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茂 東 方
他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只有高中學歷,先后在北京軍區(qū)直屬部隊、高壓閥門廠、大學校園當汽車司機。但后來,他竟然當上了河南大學的博士生導(dǎo)師,并且享受國務(wù)院特殊津貼。他的人生軌跡如此不可思議……
窮困中勉強讀完高中
1955年,11歲的佟培基讀小學,對古詩詞十分著迷;上初中時,他還去拜訪時任河南文史館館員的光緒年間進士靳志,向靳志學習詩詞格律。耄耋之年的靳志呼他為小友,曾在他畫的一幅寒梅畫上題字:佟生妙年,落筆可觀;鍥而不舍,定成美器……這一段經(jīng)歷,為佟培基后來寫詩填詞埋下了基石。
佟培基的父親當時在開封面粉廠工作,工資只有40元,還要供佟培基的兩個弟弟讀書,日子過得捉襟見肘。要強的佟培基硬是賴到高中教室上課。班上有一個同學看到佟培基生活困難,于是說:“我先借你5元吧,等你有了再還?!甭牭竭@話,培基驚喜萬分。就這樣,佟培基勉強讀完了高中。
駕駛室成為他的書房
1963年,佟培基在北京軍區(qū)直屬部隊當汽車兵,仍然堅持讀書。他把汽車廂當成書房,坐墊下、工具箱里裝的都是書。
1968年,佟培基退伍,被安置到開封高壓閥門廠任司機。在這期間,他仍沒有放棄讀書。為了方便讀書,他調(diào)到了開封師范學院(今河南大學)當司機。他每次出車前,都要到校圖書館借幾本書放進車廂。
在大學開車期間,佟培基還先后用車接送過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所長陳元輝、中山大學教授蔣湘澤、歷史學家史念海等一些知名學者。面對每一個學者,他都不放過學習的機會。
車隊司機與知名學者結(jié)緣
1974年,佟培基根據(jù)掌握的史料認為,北京大學鄧廣銘教授編著的《稼軒詞編年箋注》有誤:《永遇樂·北固亭懷古》之創(chuàng)作時間是1204年,而不是1205年。辛棄疾的仕途中,大理少卿的官職應(yīng)為太府卿。為此,佟培基給鄧廣銘教授寫了一封信。鄧廣銘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會搭理一個無名小輩嗎?佟培基反復(fù)思量。
出乎意料的是,鄧廣銘教授不久就給佟培基回了信。在信中說:先生對辛棄疾研究,所見甚卓,所提之處,重版時定訂正……這讓佟培基喜出望外。
1979年,鄧廣銘教授應(yīng)邀參加由河南大學承辦的全國第二屆宋史研究會。在開封一家賓館,鄧廣銘與佟培基一見如故。他語重心長地對佟培基說:我看你有研究的潛力,改行如何?
聽了鄧教授的話,佟培基一邊開車,一邊為考研做準備。
一路“破格”
此時佟培基被破格調(diào)入河南大學中文系唐詩研究室。一邊加強理論知識學習,一邊踴躍實踐,他先后撰寫出一批高質(zhì)量的論文,受到專家學者的肯定。
1990年,國務(wù)院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小組秘書長傅璇琮交給佟培基一副“重擔”:全面梳理清康熙御定的《全唐詩》。洋洋九百卷、千萬字之巨的《全唐詩》,編排草率,錯誤百出。從1991年的大年初二開始,佟培基即埋頭書案,鉤沉稽異,不問世事。一次,他查找詩人朱琳,辭典上都沒有記載。為此,他寢食難安,突然,一個想法閃現(xiàn):能不能從碑帖中查詢呢?于是,他到開封博物館查看碑石拓片,足足查了兩個多小時,就在絕望之際,看見了拓片中有一個“朱”字……
之后,受上海古籍出版社邀請,佟培基承擔《孟浩然詩集箋注》,預(yù)定4年完成。因研究生及進修班教學課程多,他只有利用業(yè)余時間去做,晚上8點至11點,節(jié)假日也不休息。1998年上半年,他完成了全稿的五分之四, 7月中旬,他突感身體不適,被醫(yī)院診斷為“食道癌”,之后抬上了手術(shù)臺,食道被切除8厘米,六天六夜滴水未進。出院時,醫(yī)生告誡說,一定要注意休息,否則仍有生命危險。然而,3個月后,佟培基偷偷起床,做最后的30首箋注……
付出總有回報,50萬字的《全唐詩重出誤收考》獲得了河南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孟浩然詩集箋注》獲得第三屆全國古籍整理圖書獎二等獎。
佟培基與“破格”有不解之緣。從1982年到1995年,他先后被破格晉升為講師、副教授、教授。2002年,他被定為河南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申報博士學位點學術(shù)第一帶頭人,2003年被國務(wù)院學位辦批準。如今,他是河南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的博士生導(dǎo)師,享受國務(wù)院特殊津貼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