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梅 江蘇省徐州市礦山醫(yī)院內(nèi)科(221006)
糖尿病足的預防與護理
王永梅 江蘇省徐州市礦山醫(yī)院內(nèi)科(221006)
糖尿病足;預防;護理
糖尿病足是一類在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和外周血管病變基礎上,由于足應力、外傷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嚴重的下肢病變的總稱,也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 提高,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增加,糖尿病足也越來越多,一旦發(fā)生糖尿病足,其治愈率較低,常截肢致殘,花費巨大,生活質(zhì)量下降。
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糖尿病289例,均符合1999年WHO確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其中有19例合并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足,其中男13例,女6例。單肢截肢的1例。經(jīng)積極治療與護理,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將糖尿病發(fā)病原因及預防與護理總結(jié)如下:
1.1 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 以周圍神經(jīng)病變?yōu)槎嘁?,常為對稱性,下肢較上肢嚴重,病變發(fā)展緩慢,臨床上一般先出現(xiàn)肢端感覺異常,包括足部振動覺、痛覺、溫度覺、觸覺、壓力覺等[1],有時伴有痛覺過敏,隨后有肢體隱痛、刺痛或者灼燒樣痛[2],如果治療不及時,則出現(xiàn)缺血、壞死、潰爛甚至截肢致殘。
1.2 微血管病變及缺血 微血管病變、微循環(huán)障礙,導致足部血液供應障礙。
1.3 其他危險因素 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代謝紊亂、抵抗力低,易感染,加上足部汗液中的糖尿成分是細菌良好的培養(yǎng)基,有利于細菌的繁殖,促進感染的發(fā)生。除此之外,年齡也是一種危險因素,研究表明1/3年齡大于65歲的患者無法自行進行足部的檢查。
2.1 心理護理 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對此疾病認識不足甚至滿不在乎的患者告訴他們?nèi)舨蛔⒁庾悴康谋Wo,任何細小的足部傷害,均可引起潰瘍和感染,甚至壞疽截肢。對焦慮、恐懼的患者,告訴他們積極治療糖尿病,注意足的衛(wèi)生,防止足受傷,糖尿病足是可以預防的。
2.2 健康教育 早診斷,早治療。改變他們對糖尿病的無知狀態(tài),提高其自護能力。
2.3 有效控制血糖、血脂和體重 定期監(jiān)測血糖,理想的控制是餐后2 h血糖<7.22 mmol/L。
2.4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對于存在糖尿病足危險因素(如血管病變、神經(jīng)病變、足畸形、曾有足潰瘍史等)的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①養(yǎng)成良好的足部衛(wèi)生習慣,保持足的清潔。每日用37℃溫水和柔和的香皂洗足,用柔軟吸水力強的毛巾擦干足趾及其縫隙,涂上潤膚膏,但不要涂抹于足縫間,切勿用粗布使勁摩擦,以免造成皮膚擦傷。②每天檢查足部是否有破潰、皸裂、擦傷、水皰、雞眼、胼胝、甲溝炎、足癬等,如果發(fā)現(xiàn)應及時求醫(yī),切不可等閑視之,貽誤治療時機。③趾甲不宜剪得太短,應與足趾末端平齊,以免損傷導致足部感染。④足部按摩每日數(shù)次,動作輕柔,從足趾端開始向上按摩,促進患肢血液循環(huán)。寒冷時注意肢端保暖,防止凍傷。忌用熱水袋保暖和熱敷,以免燙傷。⑤鞋應寬松、舒適,使足趾在鞋內(nèi)完全伸直,并稍可活動,鞋的透氣性良好,以布鞋為宜,保持鞋內(nèi)干燥。切忌赤腳走路或穿拖鞋外出。以免碰傷。⑥襪子要柔軟,寬松,提倡穿棉襪或羊毛襪,襪子要勤換洗。⑦穿鞋前應檢查鞋內(nèi)是否平滑、有無異物,防止足底損傷破潰。⑧運動后仔細檢查足部有無紅腫或受壓的痕跡,如果有說明鞋子不合適。對于足部有開放性病變(潰瘍、感染、壞疽)的患者,原則上不適合運動,除非在慢性潰瘍沒有發(fā)生感染的情況下,并使用了特殊的鞋或鞋墊以保證潰瘍處不受壓,方可適當運動。⑨糖尿病水泡病是誘發(fā)肢端壞疽的危險因素之一,處理不當易合并感染。對小水泡一般不需特殊處理,但要預防繼發(fā)感染,讓其自然結(jié)痂、脫落,切勿剝脫,對緊張性大水泡請立即到醫(yī)院就診。
2.5 戒煙 吸煙能使小血管痙攣,加重缺血程度,誘發(fā)或加重糖尿病足。
2.6 科學的運動足部,恢復和提高足部感覺功能 畢格爾式運動法[3]是一種適合老年患者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的運動方法。該方法分為三個部分;首先讓患者躺在床上雙腿上舉,與床面呈60°~90°,停留至腳尖發(fā)生蒼白或局部缺血時,約30 s~2 min將腿放下;第二個動作將腳垂至床沿下,直到腳底發(fā)熱或充血(2 min~5 min)為止,然后腳踝部分上下左右活動約3 min,腳部顏色紅潤;第三個動作是患者平躺于床上,用毛巾包裹熱水袋溫暖腳部5 min,整個運動約10 min完成。每天反復約1 h。這樣可以促進下肢循環(huán),預防腳部痙攣和疼痛。
2.7 感染及并發(fā)癥的處理 對已發(fā)生感染的患者,在積極控制血糖,改善機體狀況的同時,合理應用抗生素處理瘡面,首先常規(guī)消毒清除壞死組織,然后應用10%鹽水20ml+慶大霉素8萬U+山莨菪堿10mg+普通胰島素8U每日2次瘡面濕敷,在肉芽組織生長并有治愈傾向時停止使用。
[1] 王曉媛.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感覺測試及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 2001,36(8):264.
[2] 劉建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臨床特點與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 2006,41(11):1055.
[3] 趙學智,張艷萍.畢格爾運動法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治療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5,19(1):47.
10.3969/j.issn.1672-2779.2010.23.112
1672-2779(2010)-23-0134-01
201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