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德國展會知識產權不當行使的防御之術

      2010-04-05 10:33:58漢斯戈達卡爾理查德哈爾曼ProfDrHeinzGoddarDrCarlRichardHaarmann
      電子知識產權 2010年12期
      關鍵詞:信函參展商禁令

      文 / 漢斯·戈達 卡爾·理查德·哈爾曼 Prof. Dr. Heinz Goddar, Dr. Carl-Richard Haarmann

      譯 / 劉曉春

      背景

      就國際專業(yè)和消費展會行業(yè)而言,德國是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舉辦地之一。眾多重要的展覽會在德國舉行,其中包括,漢諾威國際信息及通信技術博覽會(CeBIT)、漢諾威國際工業(yè)博覽會、柏林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IFA)、紐倫堡國際玩具展、紐倫堡國際打獵、運動武器及戶外用品博覽會(IWA)以及法蘭克福車展。包括這些著名展會在內的德國展會活動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每年都吸引全球各地大量參展商與觀眾前來參加。

      德國展會上的中國參展商也在日益增加,這些中國公司利用這些重要的機會來展示自己的產品與技術,并建立和拓展國際貿易關系。隨著中國公司及其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德國的展會對這些中國公司的意義也越來越突顯。與此同時,中國公司日益擴大的市場影響力,也使得它們與競爭對手發(fā)生沖突的可能性迅速上升。在這方面,西方國家的公司在防止競爭對手搶奪自己市場份額時,一個慣用的工具就是知識產權,具體來說,就是專利、商標與著作權。這種競爭性沖突過去在西方國家的產業(yè)界內部屢見不鮮,而現(xiàn)在,隨著來自中國的新興競爭力量的出現(xiàn),西方國家的公司就開始使用同樣的方法來對付這些中國公司。對于中國公司來說,它們近些年已經大大縮短了與西方國家公司之間的技術差距,與此同時又積極推行低價策略,這就使得西方國家的公司如臨大敵。于是,這些西方國家的公司作為工業(yè)產權的權利人,經常利用德國的司法體系來對中國公司展開攻擊,而德國的司法體系也為其提供了便利,因為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德國擁有十分專業(yè)的法院、迅速且有效的程序規(guī)則、以及傳統(tǒng)上來看更有利于權利人的法院判例,這就使得權利人能夠針對實際侵權行為和涉嫌侵權行為,都采取快速和有效的法律行動。

      因此,權利人為主張其知識產權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就不僅僅適用于確鑿無疑的侵權情形,有的時候,在法院和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權利人也可以針對僅僅存在侵權嫌疑的情況采取措施,這種情況下,是否侵權并非一目了然。在某些時候,知識產權權利人實際上是在濫用執(zhí)法機制,而法院、海關和警方實際上并非意在對知識產權侵權展開調查,而是為了舞動知識產權的利刃,刺向權利人的眼中釘——它們的競爭對手。這種現(xiàn)象當然有失公平。實踐中,展會對中國公司的市場活動來說利益重大,但是參展的中國公司經常成為這種行動的打擊對象,對于權利人來說,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它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里,針對多個競爭對手展開激烈的甚至有時是致命的集中打擊,這種打擊有的時候還有點真憑實據,有的時候卻是完全基于莫須有的罪名。有鑒于此種打擊可能帶來的慘重損失,中國企業(yè)赴德國參展之前十分有必要未雨綢繆,第一要務就是預先針對可能發(fā)生的專利、商標、著作權侵權指控進行精心籌劃,準備好應對之策。而這種未雨綢繆之舉就需要事先對德國相應的法律制度做出充分的了解,準備好突發(fā)情況下可以及時采取的防御之術。

      I.潛在的危險:權利人主張其專利、商標或著作權時可以使用的武器

      1. 在民事法庭提起主訴訟程序

      在德國法律制度中,權利人主張知識產權保護最主要、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向民事法庭提起訴訟。此類案件由具有管轄權的地區(qū)法院的專門法庭進行審理,結案通常需要12-14個月。德國的法院在審理知識產權侵權案件方面在世界上名聲頗佳,特別是審理專利侵權案件的專門法庭,其中以杜塞爾多夫和曼海姆的地區(qū)法院最為出名。

      但是,對于展會的參展商而言,主訴訟程序對其的威脅并不那么明顯。對于在德國的展會上展出或者銷售侵權產品的行為,即使參展商來自國外,德國法院的確擁有管轄權;實踐中也的確有許多主訴訟程序是針對國外參展商在展會上的行為提起的。但是,這種類型的訴訟對參展商而言并不構成致命的威脅,因為法院不會在展會舉辦期間頒發(fā)一個直接發(fā)生效力的判決。因此,在民事法庭提起的主訴訟程序不會對參展造成影響,也不會妨礙參展商繼續(xù)展出商品、招攬生意。

      2. 民事法庭的訴前禁令救濟

      在德國法下,主張知識產權的另一種可選手段就是向具有管轄權的民事法庭申請訴前禁令,這也是一種更為快捷的手段。這種訴前禁令的內容通常是停止侵害,同時還常常會附加要求承擔披露信息的義務。在特定的情況下,比如在展會上,法院的令狀還會命令查封和扣押涉嫌侵權的產品,比如展出的設備或者機器。不過,訴前禁令不能用于決定損害賠償?shù)臄?shù)額,也不能包含全面提供信息的要求。

      專利權人、商標權人或者著作權人可以委托具有合法資格的律師向法院申請上述訴前禁令,該法院應當具有相應的屬人或者屬地管轄權?;谥R產權侵權提出的申請只能提交給相應的具有專屬管轄權的法庭。在提出申請之前,權利人可以向被告發(fā)出口頭或者書面的警告函,要求他們停止侵權行為,但這并不是強制性的。權利人在向法庭提交訴前禁令的申請時,必須主張并且充分證明他是權利人,而且他持有某項知識產權,亦即他要證明其擁有已獲授權的德國專利或者歐洲專利的德國部分、實用新型、有效注冊的德國商標、或者有效的著作權。而且,他還必須充分證明他提交的申請所基于之權利的合法有效性。他還必須主張并充分證明,他所指控的侵權行為已經確鑿無疑,被告方所應承擔的責任也是清晰明了。最后,申請人還必須證明存在高度的緊急性;在實踐中,如果申請人在知曉存在侵權行為之后一個月內提出訴前禁令的申請,德國法院就會推定緊急性要件已經成立。法院頒布訴前禁令的另外一個要件是案情以及所涉的知識產權并不復雜。最后這個要件在涉及專利侵權的訴前禁令程序中尤為重要,因為專利案件中的情況通常都會比較復雜,因此不適合用訴前禁令程序來解決。

      在收到訴前禁令的請求后,民事法庭通常會在48小時之內作出裁決,很多情況下不會舉行開庭審理程序,也不會聽取被告方的意見。在涉及到展會的案件中,法庭的裁決可能會更快。法庭可以直接頒發(fā)訴前禁令,也可以拒絕頒發(fā)禁令,還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里舉行開庭審理。如果案情一目了然,法庭常常會不采取其他措施就直接頒發(fā)禁令。不過在專利侵權案件中,德國法庭一般來說不會直接頒發(fā)禁令,除非涉案的專利此前已經成功地經受過異議、無效程序的考驗。訴前禁令裁決一旦作出,法庭會通知申請人,但不會通知被告方。申請人需要在法警的幫助下自行把禁令送達被告方。申請人必須在收到訴前禁令后一個月內送達至被告,逾期法院將取消該禁令。

      對于民事法庭作出的訴前禁令,被告必須在送達之時立即無條件執(zhí)行。如果法庭命令查封財產,法警就會扣押相應的物品,由其看管,直到后續(xù)的主程序作出生效判決為止。如果被告拒不執(zhí)行,經申請人的申請,法院會下令處以罰款(通常是重罰)或者監(jiān)禁。

      被告方可以采取的救濟措施是,他可以向頒發(fā)訴前禁令的法庭提出異議。法庭在收到異議后必須開庭,但是幾乎不會留什么可供準備的時間。在此類庭審程序中,只會接受實際可得的證據,無法證實的口頭陳述和不能到庭的證人出具的證言都不會予以考慮。在庭審程序之后,法庭會作出一個裁決,敗訴方可以就此裁決上訴,但是上訴的結果一般都需要一段時間之后才能出來。如果一審法院在庭審程序之后維持了訴前禁令,被告必須繼續(xù)遵守該禁令。但是,被告可以要求申請人另行提起主訴訟程序,以求在更加慎重的程序中來解決爭議。

      到此為止,我們可以總結認為,取得并執(zhí)行訴前禁令這一措施,是權利人手中頗具殺傷力且行之有效的一枚武器。禁令的取得相對容易,執(zhí)行也比較簡單,而被控侵權人的防御手段卻處處受制。而且,訴前禁令常常是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下出現(xiàn),讓被控侵權人措手不及,比如在展會開始的時候送達,這就完全打亂了參展商的參展計劃。這樣一來,訴前禁令的效果就同主訴訟程序做出的終局判決不相上下;很多時候,被告在絲毫沒有注意到戰(zhàn)爭的征兆之時就已然一敗涂地了。

      3. 海關的邊境查封

      除了采取民事執(zhí)法措施之外,知識產權權利人還可以選擇尋求海關的幫助來追究侵權人的責任。為了有效防止侵犯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的產品進口,歐盟通過了關于邊境查封的協(xié)調指令,根據該指令而制定的德國邊境查封規(guī)定也是非常嚴格而高效。

      知識產權權利人可以向德國海關當局提交一份關于邊境查封的總申請。根據該申請,海關官員僅僅能了解到該申請所依據的知識產權的概況,以及海關可以用來識別侵權產品的特征。在這個過程中,負責檢查進口商品的海關官員并沒有能力對于復雜的技術或法律問題做出分析判斷。

      海關當局既可以在貨物進入德國境內的時候予以檢查,也可以在展會上進行檢查。如果海關官員懷疑存在侵權商品,他會首先扣押商品,然后通知進口商和權利人——要特別注意,這里的進口商通常是物流公司,而不是商品的制造商或者銷售商!如果進口商在十個工作日之內不對扣押提出異議,并提交異議理由,這些商品就會被正式查封并銷毀。

      如果進口商或其委托的代表在十天的期限之內提出異議,權利人就需要在異議提出之后的十個工作日內采取進一步的行動,包括向法院申請禁令或者提起主訴訟,以取得一個法院的令狀,要求進口商繼續(xù)接受貨物的扣押,直到法院對涉嫌侵權行為進行審理并作出裁決為止。如果權利人未在上述期限內啟動上述民事法律程序,海關就會取消先前的扣押令,放行貨物。

      4.警方查封

      除了民事救濟措施和海關扣押措施之外,知識產權權利人還可以向刑事執(zhí)法機構舉報侵權嫌疑人,聲稱該嫌疑人涉嫌進口、許諾銷售或者銷售侵權產品,這可能會導致警方展開查封行動,以及檢察官啟動刑事調查程序。

      在德國法下,只要是故意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都可能構成犯罪。警方或者檢察官接到侵權舉報之后,可能就會對被控涉嫌侵權人展開查封行動。不過警方極少直接采取行動。通常情況下,查封行動之前,檢察官會向法院提出申請,在取得法院的令狀之后,才可以對商業(yè)場所、展會柜臺或者交通工具展開搜查。要想取得這樣的搜查令狀,必須首先充分證明犯罪行為已經發(fā)生或者即將發(fā)生的可能性很大。具體來說,受理申請的法官必須認定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已經發(fā)生或者即將發(fā)生。而要讓法官作出這種認定,就需要讓法官相信涉案的知識產權權利本身是合法有效的,而且已經遭到侵犯。

      在警方查封之后,會對責任人處以罰款,并對查封的貨物予以沒收、銷毀,刑事程序常常就此終止。如果是情節(jié)比較嚴重的案件,刑事程序的結果可能是處以高額罰款,在特別罕見的案件里會出現(xiàn)判處責任人有期徒刑的結果。一般來說警方查封的貨物極少會被返還,通常情況下都會予以沒收和銷毀。

      5. 小結

      綜上所述,參展商一旦被指控為侵權人,權利人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采取措施,在展會上展出產品會相應地面臨各種不同的風險。首先,即使是權利人在德國法院提起針對侵權的主訴訟程序,國外參展商面臨的風險也很大,他們會被拖入一場耗資巨大的官司,使用的是他們毫不熟悉的法律規(guī)則,不堪重負。如果被判定侵權成立,參展商要面對的不僅僅是一紙停止銷售的永久禁令,他們還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并且召回和銷毀所有侵權產品,他們可能之前壓根沒有意識到那些產品構成了侵權。根據德國法的規(guī)定,頒發(fā)禁令救濟不需要考慮侵權人主觀上是否存在故意,因此,參展商很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產品侵犯了專利權、商標權或者著作權,但是依然要承擔相應的嚴重后果,特別是慘重的經濟損失。

      如果參展商在展會上面臨的是民事程序中的訴前禁令,他們的損失就會變本加厲。在權利人提起主訴訟程序的情況下,盡管參展商展出產品可能是權利人突然起訴的原因,但是并不會馬上影響到參展活動本身。訴前禁令程序就不一樣了,它可以直接破壞參展活動,效果立竿見影。如果在展會現(xiàn)場就基于訴前禁令扣留了重要的展品,訴前禁令的頒發(fā)和執(zhí)行可能會使整個參展的計劃化為泡影。

      德國的海關查封制度也對外國參展商造成了潛在的威脅。一旦海關查扣了貨物,進口商需要作出即時、積極的反應,但是期限非常緊迫,這就產生了很大的損失風險。如果海關在展會即將開始的時候扣押了展品,一般來說是不可能在展會結束之前取得貨物的放行許可的,因此就必然錯過了展會,這種情況下,即使產品根本沒有侵權,也是一樣的結果。

      對于外國參展商來說一個特別頭疼的問題是,負責邊境查封的海關官員根本不可能具備必要的專業(yè)知識來對復雜的技術問題作出合法的分析判斷。如果是涉及到商標或者著作權侵權,海關官員常常還是有能力作出判斷,但是如果是基于專利侵權作出的邊境查封,他們通常就沒有這個專業(yè)能力了。在遇到涉嫌專利侵權的產品時,他們就很大程度上依賴專利權人提供的信息來作出判斷。因此,這也就意味著專利權人有很大的機會來取得海關官員的幫助,將特定的產品擠出市場,或者至少不讓它們出現(xiàn)在展會上,盡管這些產品是否真的侵權還很難說。

      參展商所面臨的另一種潛在威脅,就是可能成為初步刑事調查程序的對象,以侵權或者涉嫌侵權為由受到攻擊。在刑事程序中,負責判斷是否存在侵權嫌疑的執(zhí)法人員跟海關官員一樣,通常都不具備專業(yè)知識。德國負責審理專利、商標和著作權侵權案件的民事法官是高度專業(yè)化的,但是對于刑事執(zhí)法人員來說,亦即檢察官和刑事法官,情況則大不相同。這種狀況在被控專利侵權的案件中就造成了突出的問題,增加了“嫌疑人”的風險,如果嫌疑人是國外參展商的話,麻煩就更大了。檢察官的日常職責是對刑事案件展開調查,他通過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對于商標和著作權侵權可能還有能力作出判斷,但是如果接到涉嫌專利侵權的舉報,檢察官一般來說不可能理解相應的法律問題,也沒有能力對于所涉專利的有效性以及應當受到保護的技術特征作出可靠的判斷。但是,只需要確立一個合理的初步懷疑,就可以啟動初步刑事程序并對展會展開警方查扣,因此,如果專利權人在展會之前提交一份振振有詞、措辭強硬的刑事投訴,檢察官就很可能會相信這種投訴并在展會上采取查扣措施。對于參展商來說,一旦成為警方行動的對象,噩夢就會上演,參加展會的整體計劃可能會完全落空。

      II.減少風險的對策與措施

      有鑒于國外參展商在展會期間所面臨的、由知識產權侵權指控所導致的各種巨大而不可知的風險,我們強烈建議參展商未雨綢繆,事先準備好防御之策,來應對競爭對手以知識產權侵權為由展開的各路進攻。

      防御措施不能只是孤立的保護手段,而是有必要在參展之前做好長期規(guī)劃,建立一整套御敵策略。這套策略的首要招數(shù)就是盡可能對知識產權狀況展開徹底的調查,從而排除侵權的可能性,同時發(fā)現(xiàn)潛在的風險。如果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哪怕一丁點不起眼的侵權可能,就應當進而采取適當?shù)念A防措施,這至少可以大大減少受到攻擊的風險,否則這些攻擊可能會讓參展計劃徹底付之東流。

      1. 參展之前做好侵權檢索(“自由開展業(yè)務”檢索)

      任何防御策略的核心措施,就是必須在具體準備參展之前提前很長時間,來檢查計劃參展的產品是否有可能侵犯知識產權。因此,就必須至少提前六個星期就決定將在展會上展出哪些具體產品。在決定展品之后需要展開的侵權檢索十分復雜,因此最好預留出更加充裕的時間。

      一旦選定展品,接下來馬不停蹄地就應當分析,在德國進口、展出或者銷售這些產品是否會侵犯德國的知識產權。根據展品的類型與性質,需要判斷可能會侵犯專利權、商標權還是著作權。這就需要對具體的展品進行非常細致的分析,從而確定可能會侵犯哪些知識產權。最后,至少對于那些侵權可能性較大的具體知識產權,應當分析它們的有效性。

      這種“自由開展業(yè)務”檢索當然可以在參展商本國之內進行,比如中國。但是,只有在德國才能作出最可靠的判斷,因為只有在德國的專業(yè)人士才掌握最為專業(yè)的德國法知識,才能更準確地依據德國的法律標準,來確定所有相關的知識產權并判斷是否構成侵權以及權利是否有效。

      最后,規(guī)范化操作的“自由開展業(yè)務”檢索能夠明確所有可能的風險,并就其風險的程度作出評估。由此,參展商就能夠在展會開始之前就做到未雨綢繆了。

      2. 向民事法庭提交保護信函

      如果“自由開展業(yè)務”檢索的結果顯示,計劃參展的某件特定展品很可能侵犯了某項有效成立的知識產權,那么就不應該以參展為目的將這件產品進口到德國。因為你事先已經明確知道權利人會對它展開攻擊。

      一種解決的方案是馬上跟權利人開展關于許可的談判,談判的目的可以是取得一個長期許可,或者也可以是取得所謂的展會許可。不管是哪種目的,談判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求對方同意,不會在談判期間基于談判所涉的那項知識產權采取進攻措施。

      如果“自由開展業(yè)務”檢索的結果顯示,不能完全排除受到基于專利、商標或者著作權侵權指控攻擊的可能性,但是對于是否構成侵權或者相關權利是否有效存在合理的懷疑,也應當采取適當?shù)谋Wo措施,這些措施可以防止不合理進攻的發(fā)生,或者至少可以減少其殺傷力。

      針對民事法庭頒發(fā)的訴前禁令,最為行之有效的防御措施就是提交保護信函。這一法律措施在德國已經是源遠流長的常規(guī)做法了,它可以被視為是一種具有優(yōu)先性的抗辯。雖然在民事訴訟法里面沒有正式規(guī)定,但是它的使用非常廣泛,已經成為一種公認的慣例,在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當中尤為如此。由于這種文件并不構成德國民事訴訟法所規(guī)定的正式文書,所以并不要求必須由律師來提交。實際上,任何人都可以簽署保護信函并向具有屬人和屬地管轄權的法庭交存。通常情況下,會向所有擁有事項管轄權的德國法院都提交該信函,因為在知識產權案件當中,經常都會存在選擇法院的可能性。此外,也可以將保護信函保存于保護信函的統(tǒng)一登記系統(tǒng),可以將保護信函上傳到一個統(tǒng)一運作的數(shù)據庫。目前,許多具有管轄權的德國法院已經開始使用這個統(tǒng)一登記系統(tǒng),這樣一來,在各個法院交存保護信函紙件的做法就有點多余了。但是,由于有幾所法院還沒有使用在線登記系統(tǒng),所以我們建議,除了在這個在線登記系統(tǒng)上傳保護信函之外,還應當向所有具有管轄權的法院都提交一份紙版的保護信函。

      在保護信函中,首先需要列明可能會提起法庭程序的當事人,在這里應當盡可能列出所有潛在的申請人,以確保程序啟動之后,法庭會把保護信函納入考慮。潛在的申請人包括實際的權利人,也包括權利人的關聯(lián)企業(yè)、許可人或者被許可人。此外,提交保護信函的當事人都會請求法庭,在權利人提起訴前禁令的請求之前,不要將保護信函披露給權利人。法庭都會同意這樣的請求。

      接下來要簡要介紹一下,在將來可能發(fā)動的攻擊中,申請人將會主張什么權利。然后,應當簡要地介紹案件的事實情況和來龍去脈。再接下來,保護信函的核心內容就是從法律角度來論證為什么應當拒絕頒發(fā)訴前禁令,包括論證不構成侵權,或者作為申請基礎的知識產權應當是無效的。很多時候,可以主張當事人之間的沖突已經持續(xù)相當一段時間,或者潛在的申請人知曉被控侵權行為的存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樣就可以破壞頒發(fā)訴前禁令的緊迫性要件。

      我們還建議,保護信函的提交人應當具體說明案情過于寬泛而復雜,并不適合用訴前禁令這樣的簡易程序來裁決,并說明理由。在德國法律實踐中,要想頒發(fā)訴前禁令,必須滿足以下要件:案情必須被認定為十分簡單明了,涉案行為必須明顯符合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申請所依據之權利的有效性不存在疑義。因此,保護信函的提交人當然是要竭盡所能,論證上述要件都無法滿足。

      不過,保護信函的主要目標并不限于通過論證來說服法庭拒絕頒發(fā)訴前禁令。實踐中,在提交了保護信函的案件中,法院通常不會不經庭審就直接頒發(fā)訴前禁令。這樣一來,保護信函的提交人就取得了庭審的機會,就可以利用這一機會讓法官了解自己的觀點,平等地在法官面前論述自己的主張。由此,被控侵權人就不必擔心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收到一份已經生效的訴前禁令,而是為自己爭得了在法官面前表達觀點的機會,這就大大降低了他所面臨的風險。

      一般而言,法院會將收到的保護信函保存2-6個月,保護信函統(tǒng)一登記系統(tǒng)的保存期限是兩個月,不過這一期限是可以續(xù)展的。

      法院在收到訴前禁令的申請之后,工作人員會檢索一下該法院是否存有與之相關的保護信函。如有,則保護信函會和禁令申請一并提交給法官。法官會對兩份文件同時作出審查。對于裁決結果,法官有自由的裁量權利:他可以根據保護信函的陳述而駁回禁令申請,他可以在存在保護信函的情況下依然直接頒發(fā)訴前禁令,他也可以要求雙方提交書面材料,或者甚至迅速安排開庭審理。

      因此,保護信函的價值在于,在訴前禁令程序當中,這是被控侵權人可以陳述自己法律主張的唯一機會。有了這個信函,就可以防止出現(xiàn)不公正的訴前禁令。而且,保護信函使得遭到攻擊的當事人贏得了一點時間,也贏得了在法官面前予以反擊的機會。

      所以,在面臨咄咄逼人的權利人發(fā)起的民事進攻措施的時候,可以說保護信函是最為行之有效的防御性武器。

      3. 向海關和刑事執(zhí)法機關提交保護信函

      除了向擁有管轄權的民事法庭提交保護信函之外,我們還建議向各個地區(qū)的檢察官以及負責德國全國知識產權邊境查封的海關總署都提交保護信函的副本。提交這些保護信函的目的主要是,讓海關官員和刑事執(zhí)法人員明白,不能僅僅依據權利人的刑事投訴就認定,涉案的知識產權必然有效,或者侵權要件必然已經成立,實際上這些投訴可能充滿了權利人的主觀偏見。必須注意,海關官員、警察、檢察官以及刑事庭的法官一般來說都不具有調查案件所必需的專利法知識或者技術知識。因此,他們都可能會輕易相信措辭強硬的刑事投訴或者邊境查封申請,盡管沒有能力對整體情況作出準確的分析,也會貿然決定針對被控侵權人采取相應的執(zhí)法措施。通過向他們提交保護信函的副本,可能可以減少這種風險,這些保護信函反正要提交給法院,把副本提交給他們也沒有太高的額外成本。對于負責任的執(zhí)法機構來說 ,很可能就不會在展會上展開查扣行動了,因為保護信函的存在使得他們無法形成一種合理的初始懷疑。

      III. 總結

      外國公司要想在德國投放新產品或者參加展會,如果面臨知識產權侵權的指控,就可能會遭遇重大的風險。有鑒于此,首先應當提前展開徹底的“自由開展業(yè)務”檢索。如果檢索結果顯示很可能構成侵權,或者競爭對手或其他權利人指出侵權的可能性非常大,我們強烈建議,不要到德國市場上提供、展出或者發(fā)布相關產品。如果檢索結果顯示,有一定的可能性會構成侵權從而引發(fā)權利人的進攻,但是同時對于權利的有效性和是否構成侵權這兩點又存在合理的懷疑,那么就應當在使用產品之前提前足夠的時間來撰寫保護信函,并提交到具有管轄權的法院和保護信函統(tǒng)一登記系統(tǒng)。此外,還應當把保護信函的副本提交到各地具有管轄權的檢察官以及管理知識產權的海關總署。采取這樣的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法官未經庭審程序就頒發(fā)禁令,也可以防止海關和警方沒收貨物。

      猜你喜歡
      信函參展商禁令
      參展商名錄
      造紙信息(2019年8期)2019-09-10 14:18:36
      參展商名單
      造紙信息(2018年7期)2018-09-10 04:23:16
      朱自清致逯欽立信函之五(1942.10.28)影印件
      朱自清致逯欽立信函之四(1945.6.25)
      現(xiàn)代英文商務信函的個性化寫作風格初探
      IMAGE GALLERY
      解碼鄭州“加床禁令”
      大叔秀
      歐盟通過紡織品使用NPE禁令
      1935年4月4日梅貽琦致劍橋大學研究生處的信函
      喀喇沁旗| 泽州县| 敦煌市| 崇左市| 大连市| 砚山县| 潞城市| 墨玉县| 收藏| 惠安县| 澳门| 措美县| 郁南县| 徐汇区| 扬州市| 樟树市| 银川市| 沾化县| 杭州市| 额济纳旗| 仲巴县| 务川| 隆回县| 扶绥县| 天镇县| 静安区| 商河县| 延津县| 遂昌县| 马鞍山市| 临夏市| 剑川县| 大理市| 宁远县| 资溪县| 滨海县| 察隅县| 济源市| 昌平区| 望城县| 巴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