同一家宅婢女小兒多死,是因為她們經常貼地而坐或赤足踏地;其次為婦人,因為她們經常居室地,再次為靜坐寡出的男子??梢娝呀浛闯鲫幇党睗裉幰子谌静〉奶攸c。吳宣崇提出一些可行的防避之法和生藥方、熟藥方、治出斑方、治療瘡方等。今保留的熟藥方藥味為:大黃、樸硝、枳實、川樸、犀角、羚羊角、黃連、黃芩、車前、澤瀉、連翹、牛子、桃仁、紅花、紫草茸、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等。
羅汝蘭(即羅芝園)的《鼠疫匯編》改用解毒活血湯加減。主方是連翹三錢,柴胡二錢,葛根二錢,生地五錢,當歸錢半,赤芍三錢,桃仁八錢,紅花五錢,川樸一錢,甘草二錢。羅氏還考慮以生藥代替熟藥之法。如犀角、羚羊角被植物藥替代后,植物占中醫(yī)鼠疫藥的絕大部分。
余伯陶的《鼠疫抉微》中記錄:“鼠疫又名核瘟,言是癥之必見結核也?!鼻宕嵭r著《鼠疫約編》八篇,介紹鼠疫的預防,辨證及治法,并附醫(yī)案及驗方。
320世紀現代醫(yī)學對鼠疫的預防與控制隨著人們對黑死病認識的逐漸深入,一些帶有現代醫(yī)學痕跡的治療和預防方法開始出現。某種程度上,黑死病結束之日,正是現代醫(yī)學興起之時。1910年10月,中國東北發(fā)生鼠疫,1910年12月,天津北洋陸軍醫(yī)學院副監(jiān)督伍連德被指派為全權總醫(yī)官赴哈爾濱,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鼠疫防疫工作,隨后抽調所能調動的陸軍軍醫(yī)學堂、北洋醫(yī)學堂和協和醫(yī)學院的醫(yī)護人員以及直隸、山東等地方的一些醫(yī)生,陸續(xù)前往東北。清政府及各地方當局對疫情采取伍連德等專家的建議:組建各級防疫組織、頒布各種防疫法規(guī),以及采取了隔斷交通、對病人及疑似病人實施隔離、焚化尸體、對疫區(qū)嚴格消毒等具體防疫措施,成功控制了鼠疫的擴散。不到4個月就成功撲滅了這場死亡人數達6萬之多、震驚世界的烈性傳染病。后人在20世紀中后期總結出系統(tǒng)預防控制方法:
“最重要是避免被跳蚤叮咬,以及避免直接接觸患者,避免碰觸具感染性之組織,最好也不要暴露于肺鼠疫病人活動地區(qū)。若在流行地區(qū),需清除所有可能帶菌的鼠類或跳蚤,或施打疫苗。滅蚤并需要先在滅鼠之前進行,以避免跳蚤跳入其它新宿主(如人類)繼續(xù)傳染病菌。來自疫區(qū)之輪船或港區(qū)倉庫須防鼠、滅鼠及滅蚤。避免接觸及處理其死尸。若有前往鼠疫流行地區(qū)旅游、或與病患、動物或致病原(病媒)接觸經歷,且符合下列部分或全部臨床描述者:如出現發(fā)燒、寒顫、頭痛、不適、虛脫及白血球增多癥狀后須報告當地衛(wèi)生當局。高發(fā)病率地區(qū)的居民、旅客、處理鼠疫桿菌或被感染動物的實驗室人員或防疫人員,須在醫(yī)院隔離。最直接的方法是接受抗生素治療,降低肺鼠疫及敗血性鼠疫的致死率。鼠疫的治療強調早期足量給藥,臨床上常采用從微生物中提取抗生素如鏈霉素加氯霉素或四環(huán)素,慶大霉素加氯霉素?!?/p>
421世紀基于分子生物學的鼠疫檢驗與預防2001年王繼祖,金麗軍,海銀貴,李勇,何生江指出固原縣首次檢出鼠疫F1抗體。2005年王效義進行了鼠疫耶爾森氏菌與假結核耶爾森氏菌比較基因組學研究。同年,韓岳進行了鼠疫耶爾森氏菌新型候選DNA疫苗的構建及其免疫效果鑒定。
2004年梁江明、楊進業(yè)報道我國鼠疫指示動物研究進展。2006年岳明祥進行“用于食品中鼠疫耶爾森菌的納米膠體金快速檢測技術研究”。
英國國防部(1996—2004)發(fā)明提供一種保護人或動物免受鼠疫耶爾森氏菌侵害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給機體接種疫苗,接種的疫苗包括一定形式的鼠疫耶爾森氏菌V抗原、F1抗原或這兩種抗原的保護性表位,但不是完整的鼠疫耶爾森氏菌細胞。
2008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布魯貝克教授等指出“耶爾森氏鼠疫菌”在人體溫度下增長需要大量的鈣,當鈣量不足的時候,它會產生大量的天門冬氨酸,天門冬氨酸酶會消化天門冬氨酸,由于鼠疫菌不具備這種酶,它就會產生遠遠超過人體需要的天門冬氨酸,將導致宿主的氨基酸失衡。布魯貝克教授說“如果是這種情形,我們也許能想辦法通過減少額外的天門冬氨酸來降低鼠疫的死亡率?!?008年張迎春漆一鳴發(fā)現苯醚威通過干擾印鼠客蚤幼蟲的變態(tài),引起幼蟲表皮、生殖芽異常改變,不能發(fā)育為成蟲而死亡,因此苯醚威可以成為新的鼠疫預防殺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