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陸云龍與晚明小品文選評

      2010-04-03 12:33:18顧克勇
      關鍵詞:皇明小品文性靈

      顧克勇

      (浙江理工大學文化傳播學院,浙江杭州310018)

      陸云龍與晚明小品文選評

      顧克勇

      (浙江理工大學文化傳播學院,浙江杭州310018)

      陸云龍評選的《翠娛閣評選皇明十六名家小品》是第一部明人選評明人小品文的總集。陸云龍編選《翠娛閣評選皇明十六名家小品》等文集時,持著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其對散文有四個明顯的要求:第一,奇;第二,強調(diào)率真;第三,簡潔短小;第四,追求淳厚。陸云龍的小品文選評,就是一個接受、宣傳和倡導小品文的過程,也就對散文的革新發(fā)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陸云龍;小品文;奇;率真;短小;淳厚

      陸云龍評選文集有《鐘伯敬先生選注四六云濤》十卷、《翠娛閣評選皇明十六名家小品》三十二卷、《翠娛閣評選明文歸初集》三十四卷、《翠娛閣評選明文奇艷》十二卷、《翠娛閣評選鐘伯敬先生合集》文十一卷詩五卷,以上諸文集所收文章多為小品文,其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應屬《翠娛閣評選皇明十六名家小品》,下面筆者擬對此重點探討。

      明清時期是小品文的鼎盛時期,大量作家以主要精力創(chuàng)作小品文。陸云龍編《十六名家小品》正是在明代小品文興盛、晚明小品文集層出不窮的文化背景下出現(xiàn)的,是明代小品文創(chuàng)作繁榮發(fā)展的產(chǎn)物。在《翠娛閣評選皇明十六名家小品》問世之前,雖已有如上所述小品著作問世,也有以“小品”為名的諸多選本,但《翠娛閣評選皇明十六名家小品》卻是“第一部明人選評明人小品文的總集。入選作品始于嘉靖后期,訖于崇禎前期”[1]點校前言。結(jié)集時董其昌、陳繼儒、王思任、曹學佺四人尚在世。該書共選十六家文765篇。

      陸云龍編選《翠娛閣評選皇明十六名家小品》等諸多文集時,持著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而不是隨意拼湊。他在譚元春《詩歸序》末評說:“選書必有一段精神,與古人相往來,相質(zhì)發(fā),不狥我,然后古人之精神出,而其書可傳。若泥已往之成案,掣目之嘲譏,畏首畏尾,安能與古人遇哉?!闭J為選評文章必須有公允的判斷標準,而不能盲從于他人,當然這只是陸云龍的一廂情愿。選者在評選時不可避免地帶有自己的主觀色彩,對作品的選入已是一種間接的文學評價。但是這種思想還是影響了陸云龍的選書操作,他的《翠娛閣評選行笈必攜》選入詩文,從初唐王勃到明末詩人何偉然,無論巨細,不分流派,按題材分類加以收入。盡管他對后七子復古文學主張不滿,“今人媚古而謔今。”[1]《翠娛閣評選皇明十六名家小品》序一但仍在自己的《翠娛閣評選行笈必攜》、《明文歸》文集中收入了后七子王世貞、李攀龍、宗臣的詩文。

      在陸云龍的文選里,收入最多的還是山水游記,選入的人物傳記很少,偶有也是“喜自適,善治生……然豪爽好客”[1]《壽孟溪叔五十序》,“擁艷冶,食酒肉,聽絲竹”[1]《一瓢道士傳》,坦率瀟灑,適性任情的山人隱士。晚明文人重山林之趣,是對當時現(xiàn)實政治環(huán)境的逃避,也是歷代文人墨客仕途失意或避于世亂時的慣有做法。

      在山水游記文章里,最為陸氏推崇的是袁宏道和王思任的作品。在袁宏道《游華山記》末評說:“喜游而善為記,令山川生色,無如中郎、季重兩先生?!盵2]《游記》受陸云龍影響,其子陸敏樹在王業(yè)浩《西山紀游敘》中評曰:“品位山靈,呈其形色,極欽季重先生,若此序則稱二難矣。”[3]卷一在陳仁錫《劉元博洛游序》文末,陸敏樹又評曰:“似季重先生《北固游記》,可云雙絕。觀所游之奇,更能著游時快事,非深于游者不能。”[3]卷一陸氏對袁宏道和王思任的游記文章極其青睞,以至想全部收羅進文選?!凹o游予服膺中郎、季重兩先生,手之不置……恨未能盡梓。”對二人文章已推崇到愛不釋手的地步。所以在《行笈必攜》、《皇明十六名家小品》、《明文歸》諸部選集中都收入了二人文章,以至在后來編選《翠娛閣評選明文奇艷》時已無二人優(yōu)秀文章可選。即使是他們的不入流文章,陸云龍評價仍頗高:“游紀莫妙于中郎、季重兩先生,俱已選入《行笈》、《小品》、《文歸》中,茲其鱗甲耳。然其結(jié)構(gòu)處,矢論猶自可觀。”[3]卷四,袁宏道《游驪山記》雨侯末評陸氏雖沒有詳細地闡述他非常推崇這兩位小品作家的原因,但閱讀他們的小品,可發(fā)現(xiàn)兩個共同特點:其一是他們的文章都注重獨特的創(chuàng)造性;其二是追求自然天成、活潑生動的情趣,這兩點在晚明小品家里是非常突出的。從陸云龍大量選編山水游記的舉動,我們可以看出當時文人對閑適文章的喜愛,以及這種審美取向所反映的心態(tài)變化,那就是原來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兼濟天下的雄心壯志漸漸被無為而無不為的淡泊心態(tài)所代替,轉(zhuǎn)向在青山碧水中追求出世超然的生活情趣。

      值得注意的是,明朝末年,朱明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盡管晚明人對人生道理悟得很透徹,講得也非常明了,但落實到他們的具體行為上卻似乎言不符實。他們雖逃世、避世,但并未真的忘卻時事。陸云龍評張鼐《為考選諸君祭熊侍御文》云:“亦寫其世道人心之感,戚時憂國之心?!盵1]《翠娛閣評選張鼐小品卷二》陸云龍編選文集時的審美情趣也并非囿于重山林的“逸品”,其情感指向還在于對現(xiàn)實社會與政治時事的觀照,不僅僅是茶余飯后消遣談資的閑情小品文集?!洞鋳书w評選明文歸初集》收入最多的文章就是當時的政論時文,由此可看出他對現(xiàn)實諸多問題的關注。陸云龍編選《皇明十六名家小品》時雖收入時事文章較少,但此書共收文章760余篇,文末評語超過二百字的只有三篇,其中一篇《答馮次牧書》,文末所附是對其書坊合作伙伴馮元仲的吹捧之詞,另外兩篇都是有關國計民生的時事文章,一篇是張鼎的《治勢論》,談論國家混亂局勢的安治,另一篇是陳仁錫的《朱秋崖先生稿序》,涉及的是平定倭寇的問題。由此可看出陸云龍內(nèi)心念念不忘的還是家國興亡的時事。

      縱覽陸云龍的文選評點,其對散文有四個明顯的要求:

      第一,奇?!捌妗?即不同尋常,也就是藝術上的獨創(chuàng)。晚明小品文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不拘格套,在藝術上追求創(chuàng)造性。受晚明文學思潮影響,陸氏認為小品文應有對“奇”的追求。翻閱陸云龍小品文評點,不難發(fā)現(xiàn),“奇”字是出現(xiàn)在他所選文集評點中最多的字眼?!洞鋳书w評選行笈必攜·文奇》卷一評陳煒《序張箎先面壁居羽經(jīng)草》眉批曰:“奇談足驚四筵?!薄洞鋳书w評選行笈必攜》《文韻》卷一鐘惺《秦準燈船》眉評曰:“奇而趣?!薄案??!毙煳肌赌档ぁ访荚u曰:“奇想,奇喻?!薄洞鋳书w評選皇明十六名家小品》中《序丘毛伯稿》末評說:“唯平能奇,唯不露奇者能識奇?!薄独畛瑹o問劍集序》末評說:“摹寫奇處,氣勃勃而逼斗?!薄跺羞b游》、《壽二王翁序》、《蕭伯玉制義題詞》諸篇末評皆有對“奇”的推崇和追捧。在評選的《明文歸初集》中,王思任《李賀詩集序》末評:“窮極奇幻?!庇衷谕瑫甑馈队稳A山記》末評說:“備極奇妍,此序游者歷化之奇,而山之奇已見矣。又一格也?!薄洞鋳书w評選明文奇艷》卷二徐禎卿《與室人序別》末評:“貌情具態(tài),既艷且奇?!庇缮嫌^之,這個審美標準從他早期的文選到后期的文選始終貫徹。另外,陸氏對文章“奇”的嗜好與要求,我們從他的評選文集命名上也可窺一斑。一部是較早的《翠娛閣評選文奇》[2],另一部是較晚的《翠娛閣評選明文奇艷》。盡管李清在《翠娛閣評選明文奇艷》序中說,“艷”和“奇”是陸云龍編選此書的原則,但陸氏似乎對“艷”并不偏愛,更欣賞的是“奇”。

      溯源追本,陸云龍對“奇”的喜好與晚明風氣相關?!捌妗奔葱缕妗⒐制?超乎尋常,快人耳目。晚明做奇人,出奇語,寫奇文是時人追求的前衛(wèi)時尚,故論人、論文皆重“奇”。何鏜輯《高奇往事》,其中《奇林》五目為《奇行》、《奇言》、《奇識》、《奇計》、《奇材》。陳仁錫編有《古文奇賞》、《續(xù)古文奇賞》、《三續(xù)古文奇賞》、《四續(xù)古文奇賞》和《蘇文奇賞》。丘兆麟編選《合奇》,收奇文百余篇,湯顯祖著《合奇序》盛贊之。陸云龍評《合奇序》云:“序中是為奇勁,奇橫,奇清,奇幻,奇古,其狂言嵬語不入焉,可知奇矣?!盵1]《翠娛閣評選湯顯祖小品卷一》屠隆編《奇女子傳》,陳繼儒稱贊此書:“其間有奇節(jié)者,奇識者,奇慧者,奇謀者,奇膽者,奇力者,奇文學者,奇情者,奇?zhèn)b者,奇僻者,種種諸類,小可以撫掌解頤,大可以奪心駭目?!盵4]《白石樵真稿》卷一可見,晚明小品喜追求“撫掌解頤”、“奪心駭目”的審奇效果。陸云龍在《翠娛閣評選行笈必攜·序文韻》中所說:“今之談文者,類尊高古尚雄奇?!边@也成了他選評小品文的第一標準。

      第二,強調(diào)率真,抒發(fā)性靈。性靈率真是晚明小品一重要特質(zhì)。晚明人沖破偽道學的束縛,率性而行,信口而言。在以文自娛風尚的影響下,作家們在其創(chuàng)作中,很少選擇高文典冊、載道征圣的傳統(tǒng)散文體裁,往往選擇能夠表現(xiàn)自己興會所至的文體,而“不拘格套,獨抒性靈”的小品文是最能滿足他們抒發(fā)活潑潑的真情的需要。正象陸云龍說:“率真則性靈現(xiàn),性靈現(xiàn)則趣生……然趣近于諧,諧則韻欲其遠,致欲其逸,意欲其妍,語不欲其拖沓,故予更有取于小品”[1]《敘袁中郎小品》。陸云龍對于小品文的喜愛,很能代表晚明文人才士對小品的態(tài)度。作家們常常利用小品這種散文樣式,充分地表現(xiàn)自己的性靈和自由精神。由于這個緣故,雜序、游記、尺牘以及藝玩品賞等各種富有美感的小品文字在晚明作家的集子中琳瑯滿目,占有主要地位。

      陸云龍在《敘袁中郎先生小品》中說“文章亦抒其性靈而已”[1],主張表現(xiàn)率真自然之情,不做作,不掩飾。這種審美追求明顯受到了公安派袁宏道“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文學革新主張的影響。公安派文學革新運動直接繼承李贄“童心說”的精神,主張追求一種清新明暢之美,表情達意往往顯豁直露,語言通俗流暢,總體風格靈動俊快,論詩文強調(diào)一“真”字,反對傳統(tǒng)古文和八股文的高、大、虛、偽、空、假。袁宏道自稱越中諸游記“無一字不真”,說如果給“作假事假文章人看,當極其嗔怪”[5]卷十一《江進之》。就小品文創(chuàng)作而言,這個主張包含的審美追求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真”,即抒寫從胸臆中流出的真情,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個性;二是“靈”,即藝術構(gòu)思時的靈心巧運,下筆時的靈活多致。陸云龍在評選作品時對這兩個方面有著自覺的審美追求,在其選評文集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xiàn)。

      陸云龍刊書合作者陳嘉兆評《皇明十六名家小品》中陳仁錫《東粵李老師集序》時說:“作文字無一誠立于其間,便是偽理學、偽經(jīng)濟。”陸氏強調(diào)要做真人說真話、寫真文,獨抒性靈,他在《敘袁中郎先生小品》說:“率真則性靈現(xiàn),性靈現(xiàn)則趣生?!盵1]《敘袁中郎小品》小品要具“靈氣”、“生韻”,最忌八股文那樣枯燥乏味。情語真切率真,抒發(fā)性靈也是陸云龍評選《翠娛閣評選明文奇艷》時追求的一個原則。《翠娛閣評選明文奇艷》卷五王守仁《咎言》末評:“直寫肝膈,不借文于艱深,騷之能品?!痹凇洞鋳书w評選明文奇艷》卷八文德翼《寄諸媚友》文末評曰:“情語率真,豐致為復濯濯?!?/p>

      如上所述,陸云龍所說“文章亦自抒其性靈而已”云云其實就是演繹袁宏道“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文學革新的主張,與擁護公安派相對應,陸云龍對后七子的擬古文風提出有力的批判。陸云龍在《孫鵬初遂初堂集序》中鮮明提出:“七子亦不必拘拘步之,要自不失其神貌,亦可以王矣。”否定后七子在“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復古主張下的剿襲擬古做法。傳統(tǒng)散文在后七子末流追隨者的手中已喪失了它的美感和審美價值,引起了時人強烈的不滿和厭棄的情緒。陸云龍論及后七子末流追隨者們的散文創(chuàng)作時更是尖銳:“今日諸子,明日六朝。抹粉涂脂,笑是倚門裝束;朝習《六經(jīng)》,暮習兩漢,南轅北轍,悲哉歧路奔馳。沓拖晦澀,真睡魔之招;壓架填床,堪覆甌之用。祖龍一炬,惜不為今日行之?!盵6]《附錄》

      陸云龍的這些看法相當集中地表現(xiàn)了當時人們對待后七子末流散文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時人的這種態(tài)度,從客觀上要求對傳統(tǒng)散文進行變革,以適應時代的需要。只有從形式本身著手,改變傳統(tǒng)散文(古文)僵化的形式,對傳統(tǒng)散文的文體和風格來一次徹底的揚棄,并賦予其新的審美內(nèi)容,才能使傳統(tǒng)散文的形式充分地表現(xiàn)人們的生活感受。這正和公安派標舉“性靈”的新文學主張是一致的。

      第三,簡潔短小。陸云龍主張小品不但要真,還要小。正如他輯選的《明文奇賞》沈守正《凌士重小草引》一文所說:“與其大而偽也,毋寧小而真?!?/p>

      陸云龍對“小”的要求在其評點中隨處可見。在評價《杖銘》時說:“三語之中,多少提醒,言簡而情長。”[2]《翠娛閣評選文奇卷三》他認為文章應語語峭麗,字字珠璣。評湯顯祖《明故祭酒劉公墓表》又說:“敘處簡潔,中之議論瑕瑜并陳,不少假借,然正可想司成之為人,有多少惋惜悲憤處,想亦以悼世者寓于悼人之中。”[2]《翠娛閣評選文奇卷四》評 論 虞 淳 熙 文 章:“言 簡 而葩 ”[1]《皇明十六家小品·與無盡修法華三昧書》末評, “ 語 賅 而 有韻。”[1]《皇明十六家小品·丁侍峰像贊》他對鐘惺文章大加稱贊:“寧簡無 繁,寧 新 無 襲,寧 厚 無 佻,寧 靈 無癡。”[1]《皇明十六名家小品·鐘伯敬先生小品序》這亦是他評選文章的標準。在陸云龍看來,“小而真”正是小品的特質(zhì)。

      陸云龍強調(diào)“小品”重“小”,與晚明文壇尚“小”的風氣有關。晚明筆記以“小”字名集者比比皆是,如來斯行的《槎庵小乘》、江盈科的《雪濤閣四小書》、華淑的《癖顛小史》等。作品集本身即帶明顯的小品特征[7]。各體文也喜帶“小”字。序稱“小序”,啟稱“小啟”,傳稱“小傳”,記稱“小記”,札稱“小札”,賦稱“小賦”,“小”是時人喜好。高文典冊、載道征圣的傳統(tǒng)散文已遭到厭棄。這正與傳統(tǒng)古文和時文(八股文)相對,不是原道、征圣、宗經(jīng),不是“代圣賢立言”,它有別于“朝家典重之言,巨公宏大之作”[8]《〈明文致〉序》,不是載道文學、事功文學、諛頌文學、廟堂文學,而是正統(tǒng)以外的個人文學、性情文學、趣味文學。

      陸云龍雖然評價小品應簡潔短小,但同時強調(diào)要小中寓大。他編選湯顯祖之文時,“獨取其小”,但他馬上強調(diào)說:“芥子須彌,予正欲小中見大?!盵1]《湯若士先生小品弁首》他認為尺牘小札“寸瑜勝尺瑕”,“片言居要”,宜“斂長才為短勁”,斂奇于簡,斂銳于簡,斂巧于簡,斂廣于簡。雖“簡”,但“當如一泓之水,涓涓而味饒大?!盵1]《翠娛閣評選小札簡小引》。它應將許多深刻的人生道理濃縮在極其簡練、優(yōu)美的語言之中,同時通過具體的事物道出高深的哲理,因而使人容易理解。所以,陸云龍的合作者何偉然說小品是“藏大于小”,提醒讀者不要“因其小而小之”[1]《〈皇明十六名家小品〉序》。小品雖小,但精煉含蓄,言簡意豐,可小中見大,微中見著,以少勝多,以輕壓重?!笆请m小品,已得大凡”[1]《敘張侗初先生小品》,“冷語,雋語,韻語,即片語亦重九鼎”[9]卷三《集峭》?!靶 眱H僅是小品的外形,容量卻大,內(nèi)涵豐富。

      第四,小品應追求淳厚,艷而不俳。陸云龍對浮艷輕佻的作品是不以為然的,追求一種清爽的格調(diào)和質(zhì)感。

      晚明小品反映晚明人習趣時具有雙重性,習趣若稍過度便成為佻薄。如宋懋澄在《與家二兄》一札中在談到自己的讀書興趣時說:“吾妻經(jīng),妾史,奴稗,而客二氏者二年矣。然侍我于枕席者文賦,外宅兒也?!盵10]《九龠別集》卷之一宋懋澄用明媒正娶的妻、妾比喻經(jīng)史,而以婚外偷情的“外宅兒”比喻文學藝術,固然用新巧奇特不失幽默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于文學藝術的青睞,但卻未脫輕浮之嫌。又如他的尺牘《與白大》說:“我于女子,不能忘情,亦不能久癖;譬如黃鳥……心境兩忘?!盵10]《九龠別集》卷之二這種似乎風趣、瀟灑而實際未免輕佻的口吻在晚明小品中是相當普遍的[11]。

      對晚明文人酷愛聲色應作具體的分析,一方面當時有些文人可能是以縱情聲色的方式來發(fā)泄苦悶和絕望,正如袁中道在《殷生當歌集小序》中說:“既無所短長于世,不得已逃之游冶,以消磊塊不平之氣?!盵1]《翠娛閣評選袁中道小品》卷之一而鐘惺《吳門悼王亦房》詩中說:“酒色藏孤憤,英雄受眾疑。”[6]卷第一三放縱聲色與恣情山水一樣,也可以是一種對于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和無可奈何的排遣方式。

      但陸云龍還是認可文風樸實、情韻深厚的作品。陸云龍對文章的選取有奇艷兼重的特點,李清評價陸氏選書“不以艷而棄奇,不以奇而廢艷”[3]《翠娛閣評選明文奇艷序》。不過艷應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艷而不俳。他所選取的具有閑情逸致的文章是“艷不鄰俳,淡而有姿”。如他評價徐渭的《沈 氏 號 篇 序》說:“濃 而 不 穢,艷 而 不俳”[1]《翠娛閣評選徐渭小品》卷一。評 李 維 楨 小 品 說“艷而 有骨”[1]《題劉翁壽詩》末評。評曹學佺小品是“博而不膠,艷而不俳?!盵1]《送呂參知分守河內(nèi)詩序》末評與同時期以選編寫閨怨,述離情,吐真心,如慕如怨,如泣如訴的情書、艷品題材篇目見長的小品集相比,陸氏選文里重兒女之情,寫美人之思的脂粉艷品之作是少之又少。

      陸云龍認為文章要有一種清爽的格調(diào)和質(zhì)感。他評論韓敬《重修湖心亭記》說:“春曉湖山,艷麗中猶帶清氣。”[3]卷三評陳仁錫《張澹斯文序》說:“淡色清香,悠然自遠?!盵1]《翠娛閣評選陳仁錫小品》卷一所以他對論詩主張靈與厚的鐘惺非常贊同。鐘惺論詩主張厚,清人賀貽孫在《詩筏》中說:“鐘評《詩歸》,大者不出厚字。”鐘惺論厚說得最為明確的當數(shù)《與高孩之觀察》。他在文中說:“詩至厚無余事矣。然從古未有無靈心而能為詩者。厚出于靈,而靈者不能即厚。然必保此靈心,方可讀書養(yǎng)氣,以求其厚?!标懺讫垺洞鋳书w評選行笈必攜》和《皇明十六名家小品》都收入了此文。由此可見陸云龍對此文的重視。陸云龍在《翠娛閣評選行笈必攜》鐘惺此文末評說:“靈是心,厚是氣,不靈則癡,癡不言厚,不厚則俳,俳不可言靈,以靈心行以厚氣?!痹凇痘拭魇倚∑贰风娦蚀宋哪┰u說:“靈以資勝,厚以學勝,靈厚則資學兼而無疵,融其痕則資學渾于無跡矣?!敝挥袃?nèi)心的豐厚與清靈,才能寫出好詩文,這里首要的就是厚。從此也能體現(xiàn)出陸云龍對輕佻浮達文風的厭棄和對淳厚文風的追求。

      文集選評也是文學批評的一種方式,選評者以他的學識和經(jīng)驗,充當著中介者角色,試圖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藝術價值。就此而言,陸云龍的評點到位,做得比較出色。

      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他對鐘惺的評點。鐘惺的散文創(chuàng)作不僅追求意蘊的深厚,還強調(diào)藝術表現(xiàn)時的靈心妙手,即所謂“厚出于靈”。鐘惺的散文大多以靈轉(zhuǎn)之筆,一波三折地進行敘事,展開議論和抒寫情懷,使作品顯得跌宕有致,既富有層次感,又靈動有趣。[12]鐘惺的許多尺牘小品也往往寫得一波三折,搖曳多姿。如《與郭篤卿》,這篇文章確如陸云龍所贊賞的:“有一波未竟,一波又興,一峰方轉(zhuǎn),一峰又出,令人不暇應接。”[1]《鐘伯敬先生小品》卷二鐘惺的散文和公安派一樣,都是晚明文藝革新思潮的產(chǎn)物,其含蓄婉曲、冷香幽韻對于讀者別具一種魅力。但是號稱“卷帙浩博,亙古所無”的《四庫全書》竟沒有著錄鐘惺的《隱秀軒集》,這種取舍是不公允的,也是不符合事實的。鐘惺的散文和他的詩歌一樣在其生前曾風靡天下,他的好友沈春澤在《刻印〈隱秀軒集〉序》中寫道:“自先生之以詩若文名世也,海內(nèi)無不知有《隱秀軒》者?!标懺讫堃不垩鄹咦R,將鐘惺列為晚明小品十六名家之一,并高度評價其散文創(chuàng)作的藝術特色,“寧簡無繁,寧新無襲,寧厚無佻,寧靈無癡。工苦之后,還于自然。”[1]《鐘伯敬先生小品序》

      后來,陸云龍又刻評《鐘伯敬先生全集》,充分肯定其“自辟天地,不落剿腐諸習”[13]《鐘伯敬先生合集序》集140-356的獨創(chuàng)精神,對鐘惺文章及其詩論作出了較公允的評價。

      最為難得的是,陸云龍對文學藝術的變革有深邃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在《翠娛閣評選明文奇艷》卷八袁中道《答蔡元履書》末評曰:“作文必求人人喜,難乎為文,是文軌也?!标懺讫堈J為文章應力求創(chuàng)新,有自己的個性,響應袁宏道“不拘格套”的革新主張,文章“不變不新”[1]《皇明十六名家小品·袁母鐘太孺人墓志銘》。批評那些亦步亦趨的模仿者:“無故不新,安知今日不自于鱗窠臼中出,固知步趨排擊,俱忘卻一個自在?!盵1]《問山亭詩序》末評“集古而有我在,則 用 古 不 為 古 用,硬 用 古 者 可 以 醒矣?!盵1]《南太史飲酒集杜小序》末評他在《阮集之詩序》末評中說得更尖銳:“沿風氣之人,便是壞風氣之人,沿之者,壞之也。而助中郎詆歷下之人,便是壞中郎之人?!盵1]翠娛閣評選袁中道小品卷一所以那些固板仿效某種文學樣式者對于這種文學樣式不是真正地維護倡導,而是消蝕它的生機和活力。文學藝術貴在創(chuàng)新,一種藝術形式一旦浸成格套,不僅喪失了其藝術審美價值,連順暢表達作者意思的要求也難達到。陸云龍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文學樣式的革新,這是閃現(xiàn)在他的評點中最引人注目的發(fā)光點。

      晚明小品文的興盛,是與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社會風尚和思潮的影響分不開的。是伴隨著晚明個性解放的思潮、市民意識的增強而出現(xiàn)的?!八暮诵母拍睢造`’,與唐宋古文的核心概念‘道統(tǒng)’,恰好是對立的;它對道統(tǒng)的背離,使散文得到了一次解放。”[14]下冊,212陸云龍的小品文選評,就是一個接受、宣傳和倡導小品文的過程,也就對散文的革新發(fā)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應該肯定他在這方面的功勞[15]。

      [1]陸云龍.明人小品十六家[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

      [2]陸云龍.翠娛閣評選行笈必攜 [M].明崇禎刻本.

      [3]陸云龍.翠娛閣評選明文奇艷[M].明崇禎刻本.

      [4]陳繼儒.白石樵真稿[M].“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6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5]袁宏道.袁宏道集箋校[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鐘惺.隱秀軒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歐明俊.論晚明人的“小品”觀[J].文學遺產(chǎn),1999 (5):63-73.

      [8]蔣如奇,李鼎.明文致[M].明崇禎刻本.

      [9]陳繼儒.小窗幽紀[M].北京:中華書局,2008.

      [10]宋懋澄.九龠別集[M].明崇禎刻本.

      [11]吳承學,李光摩.晚明心態(tài)與晚明習氣[J].文學遺產(chǎn), 1997(6):65-75.

      [12]陳少松.論鐘惺散文的藝術特色[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4):101-106

      [13]鐘惺.鐘伯敬先生合集[M].“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集部”:第14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4]章培恒:中國文學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責任編輯:張樹武]

      Lu Yunlong and Comments of the Essay Anthology

      GU Ke-Yo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Lu Yunlong selected,commented and published the collected works of many kinds of poems,among them“Appraising Sixteen Famous Essayists'Essays of Ming Dynasty in Cuiyu Pavilion(《翠娛閣評選皇明十六名家小品》)”is important reference material for scholars to study the essays of the Ming Dynasty. Their prose has four clear requirements:first,surprising.Second,the emphasis of frankness.Third,being simple and short.Fourth,the pursuit of being pure and honest.Lu Yunlong's comment of the essay anthology is an acceptance,and advocacy essays process, also on the prose fueled innovation played a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Lu Yunlong;Essay;Surprising;Frankness;Simple

      I206.2

      A

      1001-6201(2010)05-0119-05

      2010-05-06

      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20050769);浙江理工大學引進人才項目(0415210-y)

      顧克勇(1973-),山東鄒城人,浙江理工大學文化傳播學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學博士。

      猜你喜歡
      皇明小品文性靈
      博雅文學社:抒性靈之真情,寫人生之華章
      學生天地(2020年18期)2020-08-25 09:29:40
      雜說書家之性靈
      轉(zhuǎn)瞬即逝的絕美——例談小品文《蟬》的微解讀策略
      關注性情 求新求變——淺論袁枚的“性靈說”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4:07
      皇明太陽能商業(yè)模式分析
      小品文的精神
      小品文選刊(2015年1期)2015-08-15 00:46:32
      名言警句
      論張岱小品文的“以詩為文” ——以《補孤山種梅序》為中心
      冬去春來又一年
      小品文選刊(2013年1期)2013-02-01 09:34:18
      皇明太陽能隕落內(nèi)情
      射洪县| 剑川县| 莎车县| 榆树市| 临朐县| 库车县| 苍南县| 潜江市| 岐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宣武区| 深圳市| 惠水县| 南和县| 江达县| 呼图壁县| 龙江县| 宜春市| 清远市| 廉江市| 龙川县| 左贡县| 建始县| 邵阳市| 栾川县| 淮南市| 弥勒县| 昌平区| 望江县| 枣强县| 保亭| 禄丰县| 石城县| 龙游县| 富川| 平塘县| 宝坻区| 双柏县| 府谷县| 眉山市|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