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守章
輸尿管梗阻是急性腎后性腎衰的主要病因之一。雙側(cè)輸尿管或孤立腎輸尿管梗阻時,臨床上較早出現(xiàn)腎功能衰竭[1],在短時間內(nèi)即可導致氮質(zhì)血癥,如不及時處理可因尿毒癥而危及生命。治療分為急診處理和后期治療。我科在2003年2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了輸尿管梗阻致急性腎衰患者18例,臨床治療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科在2003年2月至2008年6月間急診收治了輸尿管梗阻致急性腎衰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年齡13~81歲,平均48.2歲。雙輸尿管梗阻17例,孤立腎輸尿管梗阻1例。尿路結石者10例,腹膜后纖維化者2例,膀胱腫瘤阻塞輸尿管口者1例,盆腔腫瘤侵及(或)壓迫輸尿管下段者2例(巨大卵巢囊腫1例,卵巢癌2例),病因不明者3例。上述患者均以少尿或無尿1~6 d來診。血生化檢查:血尿素氮12.3~52.9 mmol/L,血肌酐173.6~1609.2 μmol/L,二氧化碳結合力10~21 mmol/L,血鉀正?;蛏?,最高達7.1 mmol/L。所有病例均行B超、CT、X線攝片及(或)急診經(jīng)膀胱輸尿管插管診斷為輸尿管梗阻伴急性腎衰。
1.2 治療方法 急診行輸尿管插管成功引流尿液者10例,其中單側(cè)引流6例,雙側(cè)引流4例;輸尿管鏡取石3例;輸尿管切開取石3例;腎造瘺2例(1例為經(jīng)皮腎穿造瘺術,1例切開造瘺術)。以上病因未解除者均在1~12 d內(nèi)根據(jù)病情進行了后期病因治療。
2例保留永久腎造瘺,其余16例均解除梗阻恢復生理排尿通道,梗阻癥狀消失;共有15例患者出現(xiàn)多尿期,持續(xù)1~2周。血尿素氮、肌酐隨訪,3 d~5個月內(nèi)可恢復,恢復程度80%~100%。
輸尿管梗阻伴急性腎衰的急診處理原則是盡快緩解梗阻,為后期解除病因做準備。處理的關鍵在于成功地引流尿液[2]。經(jīng)膀胱鏡輸尿管插管是急診處理的首選措施,它具有以下優(yōu)點:(1)操作簡單,危險性小,短時間內(nèi)即可改善梗阻癥狀;(2)避免切開造瘺給后期解決病因所造成的不便;(3)可對病情嚴重,不能耐受手術者實施;(4)可以在插管的同時或病情穩(wěn)定后進行逆行造影,具有診斷和治療的雙重功能。插管應注意以下幾點:①由經(jīng)驗豐富的轉(zhuǎn)科醫(yī)生實施,動作輕柔準確,避免不必要的輸尿管損傷等并發(fā)癥;②操作時間不宜過長,視野不清或插管過程不順利時不必勉強操作;③輸尿管導管留置時間一般1周左右,在抗生素保護下,最多也不要超過2周,以免加重輸尿管炎癥或引起感染。
腎造瘺術是急診插管失敗后緊急引流尿液的有效措施,其原則是在腎功相對良好側(cè)實施手術。實踐經(jīng)驗表明絕大多數(shù)雙側(cè)輸尿管梗阻不是同時發(fā)生,急性腎衰一般是在一側(cè)已有慢性梗阻的基礎上,另一側(cè)發(fā)生急性梗阻而引起。因此判斷梗阻的時間,性質(zhì)(急性或慢性)以及兩側(cè)梗阻間隔時間的長短對于手術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IVP、ECT、MRI常受病情或急診條件的限制,B超及CT影像常被作為主要參考依據(jù)。如腎皮質(zhì)變薄,腎盂擴張明顯,積水嚴重,提示有長時間的慢性梗阻;若為輕度積水則提示慢性梗阻時間較短或急性梗阻時間較長;如積水不明顯則提示為急性梗阻。腎功能恢復快慢及程度與梗阻時間長短密切相關。有文獻報道[3],梗阻36 h內(nèi)解除梗阻,腎小球濾過率和腎小管功能可望全部恢復;梗阻2周以上者45%~50%可恢復;3~4周者15%~30%可恢復。因此腎造瘺應在急性梗阻側(cè)進行,如兩側(cè)梗阻時間間隔較短,則可在積水相對明顯側(cè)進行。在術式的選擇上,積水明顯時可行經(jīng)皮腎造瘺,無明顯積水則行切開腎造瘺。臨床結果顯示,輸尿管梗阻導致的急性腎功能衰竭,除惡性腫瘤等病因外,若經(jīng)及時合理的處理,預后良好。
[1]于永綱,姚華強,李學德,等.梗阻性腎功能衰竭的急診處理.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1,18(20):70-71.
[2]Hamm M,Rathert P.Therapy of extrinsic ureteral obstruction by 2 parallel double-J ureteral stents.Urologe A,1999,38(2):150-155.
[3]Yeniyol CO,Tuna A,Yener H,et al.Bacterial colonization of double J stents and bacteriuria frequency.1nt Urol Nephrol,2002,34(2):199-202.